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1895-1977)是20世纪著名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女性绘画的开拓者之一。他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画坛的老画家,在中国现代油画和美术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她也是较早出国接受正规西方艺术教育的女画家。她一生都在努力探索中西艺术结合的道路。
1928年,潘回国,无论是美术教学还是绘画创作,都得到了国内艺术界的广泛认可。她以自己的表现,成为那个时代的女画家,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第一人”。而这一切,得益于她在国外的刻苦学习,得益于1921年8月13日登上博尔多斯号的那一刻。
法国国家档案馆收藏潘1924年获巴黎美术学院注册证书的照片。
潘的艺术生涯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学期,即1920年考入上海艺术专科学校,1928年从国外留学归来。潘于1928年回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再次赴法,这是她人生的第二个阶段。1937年8月,潘郁亮再次前往巴黎探索艺术,直到她于1977年去世。这是她人生的第三个时期,也是她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和艺术成就的最高时期。在法国的40年间,她的作品多次入选沙龙展览,并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展出。她曾被授予比利时金质奖章、巴黎市长多尔奖、法国一级文化教育奖章等20多项荣誉。她在吸收西方艺术精华的同时,有意识地强调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坚持“向古人求我,不忘古人我”的艺术原则,坚持“融中西为一冶”的艺术追求,得到了艺术界的高度认可。
首先,灵魂回到它的故土
从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角度来看,潘无疑是中国现代女性绘画的开创者之一,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代表性和成就的女画家。她一生都在努力创造和探索中西结合的艺术之路。但谁也不曾想到,中国现代画坛的许多第一,都是由这样一个出身扬州贫寒,身世坎坷,自强不息的弱女子创造的。
1920年9月,她考入上海美术学院第十一届西洋画班,成为中国美术学院首批录取的十二名女生之一。
1925年,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其油画作品入选意大利全国展览,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1928年9月,她出任上海美术学院西洋画系主任,成为中国美术学院西洋画系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领导人。
1928年11月,潘纪念画展在上海开幕,这是中国妇女第一次举办西洋画个展。
1929年至1935年,她长期在中央大学等大学担任西洋画教授,成为那个时代的“中国顶尖女作家”;
2005年,潘创作于1949年的油画《自画像》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022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女性艺术家作品的最高成交纪录。
2014年4月6日,香港保利“中国与亚洲现当代艺术”举办专场。潘1946年作品《窗边裸女》拍出3450万港元,创下中国女性艺术家最高拍卖纪录。
这些作品属于潘创作的中国一号,开辟了中国女性绘画的一条全新道路(证明男人可以走西画之路,女人也可以成功)。她的油画造诣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女性中首屈一指,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油画家和现代艺术教育家。她一生在油画、白描、彩墨画、雕塑、版画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这一点而言,其他当代女画家都比不上,就连当代男画家徐悲鸿、刘海粟也做不到。这些都足以证明她是21世纪中国女艺术家中的“第一人”。著名学者水天中先生评价潘是中国艺术史上“20世纪初最突兀、最有代表性的女艺术家”。
然而,她一生创作的大量作品,在她1977年去世后,却长期生活在大洋彼岸。直到1984年,她的作品全部运回国内,国内艺术界才得以领略她的艺术魅力。
