答案优选财务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在企业财务管理学科领域的一个分支,它是经济学与财务管理学融合而成的。
从总体上讲,它是在假设财务资源稀缺性和理财主体理性的前提下,通过运用一系列的均衡理论和优化模型,解决财务资源有效配置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而财务管理学则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宏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科学。财务经济学和财务管理学是企业财务管理学领域中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学科。本文对其作以下比较研究,主要强调两者在企业财务管理学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旨在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和良性互动。
一、财务经济学与财务管理学的区别
1.属性不同。财务经济学作为企业财务的基础理论,典型地凸现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属性。微观经济学是在人类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稀缺性的前提下,以市场中各个理性人(经济人)的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为对象,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在企业财务理论中,作为主体的公司属于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范畴,它被置于一种特殊的市场———金融市场中,通过在供给、需求、竞争、成本、定价、效用等领域的分析和决策,最终完成有限的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财务管理学是以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本运动及其新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财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为手段,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和优化与各利益关系人的财务关系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
2.功能与作用不同。财务经济学的基本内涵演绎出其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功能和作用,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具体而言,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第一,在充分理性和完美、产权明晰、信息对称假设下,均衡和优化靠“看不见的手”———市场的功能完成,此时的研究在市场的框架下进行。因此,财务经济学提供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结构,如总量、结构、成本、风险和收益,主要的度量工具是筹资总量、资本结构、利率、期望值、方差、投资收益率等,根基是有效市场假设。其基本分析模块包括:资本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以及均衡利率的确定;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与资本收益的度量与均衡;资本成本最小化;权益证券价值最大化。
第二,在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等条件下,引入“看得见的手”———制度,在制度经济的架构下,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以产权制度设计与安排入手管理,对企业财务控制权及相关的财务问题进行研究。 财务管理学的功能和作用则体现为指导企业财务实践方面的核算、管理、经营的职能:核算功能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计算和反映;管理功能是对企业资本流和实物流进行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经营功能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功能的升华,是更高层次的财务管理,即在财务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资本运营。
3.内容不同。财务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供求均衡理论、利率期间结构理论、最佳持有量理论、资本预算边际分析理论、盈亏平衡分析理论、风险与收益选择理论、风险资产均衡价格理论、资本市场效率理论、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财务管理学的基本内容是财务资本的筹措、投资、分配和成本管理,具体包括财务管理的基础理念、筹资管理、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长期投资管理、流动资金管理、股利分配、资本营运、成本控制等。
4.分析方法不尽相同。财务经济学在分析体系上注重个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实证分析。财务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考察的出发点,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经济行为,并通过单个经济主体行为的叠加,研究单个行业、单个市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所以微观经济分析又称为个量分析。
财务管理学在其分析方法上注重个量分析与结构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因素分析法与综合分析法的结合运用。如财务管理学的资金总量、资本成本、投资总规模的预测和确定,就是运用个量分析;而资本结构、筹资渠道与方式、投资结构及组合分析就是典型的结构分析。在投资决策中,不仅注重不考虑时间因素的静态分析,而且强调考虑时间价值的动态分析,例如长期投资项目可行性、科学性的决策。而对财务管理目标、功能、财务环境、最优资本结构的研究,则运用了规范分析。财务管理学中有关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流动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的分析而建立的优化模型,绝大多数都是实证分析的结果。
二、财务经济学与财务管理学的联系
1.两者都是财务管理的研究领域,是财务管理学科不可或缺的范畴一方面,财务经济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力促进了财务管理学的内容完善和功能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学的财务活动及其技术方法的不断演进,对财务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新的有效需求,极大促进了财务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仅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企业财务管理学科领域的内涵,而且也扩展了其理论边界。
2.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资本这一生产要素,但均面临着人力资本理论的瓶颈制约。财务经济学和财务管理学都是以资本及其运动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只不过前者是在假设财务资源稀缺性和理性主体的前提下,通过运用一系列均衡理论和优化模型,解决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而后者更贴近实际资本的运作实践,包括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领域,以及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环节。目前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发展均面临一个重大的瓶颈制约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由于人力资本在新经济条件下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它是资本要素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人力资本权益的确认、人力资本的计量以及人力资本权益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等内容,成为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的重要理论。
3.两者的研究目的都是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财务经济学运用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博弈理论、生产要素定价理论、一般均衡经济学理论及制度经济学理论来解决企业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由此形成了财务经济学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包括:有效市场假设、投资组织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代理理论、风险和收益的选择理论、股利政策理论等。财务管理学以财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模块作为研究和解决企业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依据,使现代企业财务决策、控制和战略逐步建立在完善、统一的实证理论基础之上,从而形成了财务管理实务中财务资源优化的理论构架。其主要内容包括:筹资优化决策、最佳资本结构决策、投资优化决策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佳生产批量、最佳库存量的优化决策、信用政策优化决策、证券投资组合优化决策以及最优股利政策决策等。 4.两者研究的基本方法相同,都需要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拓展其研究视野和方法。财务经济学和财务管理学诞生之初,就十分注重借鉴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解释能力和预测、分析、决策能力核心的方法论有两条:一是给定假设,简化关系;放松假设,逼近现实。即在一系列完美假设前提下建立一个基本模型,然后逐步放宽限定条件,从而不断地抛弃、修正和完善原有的模型。如资本结构理论,就是从严格假设下的“无关理论”,逐步放宽假设,直至得出“最佳资本结构模型”。又如最佳经济批量模型,就是在严格假设下得出的基本模型,然后逐步放宽限定条件,得出存在数量折扣和缺货条件下的最佳经济批量模型。二是注重经验性研究方法或实证研究方法的运作,即注重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例如,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就是一个规范研究的成果,但此后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却离不开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谈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