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与外国交流情况怎么样山东科技大学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99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与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开展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学生交流项目。接收有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多次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2年12月。其前身为1994年6月的山东矿业学院外语系。学院199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学校外语教学和外语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曾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山东高校三八红旗集体”、“山东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学院下设有英语系、日语系、韩语系、大学英语一系、大学英语二系、研究生外语教学部、翻译中心、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和外语培训部等教学、研究和培训机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一支治学严谨、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除完成本学院的专业教学工作外,还承担了全校各层次在校生的外语教学工作。学院现有教职工125人,专业教师114人,教授5人,副教授25人,高级实验师2人,获博士学位者10人,博士后出站1人。教师中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人获霍东英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学院现有在校生15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设有英语、日语、韩语3个本科专业,开设英、日、韩、俄、法等语种课程。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及“英语语言文学”两个英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13年,英语专业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教育部考试中心直属的“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简称NAETI)考点。学院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近年来,在国外高校攻读学位、进修或作访问学者的教师有20余人,每年聘请10多名英、美、加、澳、德、法、日、韩等国专家来校任教,还聘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苏州大学等院校的国内一流外语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院教学设施及图书资料完备。现有1个ERP语言实验室、1个同声传译室、7个数字语音室、1个翻译硕士实训室、1个多媒体报告厅、2个计算机房、2套短波调频电台、1套卫星电视接收平台。学院常年订有各类国内学术期刊近百种,国外杂志40余种,现有藏书3万余册。
学院近年在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科研立项和获奖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建立了5个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近5年,教师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编写教材、教辅20多部,出版专著、译著10多部;承担校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70多项;承担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及省级社科项目20余项。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实施了“学风建设、就业指导、制度建设、思想导航、安全防火墙、服务意识提升、队伍建设”等七大工程。学生学习氛围浓厚,学习热情高涨,学风优良,学生课程通过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学生考试违纪率始终保持在全校最低水平。在历年的英语专业全国四、八级测试中,一次通过率平均达到90%和80%以上,日语一级考试中一次通过率达到70%,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日语专业一级以及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通过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90%左右,学生专业知识扎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海外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每年都有学生到新加坡、日本等国就业;平均每年有30%左右的学生继续升学深造,他们或保送或考取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社科院、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或申请到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留学深造。学生在全省和全国性各种外语演讲、辩论比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铜奖。毕业生多人次的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和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
学生管理严格科学,思想教育形式多样,学生活动特色突出。经过多年努力,打造了自己的学生工作品牌——外语文化艺术节。外语文化艺术节由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外国语学院等五家共同主办,自1998年开始举办,已经成长为一个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多部门共同主办的校园特色品牌文化活动,至今已经坚持举办了18届,已经化茧成蝶,蜕变为一个语言能力提升的平台、一个异域文化交流的平台、一个思维方式碰撞的平台、一个国际视角锻炼的平台、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曾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活动类“二等奖”。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在青岛、济南、泰安三地办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学校设有12个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学院。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2个本科专业。有包括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7个,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
学校现有在校生2950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11名,硕士研究生1490名。有教职工2818人,其中专任教师1911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11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另有10名两院院士为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泰山学者”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6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25名。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专业研究院(所)80余个。学校科技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于煤炭科技需求、服务于山东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研上水平,开发上规模,学科上台阶,管理上档次”为指导思想,突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2001年至2006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13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10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1884项,科技经费4584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539 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616 篇,出版著作501部;鉴定科技成果237项,获准专利44件(其中发明专利23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37项。2004-2006年连续三年科研经费过亿元,2006年科研经费13500万元。
校办产业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资产总额达5000余万元,年经营收入6000余万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和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防水建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30余家,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的示范基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5个国家的75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近50项,并在互访、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卓有成效。学校接收有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国留学生。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承办和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相关院系
学校隶属关系:山东省 电话:0538-6226247
学校所在地: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223号 传真:0538-6226242
邮政编码:271019 网址:http://www.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前身是山东矿业学院,1999年8月更名为现名。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学校现设14个学院和2个直属教学部,1个国有民办二级学院,51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领域。有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强化建设的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山东省在学校建有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外专局在学校设有外语培训中心。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惟一的“中国科学中心”。山东省在学校设有“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学校现有在校生 26000余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余名,教职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96人,教授172名,副教授400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另聘任9名两院院士为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8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4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65名。教师中已获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230余名,在站和出站博士后45名。山东科技大学含地学类专业及地学类相关专业的学院有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及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专业设置
