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化学分析


什么是化学分析什么是化学分析
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称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又称为经典分析。化学分析是绝对定量的,根据样品的量、反应产物的量或所消耗试剂的量及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计算得待测组分的量。而另一重要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是相对定量,根据标准工作曲线,估计出来。化学分析根据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而近年来国内已形成了另一种分析概念。
分析有:主成分分析和全成分分析等等。
什么是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都有哪些手段?1、滴定分析法,根据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被测物质的化学反应与标准溶液的化学分析仪器的测量关系,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2.重量分析法: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适当的化学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一种具有固定成分的沉淀或气体形式,经过钝化、干燥、灼烧或吸收剂吸收等一系列处理后准确称量。这种方法被称为重量分析法;
3.色谱分析是指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根据流动相的分子聚集状态,可分为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色谱。
什么是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名词解释化学分析是指确定物质化学成分或组成的方法。根据被分析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根据分析的要求,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根据被分析物质试样的数量,可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工业上的原材料、半制品、成品、农业上的土壤、肥料、饲料以及交通运输上的燃料、润滑剂等,在研究、试制、生产或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应用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是大学本科的主干基础课,包括“定量化学分析”理论课、定性化学分析,基本化学实验课和“仪器分析”理论课、实验课。授课对象为化学类专业和生物、医学、地学类专业的本科生。分析化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又有严密、系统的理论,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学习分析化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并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分析化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尽量穿插一些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包括药物、环境、生物等各个领域中分析化学的新进展,新成果。保持化学分析理论的系统性并不断充实新内容,保持仪器分析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并及时融进新发展、新技术,将经典分析化学与现代分析化学融合在一起。
什么是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这类方法都需要较特殊的仪器,通常称为仪器分析方法。最主要的仪器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光学分析法
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分子光谱法、分光分析法、分子荧光及磷光分析法;原子光谱法,如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2、电化学分析法
根据物质的电化学性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电位分析法、极谱和伏安分析法、电重量和库伦分析法、电导分析法。
3、色谱分析法
根据物质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吸附能力、分配系数或其他亲和作用的差异而建立的一种分离、测定方法。这种分析法最大的特点是集分离和测定于一体,是多组分物质高效、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2]

什么是化学分析法?通常有哪些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它是比较古老的分析方法,常被称为“经典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以及试样的处理和一些分离、富集、掩蔽等化学手段。化学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科学重要的分支,由化学分析演变出后来的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通常用于测定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常量组分,准确度相当高(一般情况下相对误差为0.1%-0.2%左右),所用天平、滴定管等仪器设备又很简单,是解决常量分析问题的有效手段。化学分析被应用在许多实际生产领域,并且由于科学即使的发展,它在向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在线化的方向发展,可以与各种仪器分析紧密结合。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445954.htm望采纳!

化学分析常用方法分那几类化学分析是指确定物质化学成分或组成的方法。
根据被分析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根据分析的要求,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根据被分析物质试样的数量,可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
分类
化学分析根据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滴定分析(titrimetry)和重量分析(gravimetry)。
滴定分析
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计量关系,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分析被称为滴定分析,也叫容量分析(volumetry)。利用溶液四大平衡:酸碱(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络合(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滴定分析根据其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1、酸碱滴定法:测各类酸碱的酸碱度和酸碱的含量;
2、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具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3、络合滴定法:测金属离子的含量;
4、沉淀滴定法:测卤素和银。
重量分析
通过适当的方法如沉淀、挥发、电解等使待测组分转化为另一种纯的、化学组成的固定的化合物而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得以分离,然后称其质量,根据称得到的质量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这样的分析方法称为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适用于待测组分含量大于1%的常量分析,其特点是准确度高,因此此法常被用于仲裁分析,但操作麻烦、费时。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 样品溶解、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和灼烧等步骤。
1、样品的溶解
溶解或分解试样的方法,取决于试样以及待测组分的性质,应确保待测组分全部溶解。在溶解过程中,待测组分不得损失(包括氧化还原)加人的试剂不干扰以后的分析。
2、试样的沉淀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是尽可能地完全和纯净,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应按照沉淀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沉淀条件,如加人试剂的次序、加人试剂的量和浓度,试剂加人速度,沉淀时溶液的体积、温度、沉淀陈化的时间等。必须按规定的操作手续进行,否则会产生严重的误差。
3、过滤和洗涤技术
过滤的目的是将沉淀从母液中分离出来,使其与过量的沉淀剂、共存组分或其他杂质分开,并通过洗涤获得纯净的沉淀。对于需要灼烧的沉淀,常用滤纸过滤。对只需经过烘干即可称量的沉淀,则往往使用古氏坩埚过滤。过滤和洗涤必须一次完成,不能间断,整个操作过程中沉淀不得损失

