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


优选答案教育学部
教育学部现有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5个本科专业。

教育学专业
主要课程:教育统计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管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比较教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伦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设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学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和会计学6个本科生专业。经济学专业招收实验班,工商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按宽口径招生,前期打通培养,1年后,根据学生兴趣,进行专业分流,实现专业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


法学院

法学院下设基础理论法学、宪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事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与环境资源法学等七个教研中心。以教研中心为平台,广泛开展多层次的教学、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法学院现设有法学本科专业,法理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4个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招收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宪法学、民商法学以及法制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还拥有刑法学和诉讼法学方向的博士后招收权限,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心理学院
设有心理学本科专业。

心理学专业

按院系实行宽口径招生,前期打通培养,经过两年学习后,根据学生可个人志愿选择分流到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等专业方向学习。基础心理学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心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向旨在培养能在教育、医疗、党政机关、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机构从事教学、咨询与辅导等工作的专业人才。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方向旨在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市场调查等机构从事人事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体系设计等工作的心理学专业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


主要基础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SPSS应用、心理学研究实践等。基础心理学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心理实验技术、青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心理咨询导论、心理咨询实践、健康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生涯规划与辅导、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社会调查方法等。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

体育与运动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体育院系之一,初创于1917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2年在原体育系和公共体育教研部的基础上成立学院,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执委、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教授任名誉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


体育与运动学院现已成为我国体育学科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其综合实力在全国体育学科名列前茅。学院下设体育学系、运动学系、体育与健康系、体育人文科学研究所和体育教育研究所;其拥有的“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奥运研究所”是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也是“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师培训基地”。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课程教学论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5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3人,高级职称人数占81.36%,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近年来承担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7项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国家级奖励,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此外,还获得了北京市各类奖项与荣誉数十项。

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经济3个本科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



主要课程:人体运动的结构基础与动作分析、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康复学、实用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等理论课程,以及田径、篮球、排球与软式排球、足球、武术和韵律体操等运动技术课程。报考该专业的学生需参加高考和各省、市、自治区组织的体育加试。

运动训练专业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体育理论、“一长一强”的运动技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能胜任各类学校运动训练和比赛管理工作要求的运动训练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运动的结构基础与动作分析、运动生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康复学、写作训练、运动训练学、体育科研方法与论文撰写等理论课程,以及田径类、球类、体操类和武术类等运动技术课程。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二级运动员(包括二级运动员)以上资格证书,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专项测试和体育总局组织的文化课考试。

毕业生去向:有着良好的毕业深造机会和就业前景,毕业生中25%-30%左右可直接进入或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余进入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中院校、各级体校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工作。

咨询电话: 010-58807842

文学院

文学院的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系科之一。文学院的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2009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核发学科评估排名结果,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整体实力排名全国第一。

这里聚集着一百余名优秀教师。现有教师102人,其中教授50余名,博士生导师50余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多次获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设有11个研究所。7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3个实验室;是全国首批获得中文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首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首批全国仅有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一。现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居全国高校中文系之首;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汉语言文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民俗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和民俗典籍文字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与北师大共建的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十五”以来学院共承担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组”等国家级和部级重大和重点课题26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科研项目近90项。

学院为本科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1)按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贯通培养的方案设计本科培养方案,一批优秀本科生可以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两年以后再择优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为了适应新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文学院调整了本科课程体系,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型人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能性。(3)率先实施“4 + X”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4)每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额居全校第一,本科生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设有汉语言文学和传播学2个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能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原著精读、中国现代文学原著精读、中国当代文学原著精读、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字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马克思与现代美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语文教育学等。

毕业生去向:40%毕业生保送“4+2”教育学硕士、保送或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8%的毕业生出国,其余到地方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点中学、党政机关及新闻出版单位工作。

传播学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能从事新闻传播与编辑出版实务、媒介策划开发及经营管理、企业公关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媒介通论、传媒经济学、广告话语分析、电脑排版、信息检索、新闻出版史、新闻摄影摄像、广播电视业务、传播伦理与法规、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等。

毕业生去向:保送或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到地方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到新闻出版及其他媒体单位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7993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拥有99年的发展历史,曾有不少知名人士执教于此。众多文化名人之后及大批归国华侨都曾先后在此就读或任教,形成了多种文化交融、开放宽容的独有氛围。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设有英、日、俄三个系以及公共外语教研部。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教授21名,副教授41名,外籍教师8名。目前在研国家社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一般科研项目5项,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2项,国家规划教材4种。学院教师在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英美、日本、俄罗斯文学研究以及翻译理论等方面著述颇丰。

设有英语、日语、俄语3个本科专业。学院坚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稳固的语言、文学、文化根基、通识教育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育人理念。依托学校综合性、研究型的学科优势,学生可选修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艺术等课程,可利用双学位——辅修制度修读跨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为就业、考研打下更为宽厚的基础。

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掌握较全面的、扎实的外语基本技能、较系统的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在听、说、读、写、译诸方面有很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对目标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语言和语言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有基本了解,毕业后能够在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外事、经贸、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等工作。