1984年,安徽省博物馆馆藏潘作品。
1984年2月24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七箱潘的遗物和遗物运抵合肥萝岗机场,后存放于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的前身)。经过五年的整理和登记,安徽省博物馆于1989年11月正式将潘在西藏的美术作品登记入册,列入国家文化财产名录,并报文物管理机构登记。据最终统计,安徽省博物馆馆藏潘艺术作品4719件,其中油画361件,国画(彩墨画)353件,素描、速写3982件,雕塑4件,版画6件,版画13件。这些作品已成为安徽省博物馆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藏品之一。睡在河对岸的潘没能回到她的祖国。然而,她身后的近5000件作品回到了家乡,凡是展出她的作品的地方,观众都蜂拥而至。盛况空之前,大众更多关注的是她的成功。
二、法国留学
潘分别于1921年和1937年两次赴法学习和生活,历时近50年。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1921年至1928年,潘先后留学法国和意大利,系统学习现代绘画和雕塑,为她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巴黎为潘郁亮的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也成为日后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
潘1895年出生在扬州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年轻时父母双亡,后随亲戚去了芜湖。1913年与芜湖海关监管的同盟会成员潘赞华结婚。潘18岁,潘赞华28岁。同年,由于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潘赞化被免去芜湖海关监管职务,随潘离开芜湖到上海生活。在上海,潘随美术老师先生学习绘画。
1920年9月,潘、荣玉丽()、游云泉(刘维)、刘慕慈等12名女生考入上海美术学院西洋画系,以插班生身份入读第11期西洋画课程。由此,上海美术学院开创了中国美术院校男女同校的历史,揭开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新篇章。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潘被迫从上海艺术学院退学。为了实现自己的绘画理想,在丈夫潘赞化的支持下,潘顺利考上了法国里昂法兰西大学在中国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为她的艺术人生开启了一幅崭新的画卷。
1919年,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要求西方列强归还1901年与清廷签订的“庚子赔款”。早期在中国留学的法国留学生李世曾提出将退款用于教育,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批准。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吴稚晖先生提出了在法国创办大学培养中国留学生的建议,得到了时任里昂大学校长茹宾、里昂市长爱德华·赫里欧等的大力支持。于是,同盟会成员的李世曾、吴稚晖、褚敏仪走遍全国,积极筹建大学。里昂中法大学,其实只起到大学预科或者法语补习学校的作用。中国学生往返法国的路费,在法国留学的书、纸、衣服、零用等费用都要自己承担。他们只为中国学生提供在我们学校学习法语和住宿的地方,学生的专业学习安排在里昂的其他大学。尽管如此,为留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免费食宿和学习语言的地方,对于那些之前必须打工赚钱才能完成学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奢望。这样的待遇可以让留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这无疑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留学事业的发展。
1921年潘的照片
