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 在国外留学的人是不是特别多?


民国时期 在国外留学的人是不是特别多?是的。在民国期间去国外留学的人是非常多的。因为当时我们的国家称之国家落后,民族之重任落于青年人的担当上。所以很多有志青年就出发前往国外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带回国内,强壮己国。所以当时由于他们这种思想就导致要出国的人特别多。
民国时期 在国外留学的人是不是特别多?

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为何大多数人都回国发展?

根据民国时期的记载统计,当时中国的学生还是很多选择出国发展,大约有10万留学生外出留洋,但是最终大部分的人都选择回到国家,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差距?绝大部分的留学生完全放弃国外的条件,直接选择回国发展,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根本就不如现在的繁荣昌盛,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常的现象,难道真的是赤子之心吗?其实最主要的是因为下面的原因。

民国时期 在国外留学的人是不是特别多?

政府的邀请

民国时期 在国外留学的人是不是特别多?

早在民国之前,当时的清政府虽然已经没落,但是仍然想找机会崛起,同时也知道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所以很早就已经对于留学生展开大门,并且也下诏留学生可以回国考试。之后再按照考试结果,也同样可以授予相应的出身。

当时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减轻革命的力量,但是对于这些从小就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无疑就是进入到政界最快的一种方式。譬如说,在袁世凯时期当时报名的留学生有250名,最终有6成以上全部都被录取,有些进入中央各部担任官职,有些进入中央部门学习,在等待一两年之后基本上都能够担任重要的职务。

回国可以成教授

这些回国的人学历非常的高,学到的知识也是比较先进,所以相比国内当时落后的情况,回国之后基本上都能够成为学校的教授。当时的社会情形非常的紧迫,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更是稀缺,其实本身就如此。

比如说当年胡适也曾经在美国读书,但是在还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的情况下,北大早就已经向他发出邀请,要知道当时的胡适才只有20岁出头,如此的待遇,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拒绝。

除了他之外,也有很多人有过相似的经历,比如顾维钧也曾经有过相似的经历,当时在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情况下,袁世凯就已经抛出橄榄枝,邀请他成为自己的总统秘书,相信任何一种人在面对眼前的机遇时,都不可能会无动于衷吧。

待遇水准有差别

其实在清朝末年时候,大部分的人对于自身的文化早就已经丧失信心,也认为只有西方强大的军事,才能够真正让国家进入繁荣富强的阶段,那么到底谁能够承担此重任,肯定也就是留学生,当时就是寄希望于留学生学得先进知识,从而能够发明出一样先进的武器。

但是当时本身就有这样的一种现状,西洋留学的根本就看不上东洋留学的,东洋留学的也在心中鄙视本土上学,所以在薪酬上就有着明显的一种对比,渡过一层金的这些留学生,可拿到的薪酬直接超过本土学生的三倍,比如说英国留学归来之后最起码可以拿到200块左右的月薪,但是本土的大学生却只有60块,如此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自然也会吸引很多留学生回到国内。

民国时期出国很容易吗

比较容易。

第一次为民国初年。民国建立之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仍沿清季之制,全国设23省,省下实行省、府(州)、县(州、厅)三级管理体制。1913年1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地方各级行政官厅组织令》,废除旧有地方制度,改设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

全国共分22个省。各省之外。另设5个特别行政区,除在京城设京兆特别行政区外,以山西省长城以北原来归化等12直隶厅旧地,以及内蒙古河套内外的伊克昭、乌兰察布二盟诸』生旗牧地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

以直隶的原承德、朝阳二府和赤峰直隶州旧地,以及内蒙古昭乌达、卓索图二盟牧地设热河特别行政区;以川边、滇边毗邻西藏等处划为川边特别行政区;以直隶口北道的独石、张北、多伦诸地和绥远的丰镇、兴和、凉城、陶林4县,以及内蒙锡林郭勒盟察哈尔八旗牧地设察哈尔特别行政区。

另有外蒙古、西藏两个地方及宁夏、青海两个地区,共32个一级行政区划。省和特别行政区下设道,道下设县。对蒙古和西藏地方基本沿用清代旧制。蒙古地区漠南采用盟、旗制,漠北采用部(盟)、旗制,西藏采用宗、豁制。

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为什么大多人都回国发展?