1.含地质类专业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地球科学系,创建于1980年,2000年根据学校的办学调整,组建成为一个教学科研并重的二级学院。其中教学与科研涉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等5个一级学科,其中测绘科学与技术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并建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表1 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本科专业设置
表2 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表3 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2.地学类相关学科
山东科技大学与地学类相关学科涉及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等两个一级学科,其中采矿工程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并拥有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表4 相关学科现有专业设置
表5 相关学科现有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表6 相关学科现有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二、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编教师8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聘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31人(含客座教授14人),教授23人,副教授(包括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33人,讲师(包括工程师、实验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博士后出站人员5人,在站博士后4人,在读博士13人,国外留学人员5人。
学院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名,煤炭工业部拔尖人才3名,山东省优秀教师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学术梯队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学与科研气氛浓厚,学术群体效应明显,学科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表7 知名学者与学科带头人
三、人才培养
目前在校本、专科生33个班,1170人;硕士研究生96人;博士研究生48人。学院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先后有许多班级、团支部被评为原煤炭部和山东省先进班级、省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多人被评为省、部乃至全国优秀学生干部,多人获孙越崎奖学金和建昊奖学金。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本科生四、六级外语通过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其中四级外语通过率一直在80%以上,全省计算机基础统考通过率90%以上。高年级学生的科技成果中,有多人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原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科技作品奖。不少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大学、西北大学、中科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2002年本科生考研率达33%,其中地质专业达53%;硕士生考博率在70%以上。毕业分配面向国家事业、企业单位、教育行业、研究机构等。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经过40余年的经验积累,我校地质类专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校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古生物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传统优势基础上,近年来又相继开展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水文与工程地质、水资源与水环境、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由单一的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成为地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多学科发展,各专业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交叉,互相促进。通过加强地质学科与测绘学科的融合,促进了传统学科内涵的更新,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充分发挥学科群优势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校近年来广泛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地质相关的教改项目有: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件体系研究、基于WEB的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等十余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五、学科建设
山东省在本校建有山东省“3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煤炭部在本校建有国家煤炭工业矿山测量重点实验室;国家GP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导航工程部在本校建有山东分部:中国科学院在我校建有GIS北方发展中心;山东可持续发展中心在我校建有GIS分部。本校还建有应用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评价研究所、空间信息工程研究所、非金属材料应用研究所、油气盆地研究所、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宝玉石研究鉴定所、测绘仪器鉴定所等科研机构。
六、实验室建设
为了不断满足教学与科研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目前实验室面积达4535 m2,大型设备521台,设备投资近2 千万元,同时还有专项基金重点建设新上学科点,专业实验室有:①地质工程实验室;②普通测量实验室;③工业测量实验室;④流体包裹体实验室;⑤水力学实验室;⑥数字城市实验室;⑦遥感信息技术实验室等。
学院分别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测地所、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遥感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煤炭科学总院、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兖州矿业集团、新汶矿业集团、肥城矿业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等科研和生产单位进行教学和科研合作,从而为学生实习与参加工作,培养创新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情况
“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及子课题11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余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年科研经费 1000余万元。
目前承担国家“973”项目“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的判识体系、预测理论和协同勘探模式”、“煤层气主要聚集单元地质特征综合研究”;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英吉苏凹陷沉积模式与储层评价”、“济阳坳陷下第三系古湖泊学特征”;国家“863”项目“近景目标三维测量技术”一级课题,“863”项目子课题“渔船动态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渔船动态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遥感与GIS集成中空间实体的随机表达理论与方法”、“信息模式识别理论及其在地学中应用研究”、“大型陆表海盆地东南缘沉积充填及海侵成煤机制”等重大项目。
表8 主要大型仪器设备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
山东科技大学与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多次国际科技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本校现有俄罗斯外籍院士5人,俄罗斯聘本校3人为俄罗斯名誉院士。两国之间互派留学人员。
学校积极开展海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已与日本九州大学、英国冬卡斯特学院、美国默海德州立大学、布鲁费尔德州立学院、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测绘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瑞士联邦技术大学、高雄中山大学、台北科技大学、瑞士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等海外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科技合作项目30余项,并在互访、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国际及地区科技合作方面卓有成效。近几年来,接收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的留学生50余人次。学校曾多次承办或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
九、出版机构与出版物
1.专著
出版《华北陆表海盆地南部层序地层分析》、《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学》、《岩体测试与探测》、《矿井特殊开采研究新进展》、《底板突水规律与突水优势面》、《岩层与地表移动数值分析新方法》、《采动损害观测技术》、《深盆气地质理论及应用》、《山东省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研究》、《星体撞击构造形迹研究》、《变形观测与动态预报》、《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与控制》、《缓倾斜厚煤层开采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煤炭自燃早期预测预报与火源探测技术》、《基于力学模式的大地测量反演理论及应用》等10余部专著。
2.教材
出版《煤矿地质学》、《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大比例尺地学图形全解析测绘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安全工程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其应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矿产资源学》、《物理化学》、《控制测量》、《水科学概论》等10余部教材。
(撰稿:韩作振、卢秀山、常象春、杨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