1921年初,里昂中法大学决定在中国公开招收第一批160名学生,并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组织考试。李世曾和吴稚晖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主持考试。他们在《上海晨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要求“应聘条件:1。不分男女出身;二、大专毕业;3.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须附中专毕业证;四。报名发简历,交四张四寸半身照。待遇:1。免学费,但每年食宿费200韩元华银,账户100韩元零用现金;二、必须持有坚实的担保人,当年的华银300元担保,无人承认,无效。考试科目:第一,高级汉语,第二,高级数学,第三,高级外语,法语或英语,但仅限于表面水平的。”与潘同时考入中法大学的尚先生后来回忆说:“我们在考场上遇到这位老人,是为了考验我们。候选人不太多,但有一百多个。比如上午考语文和英语,下午考数学,都是老人自己考。英语数学先印在试卷上,语文题由老人写在黑板上。”他所说的“老人”,就是国民党元老之一的吴稚晖先生。吴稚晖(1865-1953),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1905年,他在法国加入中国同盟会。1919年初,他与李世曾等组织赴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20年至1922年,创办里昂中法大学,出任校长。吴志辉和潘的丈夫潘赞华是同盟会成员,这为潘出国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虽然吴志辉、李世曾与法国船公司谈妥了非常便宜的船票价格,但去法国的船票费用对当时的法国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昂贵的开支。所以北京和上海都没能如期招生。仅广东学生就在当地政府提供经费保障的前提下,招收了数倍于60人的学生,而且一次性招满。不过,留学费用对于家境殷实的潘赞华来说不在话下。潘也成功地拿到了去法国留学的机票。
第三,去法国
1921年8月13日,潘和同时录取的尚、苏(苏梅)等40余名学生在中法大学校长吴稚晖的带领下,他们乘坐法国邮船Porthors从上海到法国里昂。他们在香港与广东录取的学生相遇,同舟共济赴法国留学。
明信片上的博多
博尔多斯是当时法国最大的邮船。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改装成医疗救援船,用来运送伤兵。尽管一战结束两年多了,博尔多斯的内饰还没有完全变回原来的样子。在船头甲板的同一层,有一个为运送伤兵而安装的大舱。里面有100多个铺位,位于三等舱和二等舱之间。舱口后是船头甲板。这个客舱不是为普通乘客准备的。船公司特意安排了100多名去法国的学生住在这间小屋,这里成了他们的包船小屋,被他们戏称为“特别小屋”。
1921年9月26日,《里昂共和国日报》报道中国留学生已抵达里昂。
1921年9月26日,里昂《进步日报》的《欢迎中国朋友》一文
博尔多斯从上海出发,穿过印度洋,经过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海上的航海生活非常单调,而且所有的学生都是第一次远航,所以比较拘谨,不免沉闷无趣。上海美院的同学邱和潘经常旁若无人地走出船舱在甲板上写生,边画边聊,引起周围很多同学的羡慕。Bors在海上连续航行42天,终于在9月23日上午抵达目的地法国马赛,结束了留学生们的海上生活。告别博尔多夫妇后,所有留学生从马赛港上岸,当晚9点乘火车前往里昂中法大学。第二天早上7点,火车到达里昂火车站。中法协会秘书(即董事会)和中法大学工作人员赶到车站迎接疲惫的学生。中法大学离车站很近,出站后走20分钟山路就能到。
里昂中法大学
里昂中法大学女生宿舍位置,收藏于里昂市立图书馆。
全体师生很快搬进了专门为他们改造的宿舍,潘被分到和、杨润玉一个宿舍。因为方君璧来法较早,熟悉情况,学校让她做一些工作安顿女孩们,比如陪她们看病或者逛街。于是,刚到法国的潘和苏与相熟,三人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第四,首先到达里昂
1921年10月3日,潘办理了里昂中法大学的注册手续。10日,吴志辉校长召集全体学生到礼堂参加开学典礼,并宣布今天正式开学。开学后,这一天被定为中法大学建校纪念日。学生们立即开始用法语上课,所有的学生根据法语程度分成四个班。学生除了在我们学校学习法语外,其他时间通常在里昂的院校学习各种专业课程。潘·郁亮进入里昂国立美术学院,师从迪卡教授学习西方绘画。这所学校是“考上巴黎国立艺术学院的专业艺术家”,教学水平很高。因为潘在国内学了几年素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入学后被提升到了学校的最高年级。
1921年潘入里昂中法大学时填写的表格。
1921年里昂中法大学开学典礼
里昂中法大学礼堂内景,里昂市立图书馆收藏