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们都回国发展。民国时期刚刚推翻2000年的封建帝制。西方的民主新思潮,俄国10月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起着影响的作用,中国也不例外。在这2000年的封建思想的统治之下,因为自闭政策,因为愚昧,使得国民非常的落后愚昧,国力非常的柔弱。所以华人在世界国际地位都是非常低下的。

很多有识之士有志之士看到国人的这种境地,开始思考学习接受更先进的东西,于是大批的仁人志士出国留学取经。于是他们刻苦努力奋斗拼搏在各行各业,军事,工业,农业轻工业等等的领域。带着一腔救国的热血,怀揣着梦想,怀揣着冲天之志。参与祖国的建设。就是那个时候,中华民族渐渐醒来,东方睡狮渐渐醒来。就因为有他们,才有了后来的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就是因为他们国人才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让新的思想新的主张得以发展。

因为2000年的封建统治使得中国走向了衰败。成为世界列强的肥肉,任意践踏,任意欺凌,任意掠夺。在受欺凌的过程中,国人也看到外国人的强大。所以很多人开始出国留学,探求救国的道路。这就有了优秀的中华儿女,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排除万难,历经千辛万苦漂洋过海,忍辱负重也要把真本事学到手。优秀的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铸就了勇敢的灵魂,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一代一代的努力。民国时期十万学子留学海外,他们也不例外,前赴后继,就是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们都回国发展。

优秀的中华儿女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在留学的日日夜夜里,他们勤工俭学,忍饥挨饿,也在所不惜都在拼搏奋斗,就是为了强大自己的祖国。这就是为什么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并且回国发展真正原因和动力。

想问几件关于民国时期留学生的问题?1.出生寒门很难有机会出国留学,至少温饱以上才有机会,至于一些公费出国的名额,也是被别人早早的瓜分了。但是因为日本生活费便宜,大概只需要日本的一半,坐船就可以到达。2.去的大学五花八门,因为大部分都是去混个头衔,镀金。好一点的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能学到点东西,也给中国培养了一些人才。比较好的就是早稻田,明治。一般2-3年。3.这个要分。公费出国的一般回来都会根据你的专业/关系来决定职位,大概和现在的科长水平差不多。(主要还是靠关系,中国历来是人情社会)自费的也要分。一般来说留学欧美的都是学了东西的,回来可能更多的是搞科研,去高校。去日本的混子比较多,很多当时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就一起干革命了。自己谋求职位看水平了。可以参考一本书,中国留学史
祝你好运望采纳,如有疑惑欢迎追问。

民国期间,学生留洋要花费多少?

随着社会开放和对教育重视,近年来国人赴海外留学规模快速扩大。然留学费用支出庞大,就是对城市较富裕家庭来说,也不是个轻松负担。于是就想回首看看,早年国人留学海外时费用是个什么状况?这倒是一个紧贴人们实际生活而蛮有意思的话题。

早先国人去国外学习是极个别的。咱中国的文化科技曾傲视群雄,从来都是他人来访学习。像唐三藏那样西出“取经”(且是公费官派)就绝对稀有的。只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抵御列强遭受了一系列失败后,爱国志士为寻强国之策才纷纷走出国门求学。当年留学方向和方式,与今天倒是差不多:留学欧美和日本等国;公派、自费及勤工俭学不等。

那时的留学可没啥“经济担保”麻烦,“签证”也没难度(当时中国人去日本甚至不需签证!)。只要有准备就可出发。“准备”则水平高低不等,有人是勤工俭学,没几个钱也上路,准备的就是“一颗红心”;也有像钱钟书小说《围城》里方鸿渐,筹钱“二万元的款子,折合外汇一千三百镑”,这已是充分的物质准备了。

