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福康的人物生平


方福康的人物生平

1935年2月28日 出生于浙江省定海县。
1952-1956年 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6-1978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师。
1978-1980年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
1983-1984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系主任。
1984-1985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1986-1989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9-1995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90—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方福康,1935年2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定海县。1952年毕业于上海继光中学。中学时期,他对自己未来的设计是学工科,当一名工程师。但当时正是迎接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的时期,党和国家号召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方福康改变了志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56年7月,他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从事理论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方福康的人物生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方福康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即使在那段极端困苦的时间里,他也从未放弃过进行科学研究的努力和工作。70年代初期,他被下放到山西临汾劳动,回校后,曾向著名数学家蒋硕民教授请教,在他指导下学习现代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蒋先生曾留学德国,与世界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共过事。“文化大革命”中,蒋先生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批判斗争,当时的处境也十分凄惨,门庭冷落。方福康虚心上门求教,老先生十分欣喜,对方福康潜心指导,并向他介绍了冯诺依曼(Von Neumann)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这阶段的学习使方福康在数学功底上有了一个飞跃。70年代中期,方福康和数学、化学、天文、哲学等系的几位教师,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探索世界领先的科学领域,组织了多学科的讨论班,阅读和讨论当时的学术前沿问题。这个讨论班坚持了10多年,为以后成立非平衡系统研究所打下了基础。1976年,他与其他同事一起承担了关于“离子注入理论”的科研项目,并与所在的科研群体获得了1977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8月全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他介绍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I.普里高津(Prigogine)关于耗散结构的工作。1978年10月,方福康作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最早公派出国的进修人员,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在I.普里高津领导的索尔维(Solvay)国际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并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继续进行非平衡系统的理论研究,创建了北师大非平衡系统研究所,在许多相关研究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方福康的人物生平

作为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他并不满足于一般的研究,在1985年前后,方福康又将非平衡统计物理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和方法推广到研究一般复杂系统演化方面,开始了对非平衡经济系统的研究。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全国系统科学界的大力支持下,北师大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了系统理论本科专业,与硕士、博士学科点及博士后形成系列,为系统科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方福康于1983年出任北师大物理系系主任,1986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89年至1995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在学校的领导工作中,他思路清晰,胸有成竹且坚定不移,为把北京师范大学办成国内第一流、国际上有影响、高质量、高水平的国家重点大学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除了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外,他还曾担任世界银行教育贷款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国情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第八、九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至今仍负责着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的工作,担任着系统工程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方福康的人物生平

陈雪梅:北大毕业公派留学,47岁当选美国院士,如今回祖国做贡献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选择之中度过的。 个人的能力总是有大有小,可是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向去施展个人的才华,这是一个人终生必然要思考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坚守信仰的人物总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在不断地妥协之中消磨了一生,这样的人到最后只能算是凡夫俗子。

无论怎样的选择,背后总是有它自己的逻辑,但是总有一种情况令我们为之动容, 那就是面对诱惑而初心不改,这样的人物无论结局成败,始终都是问心无愧的, 我们也总是将这样的人物称为英雄, 尤其是那些身份显赫却依然爱国的人,他们的光辉永远留在祖国人民心中。

有一位女士,北大毕业,公派留学, 成为美国院士,却最终回到祖国的科研建设工作之中, 为国家科学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她就是陈雪梅,这是一位值得敬佩受人爱戴的科学家。

1966年,陈雪梅出生于东北齐齐哈尔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童年时代的陈雪梅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之下,并且要承担一部分家庭劳动责任,但是陈雪梅的爷爷奶奶都是非常慈祥的, 这让童年时代的陈雪梅生活非常幸福温馨,养成了乐观开朗的性格。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 社会 生活比较简单,一个性格活泼的女孩往往都是勤奋学习并且积极向上的。陈雪梅从小就跟着爷爷读书看报,识字比同龄儿童要早要快要多,上小学之后,尤其喜欢数学,学习成绩优异, 她给自己立下远大的志向,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大学生。