潘郁亮非常努力地学习绘画。除了在艺校学习,她回到宿舍也抽出时间努力练习。苏曾回忆说,“我记得她(潘)在里昂国立艺术学校学习绘画时,放学后,租了一个石膏人体模型练习,整天坐在房间里,眯着眼看着人体模型,侧着头,用笔横着竖着量,说:‘头等于胸的几分之一,臂等于腿的几分之一。…….’打个草稿,不然要几天,一定得不出差错,不罢休。有一次,她素描了一朵菊花,因为是在晨光阴影里画的,所以每天晨光来的时候都要画一点。一天画不完。过几天再做。我怕菊花还没画完就枯萎了,半夜起来给他喷凉水,所以我一定要在那一瞬间得到合适的光影。“德卡教授看了潘的油画,得知这是她第一次画油画,所以才如此出众。她受到了特别的表扬。他认为这个中国学生将来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然而,潘并不满足于此。她一直希望进入当时法国最高的艺术学府,也是世界知名的艺术教育大学——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巴黎高美)。
动词 (verb的缩写)巴黎之梦
1923年初,潘离开里昂中法大学,只身前往巴黎学习绘画。面对一个陌生的巴黎人,学习和生活对潘郁亮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她得自己申请学校,租房子一个人住。于是,潘决定去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听西蒙教授的讲座。
然而,潘很快就收到了中法大学的来信,通知她因擅自离校赴法,经校务会议决定,不再保留学籍,被列为退学学生。因为中法大学的规定,学生在里昂找不到专业的学校,只能去其他城市学习。当时潘已经在里昂国立美术学院就读,这自然不符合中法大学只能在外校就读不能有本系的规定。她反而被列为退役学生,这意味着她将失去中法大学提供的每月生活费支持,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她投诉后,10月,学校终于同意保留她的学籍,并提供每月生活费。
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门口
熬过了退学风波的潘,继续在巴黎努力学习,准备巴黎高美的入学考试。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成立于1618年。当时叫Ecole academique,所以叫学院派。它在1793年被改成现在的名字。巴黎高美大学(Paris Gaume)是法国最高的艺术大学,也是法国艺术运动的中心,位于巴黎波拿巴街。学院隶属于法国艺术文化学院,设有建筑、雕塑、绘画、版画四个学科。每个学科配备一定数量的教授和助教,进行实践技能、理论和通识教育,还为本地学生颁发罗马奖等奖项。巴黎高美的绘画和雕塑系每年4月至5月举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的第一项测试是人类实践。通过后需要第二次测试石膏模型,通过后需要第三次测试美术理论。经过三次综合考试成绩,最好的可以录取。可以说这个考试制度是非常严格的。
巴黎国立美术学校
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内部
为了被学校录取,潘把自己的出生日期从1895年5月22日改为1899年5月22日。根据梁锡鸿的文章《巴黎的艺术学校、讲座、研究所和模型》,“巴黎美术学院规定,绘画和雕塑专业学生的入学年龄应在23岁至25岁之间,毕业期应在26岁至28岁之间。”(梁锡鸿:《巴黎的艺术学校、讲座、学院和模型》,《艺术杂志》1937年5月第1卷第3期)。这是在1924年,泛郁亮进入巴黎高美。按照上面说的规定,如果她真的生于1895年,那她就29岁了,超过了入职年龄上限。现在,我在1899年出生的那一年报考,年龄25,刚好符合学校的要求。同样的情况,在当时很多报考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的中国美术生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颜、周、廖、唐义和、华天佑等。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年龄,以满足学校招生的要求。
一九二四年,潘接到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1924年6月,潘郁亮经吕西安·西蒙教授(1861-1945)推荐,终于考入国立美术学院。6月20日,学校给潘发了录取通知书,规定她可以来学校上课,暂时在展览馆和图书馆学习,同时在规定时间内到画室学习绘画。潘也实现了在顶级美院深造的梦想,让自己在艺术的天空中翱翔空。
从1923年起,潘在巴黎的三年,另一个重要成就是结识了一批热爱艺术的中国学生,如徐悲鸿、、邱等。除了在学校学习,潘还经常去观看世界名画,临摹大师作品。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郭、沈、、常玉等朋友。沈曾回忆说,他在见到了潘。和她交谈时,他说:潘思维敏捷,说话风格很强。潘甚至告诉他,徐悲鸿“画中所有的人都像他自己,而所有的女人都像他的妻子蒋”。他们与潘、徐悲鸿、、常玉等朋友一起,后来成为中国现代艺术进程中的重要人物。
1925年夏,苏因家事即将回国。潘得知后,专程从巴黎赶到里昂为她送行。见到苏后,告诉她巴黎高美有个规定,外国学生不发毕业证,而意大利艺术学校毕业后可以发毕业证。为了拿到文凭,她即将离开法国,去意大利留学两年,毕业后再回国。决心要拿文凭的潘为了继续美术学习,于1925年底赴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深造,并再次只身出国。