学院通识课程:数理统计、高等语文、西学与近代中国文化、人文经典选读、第二外语等。

专业主要课程:综合语言训练课、阅读、口语、听力、语音、写作、视听说、语法、笔译、报刊时文选读、普通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专题、社会语言学入门、词汇学、文体学、文学导论、文学史、文学作品赏析、比较文学、目标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比较文化、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毕业生去向:考取或保送硕士研究生(约占30%,含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及汉语言文学、经济、教育、法律、影视、心理、传媒等其他专业)或出国深造,其余到教育系统、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业。

特殊说明:报考日语专业和俄语专业的学生,外语考试科目为英语。

咨询电话:010-58808021

艺术与传媒学院

学院设有6个系,7个本科专业:影视学、数字媒体艺术、音乐学、美术学、书法学、艺术设计和舞蹈学。

历史学院

历史学专业下设有中国史、世界史和博物馆学三个专业方向。按历史学专业统一招生,学生入学后可根据兴趣和相关规定选择专业方向。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教育、信息处理与计算科学等方向。

培养系统掌握数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严格训练,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规律,能在大学、重点中学、科研和经济等部门及在信息、工程计算、数学软件开发等高科技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管理与开发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模型、泛函分析、拓扑学、偏微分方程、数值分析、数值代数、整体微分几何、最优化方法、组合数学、运筹学、矩阵论、图论等。

统计学专业

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保险精算等方向。

培养具有扎实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良好的数学素养和熟练的数据处理能力,受到科研与应用严格训练,能在科研、教育、金融、保险、医学、管理等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统计学基础、概率测度、多元统计分析、宏观经济学、应用随机过程、统计计算、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利息理论、保险精算、风险理论等。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中50%以上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余主要到政府机关、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保险公司、重点中学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7763

物理学系

设物理学本科专业。

化学学院

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40人,硕士生约80人,博士生约40人,同时承担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等人才培养任务。按照宽口径培养模式招收本科生,设1个本科化学专业。

化学专业

培养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坚实的化学基础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胜任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重点中学等单位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本学科基础课: 开设普通化学原理、基础无机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基础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测量与计算实验、化学合成实验、化学综合设计实验等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 开设化学专业英语、生物化学基础、谱学原理、环境化学、化学信息学、高分子物理、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药物化学、化学史、生命化学、放射性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工分离技术、基础点分析化学、功能高分子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有60%的学生免试、或考取国内外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余的多数到重点中学、政府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就业。

咨询电话:010-58807838

天文系

天文系于1960年成立,是在我国高校成立的第二个天文系。经过50年的发展,现系内拥有天文教学综合实验室、现代天文学实验室2个校级实验室和天文观测研究中心,三台光学望远镜、一台射电望远镜和先进的终端探测设备。天文系光电探测研究室与我校物理学系光学专业、低能核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应用光学实验室。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建立了天文研究基地和校级兴隆天文学实践基地,并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共建了一台85公分望远镜,命名为“国家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望远镜”。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横向课题20余项。

现有教职工23人,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高工7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13人。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人。天文系天文学专业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天文学导论》为国家精品课程,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多次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天体物理;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天体物理学、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课程与教学论(天文)和光学。设天文学本科专业。天文系有着精干、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研究型学习条件,二三年级的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校系两级“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配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天文学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坚实的数理基础、宽厚的天文学专业知识、勇于实践、视野开阔、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四类:(1)物理类:普通物理、理论物理;(2)数学类:大学数学和数学物理方法;(3)天文类:天文学导论、天文实验、实测天体物理、恒星大气、射电天文学、恒星结构和演化、星系天文学、宇宙学、球面天文和天体力学等;(4)计算类:算法语言、计算方法、天文数据处理和天文应用软件包等。学生在校期间可双向选择导师到天文台进行实习和科研能力训练。

毕业生去向:每年有25%保送研究生,60%以上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余到科研单位、国防部门、天文科普和中学等单位工作。此外,我系还为IT行业、科技出版业、 新技术产业和科研管理部门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

咨询电话: 010—58807832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学院设有3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院按资源环境科学门类实行宽口径招生,学生在进行一年基础课程的共同培养后,可根据个人兴趣,双向选择进入学院各专业学习。

资源学院
学院设有资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
依托国家人才培养双基地,学院设置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按照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宽口径招收本科生,前期打通培养,两年后学生按照个人兴趣选择进入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专业实现专业教育。

98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为1964年成立的电子学专业和1987年成立的计算机专业。我校的信息学科与我国信息技术同步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科研和应用人才,涌现出计算机应用专家汪成为院士、国防电子工程专家凌永顺院士、核电子学专家张至善教授、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等杰出代表。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设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及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知识工程、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教育应用等方向招收博士生。学院建有多媒体教学实验中心、网络安全与通信、EDA和嵌入式技术等10余个设施先进的教学实验室;设有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软件工程、远程教育、图像与信号处理等科研机构。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锻炼,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现代通讯技术、智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电子器件与IC设计、EDA设计与实践、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就职于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军队及大专院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牢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方法;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应用英文和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与软件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C++程序设计、微机系统与接口、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留学或国内攻读硕士学位,或就职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

咨询电话:010-58807943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教学科研力量雄厚,设公共管理系、信息管理系、系统科学系。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唐任伍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专职教师中92%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现有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4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系统理论、系统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馆学、情报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1个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授权点,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系统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系统理论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年来,我院各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及就业质量一直高居全国高校同专业前列。

管理科学专业

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数理基础,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据分析、定量分析、决策支持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及相关理论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信息管理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信息服务支持及网络维护等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