只是方鸿渐在海外“四年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因其“兴趣广泛,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第四年春时只有剩四百英镑,回国时便花四十美元,搞个“克莱登大学”博士假文凭。这听起来笑话,但生活中不乏实例,如知名学者陈寅恪,就是当年在欧美20多所大学里听过课,却没获一张文凭。但他回国后,就被当年赫赫大名的清华招其当导师,没像方先生那样倒霉落魄。

方鸿渐当年花“二万”留洋不是个小数。上世纪30年代的一元银洋买力约是今天人民币八十元左右。这里的两万大洋可当今天的一百六十万元人民币左右。

如果说上述数字取小说中来,真实性遭受嫌疑。下面不妨查相关史料来看。据权威《剑桥中国史》称:“庚子赔款使得中国政府一蹶不振的过高赔款”,“从如何角度看,这个数目都可以被视为帝国主义掠夺顶峰的可耻标志”。

于是在1908年,美国国会对中国“减免赔偿”,其“赔偿”中超出美国“实际损失的那一部分”,用以“在美国教育中国人的费用支出”,其总数是11961121.76美元。就此1909-29年间,共有1268人以此奖学金赴美留学。这里的11961121.76美元平均在1268人身上就是9433.06美元。(注意:这帐目计算已精确到小数后两位,应该是比较严肃的。)

现在问题是当年9433美元值多少?这里我们用今昔黄金与美元价格作参照。1909-29年间,每盎司黄金约20美元。今天(2015年)黄金对美元汇率是每盎司为1100美元上下。

这样,可有较充分根据说当年“庚款留美”每人开销约471.65盎司黄金,大约相当今天的518815美元。当然,这样的计算方法,肯定不科学,因为当年的社会积累的财富远没有今天这样富足。但从中可见,“庚款留美”在当时绝对是个教育“高消费”。比方鸿渐的自费留学欧洲贵得多。而“庚款”是美国人单方出价操作,“昂贵”在所难免。

图片说明:这是一张早年考取“庚款留美”的中国留学生旧照。

说“庚款留美”贵,不是主观臆断没有根据的。如以留德和留日作比较。1906年,蔡元培以进士之身为北京瀚林院“公派”去德留学(有点“访问学者”的意思)。中国驻德公使给其资费是每月42银元支付教育消费。后蔡元培自己赚稿费“半工半读”,则另有论。1919年梁启超在对柏林考察后对朋友称:“觉得学费之廉出人意料”“每个学生如有个30或40元,就尽可从容度日”,因而建议“动员国内大公司每年出资本五千或两万元,可派学生十或二十人····”

图片说明 这张照片是1912年时,蔡元培先生和家人在德国的合影。

而留日比留德还便宜些。如1902年,鲁迅先生作为官费生去日留学。其每月“官费”是36银元。据当年留日学生回忆是足以对付学费、租房等生活开销。这从一侧面反映了当年中日国民生产率水平差距不大。当年36元银元,也就国内大城市中等职员月薪。

由于留日费用低廉,中国留日学生较多。于是日本也像今天开“语言学校”一样,开出许多赚中国学生钱的学校。而当年国人不屑对学日本文化和语言,因文化是日本从中国学的;也没如今假“学”打苦工争辛苦钱那份势利。大家多学科技和军事。

于是日本就开出“振武”之类的预备学校,学军得先入此类学校,从中选优随日军训练,再选优进士官生学校,即正式军校学习。据说,蒋介石就是入个“振武”学堂,却后来能把持黄埔军校和中央陆军大学校长之职,实在让“唯学历”者很不服气。

总之,当年留学日本德国可谓是“经济型”选择,一个人四年的费用大约是七千元左右;旅欧的方鸿渐是“豪华版”(方先生回国乘坐海轮二等舱,同行的中国人大多是三等仓铺位也可见一斑),可抵“经济型”的三四个人的开支;而“庚款留美”则是美制作的“超豪华”教育消费。