那时的大学并不像现在这样大规模招生,能够成为大学生的青年都是真正的精英,如果问到一个孩子的梦想是什么,一般也都会脱口而出希望上大学, 但是真正知道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少有儿童能够坚持不懈地在学习上用功, 上大学的梦想往往难以成真。

对于陈雪梅而言,她始终保持一种谦卑,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并且对自己的方向比较明确。 在她的童年时代,有一回奶奶发现陈雪梅趴在地上盯着什么东西,过去一看发现陈雪梅在观察蚂蚁搬家,已经注意了很长时间,对于自然世界的热爱就是陈雪梅从小养成的习惯。

后来,陈雪梅的大学梦想如愿以偿,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她希望去学习生物。 对于陈雪梅这样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来说,这样的志愿不能够得到家人的理解,父母都不明白什么是生物,更想不通学了这个专业之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可是家里却对陈雪梅的选择非常支持。

毕竟那个年代考上大学非常困难,而且陈雪梅考上了北京大学,这对于父母而言已经足够骄傲,即便是不理解生物专业的意义,也支持陈雪梅的选择,毕竟上了北大至少能保证未来的美好生活, 陈雪梅就这样成为北京大学生物专业的本科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陈雪梅做出的选择始终遵循自己的内心的愿望, 快毕业的时候,身边的同学们都在为了工作的事情东奔西走,陈雪梅却决定报考北京大学的中美留学生计划,在那个时代,留学是一件非常时髦却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陈雪梅这样的普通家庭而言,简直就是连想都不敢想。

可是陈雪梅却坚持要出国深造,不仅是为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也是希望在科研学术的领域取得更多成就,当时也只有外国能满足她的要求,她愿意为了自己的志向坚持奋斗,一心扑在科学工作之中, 终于在1989年成功考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化学系,开始攻读博士。

独自一人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还要面对家人的压力,陈雪梅始终全力以赴地投入科学事业,1995年,陈雪梅博士毕业之后,拒绝了许多美国高 科技 公司的邀请, 选择进入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后学位, 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她总是执着并且刻苦,这是一个优秀科学家的精神。

陈雪梅一直以来的志向都是进入实验室参与最先进的科学研究,对于名利一类的事情,陈雪梅不关心。 1999年,陈雪梅成为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助理教授,2005年陈雪梅成为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终身教授,2011年,陈雪梅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2013年,陈雪梅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此时的她已经是学术领域举足轻重的女性科学家。

陈雪梅从事研究的领域非常高端,主要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模型分析植物器官的发育机制,并且将这种知识应用到医疗领域,为人类做出贡献。陈雪梅的研究是相关领域最为前沿的水平,发表高水平论文90多篇, 被学界称赞为“一位有能力并致力于解决重大 社会 问题的科学家”。

陈雪梅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之后,美国科学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幸事,更有许多科研基金为她提供经费支持,陈雪梅在美国已经跻身名流,足以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 但是就在此时,陈雪梅却突然决定回国,回到那个她已经阔别多年的故乡,这件事情让美国科学界一片哗然。

但是陈雪梅一生之中的所有选择都与他人无关,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内心召唤、发展志向以及学术目的去考虑的, 这次回国的决定,陈雪梅同样义无反顾,她知道自己当年是作为公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的,已经漂泊多年,已经具备强大的实力,现在也必须报答养育自己的祖国。

2014年,陈雪梅回到祖国,在此之前,她已经受聘兼任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神农学者的讲座教授与湖南省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回国之后的她面对的是更高一层的平台以及更为优厚的学术待遇, 这样一位科学家,祖国对她表示了最高的尊重。

回国之后,陈雪梅陆续兼任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以及福建农林大学基因组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为中国的生物科研学术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对于她自己而言,美国带给她的一切早已成为过往,只有回到祖国,才能够给她自己的生涯找到完美的归宿。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必须有祖国。” 这句话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名言,一百年以来始终被世界各国科学精英奉为圭臬,作为巴甫洛夫的同行,生物学家陈雪梅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的情操, 这并不是照本宣科的遵照,而是感同身受的体验。

