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原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自幼学习音乐,后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20岁举办首次个人音乐会,1918—1936年寄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1936年回国;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追授)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i·Sergeyevich·Prokofiev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1891-1953),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普罗科菲耶夫出生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父亲是一个庄园管家,母亲会弹钢琴,他早年就显示出其音乐才华,三岁即随母亲学习钢琴。 五岁时,他就写出第一首钢琴小曲。六岁时,就创作了一首进行曲、一首圆舞曲和一首回旋曲。九岁时,他竟写出一部歌剧《巨人》。
1902年和1903年普罗科菲耶夫在作曲家格里埃尔底下接受家庭授课,在接下来的1904年初,老师就介绍他认识了格拉祖诺夫,后者立刻促成了普罗科菲耶夫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学习。他的老师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里亚多夫。他在那里一直学习作曲,对位法,配器,钢琴和指挥直到七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在毕业演奏会上独奏自己创作的《降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并获安东·鲁宾斯坦奖。
1914年,他写的《斯基夫组曲》,以不协和音响而使这位二十三岁作曲家引人瞩目。直到1918年他一直留在俄国,不定期旅游还做过不少演出。
1918年十月革命之后的混乱时期,普罗科菲耶夫为躲避战乱周游世界。他取道西伯利亚、日本、檀香山,到达美国。但不久出现的财政危机使他1920年4月回到法国,1922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埃塔尔镇,1923年他又在巴黎与西班牙歌手卡罗林娜·科丁娜结婚,开始他的十年定居生活。
1927年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思乡之情日上心头,将他第一次带还回苏联,他在接下几年来穿梭于巴黎于莫斯科之间。
1932年,作曲家决定返回祖国,在苏联普罗科菲耶夫经历了自己的创作之春,他许多重要的作品就是诞生在这片大地之上。1941年他抛妻弃子,选择了25岁的女作家米拉·门德尔松(Mira Mendelson)同居。
1948年。他曾受到苏共中央谴责,把他同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称为“颓废的形式主义”,犯上了形式主义的错误,并被要求要注意作品的“民族性”。尽管这件事影响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健康,可是他到死也没有停止过创作。
1952年,普罗科菲耶夫恢复了在苏联音乐界的名誉,相继创作出一些优秀作品,并获斯大林奖金和列宁奖金。1952年起他获得了国家津贴。1953年3月5日去世。
希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