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答案试听:-07.wma
列宁格勒交响曲
列宁格勒交响曲
即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1906-1975)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OP.60)。
《列宁格勒交响曲》堪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传奇。1941年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以闪电般的速度入侵苏维埃共和国(苏联)。在短短的五个月的时间里便包围了列宁格勒直逼莫斯科。在围困列宁格勒的几百天里每天用大量的炮弹轰炸这座城市。而列宁格勒的人民全体总动员,与法西斯展开生死拼搏的浴血奋战。战争的残酷令人想象不到……..在那极端困苦极其艰辛危险的时期,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为了将这一时期用音乐表达出来,为了歌颂人民顽强奋斗的必胜精神,在非常艰难的状态下开始创作这首注定是不朽的音乐诗篇。他说:“我要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依然活着,我们必将胜利!”当作曲家完成这个伟大的作品时,演奏却十分困难。首先是敌军炮火的轰炸,每天都遭受几百吨炸弹的轰炸,安全很难保证;然后是演奏人员的匮乏,那时的城区几乎全民皆兵,那还有音乐演奏员;其次是演奏场地,敌军距市区最近只有几公里。为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斗志,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苏军派人到前线逐个寻找当年乐团的乐手并把他们安全撤回市区秘密进行排练,修缮演出场地,甚至用军用飞机运送总谱。音乐会演出之前,苏军最高指挥部下达了重创敌人的命令,一时间苏军阵地大炮齐鸣,用所有的炮火对敌军进行猛烈的轰击。强大的炮火换来的是短暂的宁静。此时音乐开始!人民走出掩体,走上大街,聆听广播转播的音乐。人们在这部伟大的音乐史诗中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树立了必胜的信心。
这部凝聚了人民必胜信念和反对法西斯战争的交响曲在世界获得极大的反响。当时许多着名的指挥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美国首演的指挥权,经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权衡,将此荣誉给予了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这是因为托斯卡尼尼旗帜鲜明的反法西斯的的立场和在音乐的权威。当时为绕过德军封锁,将这部交响曲的总谱拍成微型胶卷用飞机运到美国。
1942年7月19号纽约举行了盛大的首演式。继而世界上几千家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从此世界通过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看到了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顽强斗志和坚强的毅力。
从此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到了决战胜利的阶段。
结构上看,第七号交响曲显得冗长(全曲约70分钟,是他所有交响曲作品中最长的)。而且有些“不均衡”,光是第一乐章就占了全曲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根据肖斯塔科维奇1951年一篇文章的说法,这是一部一列宁格勒为标题,每乐章各有主题的交响曲,分别是:“战争”(War)、“回忆”(Recollection)、“祖国的原野”(The expanses of my native land)、“胜利”(Victory)。如果我们依循这些主题聆听,的确相当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换句话说,第七乐章的主题都相当明确,几乎让人一听就知道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涵,因此有评论者认为:“与其说本曲是交响曲,倒不如说比较接近大型的组曲”,这句话可说为这部交响曲的特性下了颇为精准的注脚。
第一乐章 中庸的稍快板。首先呈示出“人的主题”, 描绘的是战争之前安宁的生活。小提琴明朗平稳地奏出主题,接着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常见的气息很长的木管独白。突然,远方传来的鼓声击碎了和平的美梦,出现了进行曲风格的“战争主题”。
第二乐章 稍快的中板,三段体诙谐曲乐章。相传作曲家这样描述本乐章:“……这是对愉快的事情,人生快乐插曲的回忆。但悲哀的情绪笼罩着这种回忆……”乐章主部由第一小提琴轻松奏出的主乐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弦乐器那强烈的节奏背景,还有双簧管优雅的副乐念等构成。双簧管的副乐念由低音竖笛接替,竖琴长笛的低音伴奏部分很有特色。此乐章可以说是最具肖斯塔科维奇风格的音乐。
第三乐章 慢板至最缓板。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俄罗斯人对自己的祖国和土地有着一种深厚的挚爱。”这一乐章在于表现“对自然的美之敬意”,犹如俄罗斯大地上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一般。
第四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转中板。由定音鼓呈示出类似贝多芬“命运主题”动机的短暂导入部后,主题由弦乐器齐奏展示,然后进入自由发展的主部。依照肖斯塔科维奇的本意,这个终乐章在于表现“胜利之来临”。 最后,第一乐章“人的主题”由铜管乐器强有力地奏出,在排山倒海般的凯歌之后,四个定音鼓奏出乐章的中心主题,全曲结束。
作曲家们在从事创作时,总会有某些特别的“情境”刺激他们的创作灵感,无论是当时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亲朋好友间的情感联系、自己对于生活经验或生命的沉思默想……等等不一而足。身为听众的我们,则可以从他们所要抒发的情感总寻找共鸣、感动,或者从音乐中“回顾”他们创作的情境……。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号交响曲“列宁格勒”自然也具有此项性质,不过,由于他身处于当时的环境,使得这件原本单纯的创作动机变得较为复杂。
列宁格勒原名彼得格勒,为纪念列宁改为此名(现名圣彼得堡),自1703年建城开始就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一直都是政经文化重镇,许多艺术家都曾活跃于此,纳粹进攻苏联时,肖斯塔科维奇居于城中,并且曾亲自在前线协助作战,第七交响曲的前三乐章就是在此围(危)城中完成,至于最后一乐章,由于德军在1941年9月切断了列宁格勒所有的外界联系,肖斯塔科维奇随家人撤离到库比雪夫(kuibyshev),并在同年年底完成这部作品。从创作时间上来看,第七号交响曲的确是因列宁格勒而生。
此曲的标题“列宁格勒”本来已经大致告诉我们它想要呈现的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军团围攻的列宁格勒而作。然而,1979年一部号称是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证言》(Testimony)的出版,为原本单纯的写作动机平添了复杂的因子,诸如:“我在写作此一主题(注:指第一乐章的“入侵”主题,小鼓声不断重复的乐段)时,心里想的其实是另一种摧残人性的敌人”、“我写的是……暴政下牺牲的几百万人的追悼之歌”等字句,强调的反而是谴责极权政体对无辜人民的任意侵凌,本曲想当然应具有的爱国主义反而未见着墨。不过,由于这本回忆录的内容争议颇大,它所陈述的内容可以作为我们研究肖斯塔科维奇的参考之一,倒不见得要全盘接受。总之,无论肖斯塔科维奇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德军围攻列宁格勒一役,绝对是他创作第七交响曲最重要的触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