对于科学家而言,外界的诱惑干扰从来不可避免,爱国不是一件言出法随的事情,难免要经受灵魂的拷问,可是对于一个人来说,爱国则是生而为人的基本原则,科学家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人,之后再成为科学家, 对于怀有赤子之心的科学家来说,爱国从来不需要瞻前顾后。

祖国公派留学培养出陈雪梅这样一位科研精英,陈雪梅也不辜负祖国的期望,直到自己成为真正的生物学家之后,才回国做出贡献,在努力奋斗的同时坚守本色,值得我们真心尊敬。

北大毕业公派留学生陈雪梅,47岁当选美国院士,为何选择回国发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一种成功的背后是不需要奋斗的,生命本就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向上的过程。

今天要讲的主人公是北大的公派留学生,四十七岁就当选美国院士却不断为祖国做出贡献的陈雪梅,她的一生就是一部不断向上生长的奋斗史。

早年岁月

1966年,陈雪梅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并不富裕的普通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陈雪梅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那个年代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比现在要严重得多,陈雪梅的爷爷奶奶却不会这样,他们很疼爱这个小孙女,给予她许多陪伴的关怀。所以,小时候的陈雪梅对父母并没有什么深刻印象,只觉得一直在身边的就是爷爷和奶奶。而老人的关怀也让陈雪梅养成了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爷爷喜欢看报,陈雪梅还很小很小的时候,爷爷会抱着她在大腿上一起看报,指着报上的图文给她看。陈雪梅天资聪颖,竟能跟着爷爷读完一张报纸,还能自己认识了几个大字,这让爷爷奶奶都欣喜不已,觉得这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从而也重视起陈雪梅的教育问题。

陈雪梅也真的如爷爷所望,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上小学时,陈雪梅在学习上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语文课文看几遍就能背下来,做数学题的能力比其他孩子要好得多,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是,陈雪梅虽然有很高的天赋,她也不因此洋洋得意,还是一直都能潜下心来认真学习。

陈雪梅还喜欢观察周边的事物,天上的鸟儿,水里的鱼儿,门前的参天大树,路边爬行的蚂蚁,世间万物在她眼里皆充满灵气,皆勾起了她的好奇心。这大概就是一个生物研究者的开端。

上了中学后,陈雪梅开始正式接触了生物这门学科,开始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生物知识引起她极大的兴趣,她常常跑进生物实验室去观察各种动植物的标本,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以外,她还会阅读各种有关生物学的书籍,研究生物学的理想也在陈雪梅心中生根发芽。

前途光明

1984年,陈雪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在选专业时,家人认为她应当选中文系、法学、金融学等这些好就业的专业,但陈雪梅有她自己的想法。她遵循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物学专业。这也表示她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在大学中,陈雪梅刻苦学习,跟随导师进行细致地研究,打下了生物学的良好基础。四年后,陈雪梅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顺利毕业了。但一直以来都是学霸的陈雪梅,却陷入了迷茫和困顿当中。

她想找一份和专业有关联的工作,可彼时国内的生物研究行业还未崛起,这个领域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陈雪梅找不到一块立足之地。如果继续深造,继续进行生物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环境又不容乐观。

摆在陈雪梅面前的好像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出国留学,但以陈雪梅的家庭环境来说,是无法支撑她出国留学的费用的。

天无绝人之路,此时,国家开展CUSBEA中美留学生计划,这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早的公派留学项目。陈雪梅大学四年的努力给了她应有的报答,因为她成绩优异,各项素质都很拔尖,于是得到了公派留学的资格,得以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系深造。

陈雪梅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她克服了在异国他乡一切的不适应,在美国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凭借着不断的努力和对生物学研究的一腔热枕,陈雪梅在1995年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的博士学位。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对于陈雪梅而言,博士远远不是终点。博士毕业后,陈雪梅又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步一步向科学的巅峰攀登。1999年,陈雪梅带着才九个月大的女儿,转到罗格斯大学担任助理教授。

她一边照顾尚且年幼的女儿,一边继续她的科学事业。虽然只是助教,但陈雪梅讲课时谈吐幽默,学识渊博,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会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给学生以指引。这个华人助教,让罗格斯大学的众多学者和专家都刮目相看。