简述化学分析法的特点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 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种经典分析方法。法医毒物分析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法有:微量显色反应(主要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络合反应等)、微量沉淀反应与显微结晶试 验等。化学分析法操作较简单、易于掌握、 耗时短、无需特殊设备、便于实行、受时间 地点的限制少,但有些反应仅是利用分子中 某些基团的类别反应,为非特异性反应,只能显示一组化合物或相同基团的存在。有些反应灵敏度不高,故只有在体外检材中毒物 浓度较高、含量较多情况下做预试,不可以 化学显色或沉淀反应做否定结论或做确证试验。
化学分析法(chemical method of analysis),是依赖于特定的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来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化学分析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又称为经典分析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以及试样的处理和一些分离、富集、掩蔽等化学手段。在当今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化学分析法作为常规的分析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滴定分析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介绍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它是比较古老的分析方法,常被称为“经典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以及试样的处理和一些分离、富集、掩蔽等化学手段。化学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科学重要的分支,由化学分析演变出后来的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通常用于测定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常量组分,准确度相当高(一般情况下相对误差为0.1%-0.2%左右),所用天平、滴定管等仪器设备又很简单,是解决常量分析问题的有效手段。化学分析被应用在许多实际生产领域,并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在向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在线化的方向发展,可以与各种仪器分析紧密结合。
分类
根据其利用化学反应的方式和使用仪器不同,分为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比色分析法
滴定分析
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计量关系,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被称为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一种组成固定的沉淀或气体形式,通过钝化、干燥、灼烧或吸收剂的吸收等一系列的处理后,精确称量,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重量分析法。

化学分析

通过对岩石的化学分析,得出各有关元素的百分含量,并以元素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下面是与之相关的理论及应用的一些实例。

1. 相关理论叙述

任美锷等提到:“在岩溶研究中,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分析项目,一般只分析CaO、MgO、CO2和酸不能溶解的杂质……由碳酸盐岩化学分析出的CaO、MgO、和CO2,可以换算出碳酸岩中碳酸盐矿物的重量百分比。根据盐酸提取的CaO换算CaCO3含量,其余CO2与盐酸提取的MgO化合成MgCO3,据CaCO3及MgCO3含量计算方解石与白云石含量。一般剩余一些MgO,系含镁的硅酸盐矿物进入盐酸提取物中所致,有时有不多的MgO及CO2过剩,属允许分析误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碳酸盐类岩石中都存在方解石和白云石……在自然界中,石灰岩比白云岩易溶蚀,白云岩比硅质灰岩易溶蚀,硅质灰岩又比泥灰岩易溶蚀。这是由于石灰岩的成分以方解石为主的缘故。岩石中如矿物成分不均一,将影响岩溶作用,特别是一些不可溶解的杂质,如SiO2、Fe2O3、Al2O3、R2O3等,在岩溶发育过程中,充填于岩石裂隙中,使地下水通过困难……实验表明,在含CO2的水溶液中,若令方解石的溶解度为1,随着岩石中CaO和MgO比值的增加,相对溶解度也增加。当CaO和MgO比值在1.2~2.2之间(相当于白云岩)时,相对溶解度变化最大,由0.35~0.82。当CaO和MgO比值在2.2~10.0之间(相当于白云质灰岩)时,相对溶解度介于0.80~0.99之间。当CaO和MgO比值大于10.0(相当于石灰岩)时,相对溶解度趋近1。”[3]

以上叙述,表明了以下观点:①在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灰岩,这一岩石系列中,它们的溶解度呈降低趋势,这是因为石灰岩中,方解石含量较其他岩石高得多。②石灰岩中若含有难溶解的杂质,将影响溶蚀作用的进行,原因是这些杂质堵塞了岩石的裂隙,使地下水流通受阻。③石灰岩中随着MgO含量的增加,岩石溶解度逐渐减少。也就是说,方解石(或CaCO3)的含量多少,是岩石被溶蚀与否及区分岩石被溶蚀强度重要的先决条件。但野外观察表明,白云岩的溶蚀现象并不比石灰岩的弱,有时反而表现得比石灰岩的大。这一问题下面将作专题论述。