第六,为罗马扬名
1926年1月,潘郁亮离开法国巴黎赴意大利罗马深造。她也成为罗马皇家美术学院第一个在中国学习的女学生,师从绘画大师科里马尔迪学习绘画和雕塑。
1926年潘的照片
吸取了前车之鉴,1月7日,潘主动致信中法大学校长。她在信中告诉学校,为了学业成功,她需要在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学习一段时间,对罗马建筑、雕塑和绘画等历史艺术品进行实地考察。1月18日,中法大学批准了潘的请求,同意从1926年2月1日起请假去意大利留学。
1926年,潘致函中法大学校长,通知他将赴意大利留学。
罗马艺术学院诞生于16世纪末。它是意大利标志性的艺术学院,被认为是艺术和美的摇篮。它也成为其他大学的典范,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潘原本打算毕业后直接从罗马回国。于是,她请中法大学的同学邱和将他们在法国学习期间创作的数百幅作品运回中国。1926年6月,秋和带着潘的全部作品登船回国。然而,当船航行到红海附近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货舱突然着火了。但船员不敢打开舱门灭火,怕船舱里的火一旦碰到空气体就会爆炸,整艘船都会被炸沉。直到十几天后,船抵达上海吴淞口港,船员们打开货舱门,才发现里面的货物早已烧成灰烬,包括潘的所有画作。因此,潘在法国创作的所有油画和材料,除了少数随其带到意大利,然后又回到国内和国外,其他作品都被付之一炬。
1926年,他制作了《法国女孩》。潘·郁亮在罗马皇家画院。
1926年,他创作了《水果》,潘·郁亮在罗马画了这幅画。
1926年,他写了《罗马的残余》,潘郁亮在罗马写的。
这一不幸激发了潘的创作热情。在意大利的两年间,他先后创作了《法国女孩》、《水果》、《罗马的残迹》、《音乐家尤兰达·库萨·库贝的肖像》等油画作品,其中四幅作品入选意大利春季沙龙展,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画家。1927年,由于成绩突出,潘获得了意大利教育部颁发的一年奖金,共计5000里拉。这时,潘心中有了新的想法,回国后办了一个个人画展。今年,潘创作了《巴纳丁》、《威尼斯》、《黑姑娘》、《卖花姑娘》、《沉睡》、《休闲垂钓》、《海岸》、《酒仙》等数十幅油画作品,准备在中国举办个展。
1925年,他做了个展,油画《白菊花》,1925年。
威尼斯,1927年,写于意大利。
酒仙于1927年由潘·郁亮在罗马写成。
潘的作品《酒仙》(又名《老人》)首次入选意大利国家展。回国后参加个人画展和教育部首届全国美展,成为她的代表作。酒仙是1927年在罗马创作的。这个老人很会笑,体格壮硕。至于他的面部和身体骨骼的表情,作者尽可能做到写实。他曾经制作过一个罗马画展,受到观众的好评。”
1927年,潘在创作意大利油画《醉汉》时与模特合影。
这幅画原名酒仙,取材于希腊神话中一个半人半羊的怪物。他的头上爬满了常春藤,整天沉浸在酒里,所以他被称为酒仙。回国后,潘担心国内观众不理解题目,就把作品的名字改成了《老人》。画面中,一位老人戴着树叶做成的戒指,怀里抱着一个酒坛,头微低,神情肃穆地坐着,像一位正在沉思的哲人。整个人物肌肉明显,线条准确有力,笔触细腻,通过对人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生动的酒仙艺术形象。作品充分展示了潘当时古典的绘画风格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她后期作品中对色彩的大胆运用和对中西绘画融合进行探索的绘画风格大相径庭。整幅画风格典雅,构图庄重,技法娴熟。“精彩的色彩,稳健的色调,细腻的表现,细致入微的描写,既显示了作者手法的娴熟,也有大家的精神。就艺术而言,这幅画是郁亮初到意大利时的作品。虽然磅礴的勇气从酒仙的肌肉中溢出,但笔法庄重而稳重。”(苏)此画参加1928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上海西藏路宁波会四楼举办的留欧归国潘女士纪念画展。展览上,有观众愿意出800元(当时一元钱可以买50斤白面,一个标准家庭的贫困线在月收入10元以下)买这幅画。潘以非卖品为由拒绝出售,可见她对这件作品的重视程度。
1927年的《黑女孩》,写于罗马。
巴纳丁,1927年,写于意大利。
1928年,潘郁亮毕业于罗马皇家美术学院。毕业证书上写着:意大利王国罗马美院院长根据潘小姐提交的油画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授予罗马美院油画课程证书。
1928年,潘获罗马皇家美术学院文凭,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七。留学归来