陈雪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也是斐然的。她一直在从事植物发育器官研究,带领团队从植物体中分离出microRNAs,是最早做出这项研究成果的团队。

2002年,她发现此类基因在植物体中广泛存在,两年后,她在著名的杂志《科学》上发表了具有权威性的论文。此后,陈雪梅在植物microRNAs上的研究一直有突破性的进展,在其他方面的研究也都有突出贡献。

2005年,陈雪梅获得终身教授职位,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任教。任教期间,她主要负责指导博士以及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培养了多名人才。2013年,四十七岁的陈雪梅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为何还回国?就是为祖国做贡献

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对陈雪梅一个很大的肯定,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耀。陈雪梅已然是前途似锦了,为何后来的她还会选择回国发展?

有些人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就不肯回国了,陈雪梅则不同,她没有忘记自己当初是以公派生的身份来到美国留学,没有祖国,她就没办法在科学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一层一层地攀登科学的阶梯,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祖国是她梦开始的地方,所以她要回到这片土地。

陈雪梅的根在中国,对于祖国的眷恋一直存在于她的骨血当中,她心心念念的,就是为祖国做出贡献。

2014年,陈雪梅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到祖国,为其生物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雪梅在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担任讲座教授,以及湖南省实验室的博士生导师,还受聘成为深圳大学的特聘教授。

她一直活跃在科研事业的前线,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培养了众多的科研人才。

这个出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北大的美国院士,一生都在奋斗中发光发热。

1978年以后留学生激增的原因是什么1872~1978年百余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万。1978~2000年22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约为34万人。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日益增多,许多人都把出国留学当作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必要过程,中国留学人员数量急剧上升。2006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突破了百万大关。2000~2010年间有190多万中国人出国留学。1999年一年只送出2万多留学生,留学人员年均增长28.2%。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比上年增长19.32%左右,留学人数达33.97万人,达到历史上最大规模。
从1978年到2011年底,中国共送出了224.51万留学生,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占全球总数14%。在主要留学人员派出国家中,中国留学生数量高居榜首,2010年超越印度成为赴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留学走向大众化 工薪阶层自费出国比例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留学逐渐从精英教育演变成大众化教育,最典型的体现是自费留学的规模日益扩大和工薪阶层留学人数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中国一年只有几千人出国留学,而且大部分是公费留学生。进入21世纪后,国家公派留学人数只是小幅攀升,而自费出国留学的人数则大幅增长。
自2000-2011年,中国海外留学生总数为191.13万,自费留学人数占91.3%,达到174.57万人。自2001年开始,自费留学比例不曾低于89%,2009年自费留学生比例达到91.63%,2010年达到91.32%,2011年则达到92.67%。自费留学中的工薪家庭比例日益增加。
从出国留学普查数据来看,2009年下半年,前几年出国并且已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只占2%,而在2010年赴海外留学的学生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比例占到了34%左右。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人均收入在全球逐步提高,出国留学将越来越平民化,工薪家庭自费留学的比例还会增加。
七成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生具有高等教育家庭背景
在调查研究中,将大学毕业生家庭所处的教育背景划分为5类: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其中大学及研究生为高等教育背景。2011届选择留学的本科毕业生中,约六成(58%)学生的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大学,12%的学生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研究生,24%的学生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高中,而来自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家庭的人群比例最小,只有6%。
从2011届本科毕业留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数据来看,一半以上留学人员家庭背景是大学学历,七成的留学人员家庭背景是高等教育,94%的留学人员家庭背景是高中以上学历,由此可见,高学历的父母的眼光更具有前瞻性,能在文化教育方面给予子女更多的支持。
语言专业类本科生申请研究生留学比例高
在留学比例最高的前10种专业当中,语言类专业占了6种,其中法语专业的留学比例为7.8%,德语专业的留学比例为7.6%,俄语专业的留学比例为4.7%,对外汉语、日语、朝鲜语等专业的留学比例都超过2%。这类现象的原因是语言类本科毕业生,拥有语言优势,选择出国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语言交流性,另一方面可以依靠自己本科四年的语言学习,尽快融入留学目的国,进而学习其他专业,使自己成为综合性人才。
除了语言类专业,金融类、信息类、环境类、物理类的专业留学比例也比较高。金融工程留学比例为6.3%,金融学留学比例为2.2%,信息安全专业的留学比例为3.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留学比例为1.8%,环境工程及环境科学的留学比例都超过1.5%。国内就业比较热门的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专业留学比例相对小。

(下)清朝末年公派留学回国的94名幼童,他们命运如何?

