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优选+%B4%F3%D1%A7&ct=10&
这是长春所有大学的地图...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现任校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周其凤教授,均已被列为中央管理。
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 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 林大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 地之一。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 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 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华北医科大学,1951年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 学,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 1951年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1997年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鲜 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原长春邮电学院是我国 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学院于 1947 年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55 年更名为长春电信学校,1960年更名为长春邮电学院,是一所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学科新、发展势头较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1992年更名为农牧大学,1999年更名为军需大学,是一所以军事兽医教育和军事后勤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军事学校, 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军事后勤人才。(吉林大学历史沿革)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全部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4 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7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有国家重点学科17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5937人,其中教授1325人,博士生指导教师737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 双聘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2人,国家“973”项目 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6人。
学校拥有190个具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实验室,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985工程”二期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5个,“985工 程”二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13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一批 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
吉林大学是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现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全日制学生63432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9679人,留学生852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15967人。
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紧密,已与美国、德国、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荷兰 阿姆斯特丹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建立了校际关系。
学校科技园已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办产业蓬勃发展,被誉为“民族的软件骄子”的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校办产业落户于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毗邻的学校科技园内,与新校园连为一体,有望发展成为高科技产业群。
吉林大学校园占地面积661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40万平方米。现有6个校区8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新铺设的光缆和计算机网络把所有 校区连为一体,使网上办公、远程教育等更加便捷。学校在珠海市新建珠海校区,占地面积330多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2. 5万平方米 。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551万册,已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 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
吉林大学已成为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 2005年末,学校圆满召开了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吉林大学章程》。同时进一步明确以“ 人才强校、学科兴校、依法治校、勤俭持校”为战略抓手,到2010年,使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和特色,整体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建设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学科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建设成为国家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一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吉林大学网站】
【本科生教育】
吉林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她于2000年6月由原吉林大学 、吉林工业 大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5所院校合并组成,2004年8月接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并入。现有本科专业124个,教师 5937人,全日制学生63432人 。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教室类型齐全,教师理论、授课水平高。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每年为国家 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业已成为全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
【研究生教育】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建于1984年6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22所重点大学首批试办的研究生院之一。1996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又成为首批正式建院的研究生院之一。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194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班,1952年开始招收三年制研究生,1978年开始培养学位研究生。1985年 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吉林大学成为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吉林大学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7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1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学科28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有博士生指导教师737人,在校研究生1.9万多人。
多年来,吉林大学一直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为此,研究生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严格审查报考资格;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不断更新课程设置;严格学位授予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重视研究生德育教育,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时,研究生院还进行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改革:优秀硕士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本—硕连读和硕—博连读等多种培养模式;为企业或行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硕士研究生;招
收法律硕士、工 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及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在职人员申请博士、硕士学位 等。
吉林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将在改革中求发展,竞争中求领先。2005年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为6620人,其中博士生1500人,硕士生5120人。现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已经成为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质量较高的我国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杰出校友】
校友中地院士(以当选时间排序)
李四光
我国杰出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1951年8月至1952年10月兼任东北地质专科学校(长春地质学院前身)校长,1949年10月19日,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吕振羽
1951年8月至1955年5月任东北人民大学(原吉林大学前身)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余瑞璜
1952年9月起任教于东北人民大学(原吉林大学前身)物理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俞建章
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学家。曾任长春地质学院(原长春科技大学前身)教授、副院长等职。 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顾功叙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曾任长春地质学院(原长春科技大学前身)地球物理系系主任。 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业治铮
著名地质学家。 1951 至 1964 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原长春科技大学前身)任教,历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 1960 年创建海洋地质专业。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院士 ) 。
朱光亚
1952年至1955年在吉林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80年增补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长。
董申葆
1953年任教于长春地质学院(原长春科技大学前身)。198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谢学锦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化学系兼职博士生导师。
江元生
1956年由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11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南京大学教授。
张乾二
1963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学物质结构学术研讨班进修,1991年11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厦门大学教授。
游效曾
1963 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学物质结构学术研讨班进修,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现为南京大学教授。黎乐民——1978年至1980 年在吉林大学量子化学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进修班进修,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北京大学教授。
经福谦
任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黎乐民
1978年至1980年在吉林大学量子化学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进修班进修,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北京大学教授。
宋家树
1954年由吉林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北京工业总公司军用局研究员。
邓从豪
1963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学物质结构学术研讨班进修,现为山东大学教授,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6月至1986年11月任山东大学校长。
董蕴美
1956年由吉林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93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委员,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陈佳洱
1954年由吉林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93年11月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何继善
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原长春科技大学前身)。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高鼎三
1955年起任教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翟裕生
1955年9月至1957年8月在长春地质学院矿床学研究生班学习。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禹群
1957 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原长春科技大学前身)研究生班。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生导师薛禹群教授。1999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世绩
196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65年吉林大学物理研究生毕业。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 泽
198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世浙
195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原长春科技大学前身),并曾在长春地质学院任教。2002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嘉麒
1965 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原长春科技大学前身), 1967 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 200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星学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康玉柱
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普查系。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兼职教授、西北石油地质局副总工程师、中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专家组副组长、新疆自治区专家顾问团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窦士学
196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在国外被评为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西南威尔士工程科学院院士,现为澳大利亚五龙港(WOLLONGONG)大学教授。
【60年校庆网站】
【校长】
周其凤 院士
男,汉族,1947年10月8日(农历)出生,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工作分工:全面负责行政工作,学科建设,财务,兼任研究生院院长。
分管部门:学科建设办公室(含“211”工程办公室和“985”工程办公室)、研究生院(含学位办公室、研究生培养
处、研究生管理处、研究生综合处)。
联系单位:行政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前列腺疾病防治中心、东北亚地学教学与研究中心。
社会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教育部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等。
主要研究兴趣:高分子合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等。已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学术论著:《液晶高分子》(周其凤、王新久,科学出版社,1994年);《高分子化学》(周其凤、胡汉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Xin-Jiu Wang,Qi-Feng Zhou,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2004);《Contemporary topics in advanced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周其凤、程正迪,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耐高温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周其凤、范星河、谢晓峰,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申请发明专利3个;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项目多项。
1986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1988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1988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1995年两次受到中国科协、国家教委联合表彰,1992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津贴,1997年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创新论文奖,2001年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70年留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1980年1月由国家公派到美国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1981年9月获硕士学位,1983年2月获博士学位,同年5月回北京大学任教。1986年被北京大学聘为副教授,1990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等职。2001年6月至2004年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任、司长, 2003年6月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003年6月至2004年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秘书长。从2001年6月起至2004年7月先后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财政部985工程”办公室主任等职。
2004年7月由国务院任命为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坐落在景色宜人的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校区坐落在风光秀美的长春市净月潭旅游风景区......
·历史沿革
东北师范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946年。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张学良将军的胞弟、时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的张学思为学校首任校长, 著名教育家张如心、 成仿吾、丁浩川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职务......
我就介绍这两个吧~呵呵~长春最好的两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