一九二八年四月底,潘回到上海。当时国内军阀混战的局面基本结束,社会逐渐稳定。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校友徐悲鸿受南京江苏大学(中央大学的前身)邀请,担任艺术教育兼职教授。就在潘回国的同月八日,另一位法国艺术家林风眠成为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也是当时国民党政府唯一的艺术教育机构——杭州国立艺术学院的首任院长。
虽然徐悲鸿和林风眠分别在南京(后为北京)和杭州扛起了现代绘画运动的大旗,但在中西文化交汇早已成为流行趋势的上海,随着陈抱一、吴大羽、徐行知等众多留学生的归国,上海艺术大学、上海大学美术系、中国艺术大学、新华艺术学院、立达书院等新的艺术学院相继成立。天马社、画社、艺苑画院、白鹅画社等西方艺术社团的成立,以及大量艺术刊物和展览的出现,都奠定了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西画运动中的中心地位,也为潘回上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艺术环境。
回国后,潘立即被母校上海美术学院聘为西洋画系主任。上海美术学院是一所成立于1912年的老牌美术学校,在上海艺术界的地位无人能及。上海美院聘请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在留学期间的优异成绩。作为女性,潘能担任上海美术学院西洋画系主任,这是史无前例的。即使是现在,担任油画系主任的女性也是凤毛麟角。
1929年潘的照片
潘的加盟为上海美院的振兴注入了新的血液。她担任系主任“几个月后,朝气蓬勃,开始了学校十七年来的颓势,使民族艺术走上了正轨”(《李:教育部全国美展参观札记(二)》,《妇女》杂志1929年7月第15卷第7期),为上海美院西洋画教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潘被任命为油画系系主任是她人生角色的一个重要转变。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成为了国内知名艺术院校的负责人,这为她第一次个展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年11月28日,潘的首次个展——“潘女士留欧归国纪念画展”在沪开幕。这次展览是由国民党中央委员蔡元培、、易培基、白倡议举办的。蔡元培和都是老同盟会的成员,他们与潘的丈夫潘赞化是密友。白是潘赞化家乡的老朋友。在展览期间,白夫妇甚至亲自到会场帮忙。
展览共展出80件作品。除了一幅画在法国,六幅是回国后创作的,其余73幅作品均为意大利制作,其中四幅曾参加过意大利全国美展。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潘1927年在罗马创作的大型人物油画《老人》。潘为期五天的个展震惊了国内画坛,称“在沪的世界各地华侨华人荣幸地成为最优秀的中国女作家”。“一时之间,国民政府成员,海上著名酒店,力求观察,享受宣传”的展览,本来是想给每个参观者一个免费的目录。但由于参观人数众多,会场上贴出了“每份目录要拿20美分样品”的通知。但是,需求还是供不应求。《申报》等上海报纸也对个展进行了连续报道。俞才子、倪一德、苏、等。写文章介绍展览,成为当时上海轰动一时的艺术展。
看过潘的个展后,苏同学写道:“除了林风眠先生回国后的画展,的是我最满意的一个。”“我对她成就的总体评价只有两点,第一个是‘精神的大胆’,第二个是‘用笔的准确’。”
此次展览是潘首次以上海美术学院西洋画系主任的身份面对观众。展出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她的绘画成就,让公众了解了“潘”和她的绘画,为她赢得了西方著名画家的美誉。可以说这次展览是她走上国内画坛的第一步,也是影响她一生最重要的一次个展。
此后,1929年3月至1935年7月,潘随徐悲鸿在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任油画教师,培养了余风、张安之、蒋仁、张、费成武等一批优秀画家。她游历于上海和南京,并在当时最重要的两所艺术院校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和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担任重要教员。潘在中国举办过四次个展,他的作品几乎参加了当时所有的重要展览,如中国教育部第一次展览。他还代表中国画家在日本和澳大利亚举办展览。
潘自1928年回国后,无论是美术教学还是绘画创作,都得到了国内艺术界的广泛认可。毫无疑问,她是这一时期中国最好的女画家,最好的美术教育家。她以自己的表现成为了那个时代女画家的“老大”,因此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第一流人物”。而这一切,得益于她在国外的刻苦学习,得益于1921年8月13日登上博尔多斯号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