140多年前, 120个平均年龄12岁的男孩 踏上了兴国救亡的赴美求学之路,他们乘坐火车,轮船几经周折来到大洋彼岸一个建立不足百年的陌生国度。

是谁提出让他们远赴异国他乡的?又为什么会选中他们?这些留美幼童经历了什么?后来又成就了什么?—— 纪录片《幼童》下 完结篇

公派120个幼童,只有94个返回(具体原因可以看之前上-中篇,点击头像,主页就能看),回来后的孩子都被李鸿章严加看管,70%被分配到了北洋。 提起“北洋”,人们自然会想起 “北洋水师”、“北洋政府”、“北洋军阀” (甚至中国第一所大学 “北洋大学堂 ”)等一系列与清末民初政治紧密相联的词汇,足见“北洋”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如此看来十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这些孩子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上起到了 举足轻重 的作用。

当时的中国政坛被分割成两股势力 洋务派和守旧派 ,李鸿章也面临很多强有力的敌人,这些人给皇帝的奏折中总是能通过一些“谬论”来弹劾开明派。也许现在我们听来觉得是歪曲事实,但是对于这个 上千年读着孔孟,考着八股的帝国 来说,这些理论总是一针见血,直抵当权派的心。

据孩子们回忆,他们认为李鸿章非常的优秀,就像美国的加斐尔总统,管理着大清国的各个重要部门,且有着非常独到的远见。

幼童赴美留学的十年,大清帝国在李鸿章的协调和组织下,洋务运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些启蒙的事业急需一批人才补给后方,而这些带着西方先进 科技 理论的孩子就像新鲜的血液注入到这个看似可以挽救帝国的项目中。

古老的大清帝国不甘就此退出 历史 的舞台,她在前进中摸索与彷徨,在得失中计较与争论,她试图创新与前进,却被固有的道德理念约束,她忠实的臣民用血肉之躯为她流血牺牲,终挡不住那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利炮洋舰。

1881年被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的16名留美幼童中,包括5名耶鲁大学学生,5名麻省理工学院学生,2名瑞萨莱尔理工学院学生,由于这些孩子天资聪颖且有一定的基础,一年就把五年学制的内容修完,顺利毕业。薛有福等5名学生被分配到福建水师旗舰杨武号任见习军官。

那个时候打仗大多都是水上,所以军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经过了5,6年的争论后,清政府终于同意从英国购买两艘巡洋舰, 超勇,杨威, 与此同时,两艘铁甲舰 定远,镇远 正在德国制造。

可 定远,镇远 还没有回来,中法战争开始了,中国11艘木制军舰对抗法国8艘铁甲军舰,由于地理优势,如果先发制人,很有可能取胜,可当时的清政府苟延残喘,只想和谈息事。

这场战事最终因法国先发制人,大清的军舰只能束手待打而告终。船上大多都是船政学堂刚毕业的学生和年轻的留美幼童,半个小时后,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4名留美幼童还没有来得及用自己在异国他乡苦读的知识报效祖国时,变葬身于此,还未结果的花便凋零,他们真的就如当时报纸说的毫无廉耻,报国之心吗?