2. 应用实例

(1)贵州省独山南部地区

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岩溶科研队(1986)对贵州独山南部架桥、尧花、黄后三条地下水系,进行过系统的岩石化学全分析及岩石化学简分析。该三条地下水系是区内岩溶最发育的地段,但各地下河所经过的地层、岩性不尽相同。

现根据资料,将区内三条地下河系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分别综合如表2-2~表2-4。

表 2-2 架桥地下水系岩石化学成分( 平均) 统计表

注: 各岩石类型后小括号内数字为样品数。表 2-3、表 2-4 同; 据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岩溶科研队( 1986) 。

表 2-3 尧花地下水系岩石化学成分( 平均) 统计表

注: 据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岩溶科研队( 1986) 。

表 2-4 黄后地下水系岩石化学成分( 平均) 统计表

注: 据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岩溶科研队( 1986) 。

统计表反映的是相同岩性的综合平均数,就对岩溶发育影响重要的石灰岩来看。三条地下水系的 CaO 含量分别为( 以架桥、尧花、黄后为序) 54. 18% ,53. 34% ,54. 13% ,含量最大差是 0. 84% 。一般来说这种不到 1% 含量差异的化学成分,是否能影响岩溶化的强弱程度值得商榷。而野外观察到的客观情况是,本地区不同层厚,不同结构的石灰岩中,岩溶常常“选择”在厚层、块状,具粒屑结构的石灰岩中强烈发育,而在中厚层或薄层不具粒屑结构的石灰岩中,岩溶发育程度则相对微弱得多。这种现象在岩溶地区并不鲜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引起岩溶工作者的重视。

(2)贵州普定

1990年余锦标等在贵州普定南部地区,将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分别进行过对溶蚀及溶解影响的研究。

他提到:“为了对比岩石不同组分与溶蚀的相关程度,分别对每一个试样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与比溶解度和比溶蚀度进行了相关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碳酸盐的各种组分与比溶解度及比溶蚀度关系最密切的组分是氧化钙和氧化镁……随着岩石中氧化钙的百分含量的增加,比溶解度和比溶蚀度都增加,氧化钙对溶解和溶蚀起促进作用,而氧化镁对溶解和溶蚀则起阻碍作用,(其他)成分……的存在不利于岩石的溶解。但是,从SiO2,Al2O3,K2O,Na2O与比溶蚀度的相关分析来看,其相关系数却为正值,说明这些成分能促进溶蚀过程中的物理破坏作用。”[15]

这里他们得出的氧化钙与氧化镁含量与溶解和溶蚀的关系,与实验室得出的传统经验结论基本是一致的。但同时又提出了一个很有见地的问题:SiO2,Al2O3,K2O,Na2O等的存在,能促进溶蚀过程中的物理破坏作用,对岩石的溶蚀是有利的。这一结论与岩石中酸不溶物对岩石的溶蚀,起到阻碍作用的传统结论不相符合。但他们提到的SiO2和Al2O3是一种难溶物质,在岩石的溶蚀过程中,起到的是一种“物理破坏”作用。这一点十分重要,物理破坏显然不是与溶解或溶蚀有关的化学作用。是否可以理解为,“物理破坏”作用就是难溶的“颗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脱离原附着体的一种作用。如果是这样,这种物理破坏在岩溶发生、发展的进程中,将会是一种有重要意义的现象。

另外这种用化学成分百分含量为依据的研究思维也值得商榷。因为在自然界岩溶的发生与发展,是具可溶蚀性的水对可(易)溶性岩石的作用,其作用对象是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而不是对氧化钙或氧化镁的作用。其次,在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分类中,石灰岩中可以允许有<10%的白云石矿物的加入。再有,碳酸盐岩中,钙的含量不只是在方解石中存在,白云石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钙。所以岩石中氧化钙中钙的含量,其实也包含了白云石中的钙。所以这种用化学成分氧化物含量的多少,来研究岩溶的发生与发展总觉得有些欠妥。因此岩溶工作者在注重实验室的数据、结论的同时,更应关注这些数据、结论是否能对野外岩溶现象进行成因的解释和观察的指导。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