他们是东方人棒球队的 邝咏钟,麻省理工学生杨兆楠,薛有福,黄季良,其中两位本应在那一年毕业。而那一年留在美国的谭耀勋耶鲁毕业后,按照他和容闳的约定,须为中国服务,本计划前往中国驻纽约使馆工作,却不幸染上肺病逝世,被安葬在了美国寄养家庭的墓地里,档案里甚至都不知道他的父母,亲人在哪里,他11岁来到美国后,就不曾回过故土。

而此时的大清帝国还没有意识到一场给华夏人民带来无比沉重灾难的危机,已经悄然发芽了。

日本,一个一直以来以学习他国,而后又超过他国为荣的民族,正在迅猛地发展,日益强大。在查找中国幼童档案的时候,发现了大量日本孩子在西方强国学习与就读的记录,其中还有女孩。

巡游西方强国让日本认识到, 国之强大,根本在教育 ,一个仿效欧洲的教育体制,开始由国家出资建成,短短十几年,日本不分男女,就学率达到95%。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成年后一批批走进军队,工厂,公司,政府, 他们就像瀑布上的水,源源不断地往下流淌着,给日本迅速的崛起带来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动力。

而此时清政府因为接连战败,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海防的建设中,1888年,中国 历史 上第一支拥有西方装备,西学人才的北洋海军正式成立。

同时也带动了矿业,铁路业的发展,洋务运动的进步离不开这些留美幼童,他们往往劳作在这些项目的最前沿。

这一片 虚幻向荣的景气 让大清帝国再一次沉沦,光绪帝的大婚,慈禧太后的重修颐和园,让海防的建设因缺少资金而暂停,可此时中国从德国回来的 两艘铁甲舰 定远,镇远却 让日本人感到危机重重,他们开始公债,减薪等举措大力发展海防事业。

1891年后,中国海防停止了发展,曾经被外媒称为世界前十的海军就像一个孤傲的英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看不到他人的进步, 也更像一个美丽的贵重瓷器,稍微用力,就支离破碎。

1894年,广东水师的广甲舰奉命北上,舰长是留美幼童吴敬荣(左)曾就读于瑞萨莱尔理工学院,大幅是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宋文翙(右)。如此精良的装备,顶尖的人才, 他们北上做什么? 原来是给皇上和太后运送荔枝等贡品,这个舰船成了 杜牧口中 “一骑红尘”的骏马。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两个古老的亚洲国家为了自强,纷纷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战役中的指挥官一共有十几位都曾留学海外(中日一共),谁学的更透彻,谁又只是皮毛,战争的输赢告诉了我们答案。

通过后来的影视作品,我们能看到这场战役的残酷和悲壮,邓世昌, 陈金奎(幼童) ,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 黄祖莲(幼童) , 沈寿昌(幼童) 等诸多留学海外的有志之士,在战役中为国阵亡。

中日《马关条约》让这个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开始走向灭亡,也为后世中国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日子埋下了种子。

而李鸿章在签署了更为苛刻的《辛丑条约》后吐血而死,这位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依然没有能力把自己效忠一辈子的帝国给护住,也结束了他充满传奇,充满争议的一生。

曾经让李鸿章满怀希望的部分留美幼童也同这个腐朽不堪的帝国陪葬了,而另外一部分呢?他们是否可以如当时的初心,拯救这个濒临灭国的民族?

中日甲午战争后,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还在做最后的苦苦挣扎,他们开始自发地进行变法,于是这批象征新技术的留美幼童再次被清政府推向了政治的浪口。

李鸿章在病榻上嘱咐:“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力保袁世凯为他的后任。

袁世凯上任后,启用了他身边的一批留美幼童,开始大展他的天津新政宏图,权倾一时的袁世凯,终于让这些曾经在异国他乡寒窗苦读,只为救国救民的幼童登上了中国政坛的核心,而此时的他们也早已过了而立之年。

废除科举,成立大学学堂,出国留学之事再次兴起,并成为一股浪潮开始慢慢被世人接受,当时只要家境殷实的,都会考虑让孩子出国教育。

这群知晓国外,而又对国忠心的外交大臣们让世人看到了 大清帝国最美的夕阳 ,随后国内政变,辛亥革命,袁世凯再次得势,五四运动。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群推动中国 历史 不停向前迈进的留美幼童也已是花甲之年,渐渐地退出了 历史 的舞台,得与失他们也不在计较,那段留学的时光恍如隔世,也不在被世人提起。

一个动荡的年代,总会成就一批人,也会牺牲一批人,才能成就不凡的传奇,每个出生在那个时候的人,都是 历史 的印记,不可磨灭。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纪录片《幼童》

为什么50,60,70年代国家派出留学的人都那么厉害我觉得首先环境的原因,因为当时中国科技方面并无太多的创新,新技术研究比不上国外,所以这时期出去的大多掘到了第一桶金,现在国内科研相比较那会提高不少,科技革新的任务越来越重,压力也越大,所以说进入了一个滞涨期,大家当然觉得现在的科研人员比不得那会,还有,当时科研人员较少,所谓僧少粥多,成果分配较现在多,显得当代人特比不上过去的。

从海外留学归国的名人

1、华罗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

2、李四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

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1920年回国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

3、邓稼先: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国要给他很好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长期在美国工作。但是,邓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禄而动摇他回祖国工作的决心。

1950年,他胸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为“两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4、周培源:中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在1945年受邀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海军部成立了海军军工试验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该站工作,待遇甚优。

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带着妻儿离开美国回到了自己祖国的怀抱。

5、钱三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1937年赴法国留学研究原子理论,被小居里夫妇认为他是最优秀的科研人员。

1948年,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们都再三劝说、挽留。

有史料记载的中国第一位出国留学的人是谁?在中国历来 真正以留学的名义出国的是容闳 下面是他的资料
2004年8月3日,美国耶鲁大学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发布会,纪念中国首位留美学生容闳自该校毕业150周年。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出席了发布会。1847年,19岁的广东青年容闳赴美求学,并于3年后考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留美学生。回国以后,容闳前后组织了4批共120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了中国官费留学的先河。在这些留美幼童中,涌现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中国第一位大学校长蔡绍基等历史名人。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
在发布会上说,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出国留学的开拓者,也是官派留学的首倡者。早期的中国留学生满怀报国之志,刻苦学习,他们的坎坷经历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2]2000年的5月5日,容闳的肖像进入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名人堂。我记得2003年耶鲁大学校长访华期间,我曾见到了他本人,他非常自豪地提到了耶鲁毕业了许多的优秀学生,诞生了5位总统,包括克林顿、老布什、小布什等,出了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事实上,容闳是中国真正融入西方现代文明,并以不带偏见的眼光观察那个世界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纪念他的创举,却似乎忘记了他在那个时代的寂寞与悲凉。容闳在促进东西方交流的历程中尝尽坎坷,而被他送出国外留学的幼童,绝大多数在没有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就因为大清帝国顽固派对现代文明的无知与抵制,而提前被强令回国。这一段历史,也许才是最值得我们铭记并且反思的。
1855年,26岁的容闳怀着报效朝廷的愿望,回到祖国。面对祖国的落后和异邦的强盛,容闳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青年“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与中国”。
当时清政府在惨遭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割地赔款之后,又遭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严重打击,正面临覆灭的危险。当时,容闳这位只有美国学位,而无清廷功名的留学生报国无门、只能望国兴叹!
1853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被镇压之后,清政府的统治趋于稳定。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在经历了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惨痛打击之后,开始注意启用一些开明之士,并积极寻求富国强兵之道。此时,受过多年美国教育、怀有教育报国思想的容闳,努力通过各种关系说服朝廷派遣留学生。
1868年,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浦安臣条约》。其中有“中国入美国的大小官学,可享受最惠国人民待遇“的条款。这种在教育交流方面的最惠国待遇,为容闳向美派遣留学生计划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1870年,天津发生了焚烧法国教堂并杀害领事的“天津教案”。容闳经人推荐被任命为经办此案的李鸿章、曾国藩的翻译,这终于使得他有机会向曾、李二人提出选派幼童留学的大胆计划。
谢谢!

我国的名人里面有哪些有留学经历?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鲁迅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 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冰心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不约而同到康耐尔大学补习法语,美丽的校园,幽静的环境,他们相爱了。
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冰心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创作不辍, 作品尽情地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同时还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纯情、隽永的笔致也透露着微讽。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优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归――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等。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