本短文所说话题内容较多而太多复杂,受篇幅所限而不能尽言····

在民国时期的留洋学子有哪些人物?以这四位为主要代表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下面是详解
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国民党通知退出大陆,这三十多年间,中国在内忧外患之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留学教育的发展也随之跌宕起伏。中华民国刚建立,留学生便成了社会的宠儿。宋教仁当时直言不讳地主张:“初组政府,须全用革命党,不用旧官僚。”①其所说的革命党大多数是留日学生,可见当时留学生已经在中国政治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以示简明,本人以年代为划分,将民国时期的留学运动划分为20世纪10—20年代与20世纪30—40年代两大部分,着眼于各时期的留学热潮,其中详细在下文将做交代。
20世纪10—20年代,民国初建,留学运动在地域分布上,这一时期留日、留美、留欧齐头并进。相对于晚清时的留学生,这一时期的留学生在留学专业上有较大拓展,不仅仅是集中于学习西方器物科学一类,在其他艺术文学类也有较深的涉及,在知识结构上,这一代留学生真正学贯中西,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亲身感受了西方文化代表的一些欧美国家及近代化快速发展的日本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气息。他们担当了中国近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出路的思考,对于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的探索,起了奠基的作用。其中又以勤工俭学留学法国和中共第一次合作留学苏联的两次留学高潮为代表。
1912年2月,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之前试验过节俭生活后发起组织了留学俭学会。为了落实留法俭学会的工作,由李石曾等人发起并在北京成立了留法预备学校。由于当时法国的一些工厂需要廉价的华工,齐如山等人以此为契机,招收一批华工,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学习文化,这一制度为家境贫寒而又想外出求学的青年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留法勤工俭学会的成立使勤工俭学从理论转为实际行动,并逐渐发展壮大,为赴法留学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916年,在法国渴望拥有大量华工的前提下,中法双方协定成立了华法教育会,翌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回北京成立了北京华法教育会,1918年后全国各地开办分会,积极招收学生作勤工赴法的准备。当留法勤工俭学酝酿和发展时,中国国内星期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推波助澜之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下,留法热走向了高潮。这股热潮出现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在国内,广大进步青年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无书可读”的现象,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大力倡导科学民主,引入富含各种主义的社会思潮,如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之类,并且激烈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竭力全盘引进西方文化,加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人们看到了“庶民的胜利”,看到了“劳工”的力量,群情激荡,有此兴起了一股强大的“工读主义”思潮,“工读主义”思潮的出线奠定了留法勤工俭学走向高潮的思想基础。加之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受到北洋政府的严格控制,直接“取经”俄国是不大可能的,于是许多俄国革命家呆过的并离俄国较近的已有勤工俭学之风的法国成为了万里风云聚集之地。

历史,为什么民国时期很多人能在在日本留学主要是因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先后击败满清政府、俄国、德国山东的军事力量等,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风险,并跻身世界列强行列,成为当时亚洲的强国。日本和中国的传统有些相似,都是亚洲传统的封建国家,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可以变成强国,所以很多中国人都认为中国只要和日本一样进行维新改革一样可以成为强国。当时又有公费留学生名额,所以很多人选择去日本去留学,学习日本改革经验,希望回国后能够帮助国家。
另一层原因是由于日本距离中国近,不像欧美其他国家需要远渡重洋。而且东京的物价比上海的便宜,很多去不了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就选择去日本了。

民国出去留学都选择哲学 哲学简单吗民国出去留学少数人选择哲学。哲学(英语: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按照词源有「爱与智慧」的意思。在学术界里,对于哲学一词并无普遍接受的定义,也预见不到有达成一致定义的可能。单就西方学术史来说,哲学是对一些问题的研究,涉及等概念。哲学是有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哲学是定性、定逻辑地认识宇宙整体变化规律的学问。而科学则是在哲学对宇宙的定性、定逻辑的基础上分科认识宇宙中的各部分即万事万物的定量变化规律的学问。广义的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具体定性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在东方,古代是没有哲学概念的,哲学一词是近代从西方引入的概念。在使用中常常与处世学问、宗教信仰、统治术、权谋术、易经算命等等概念相混淆。

晚清民国留学的经验对今天中国人出国留学有哪些经验出国留学挺有难度,首先第一个费用问题,如今留学国外费用一年一般在10万-30万,不同国家及大学消费不同,第二个留学前需要考取相应的英语水平凭证如雅思、托福等等。
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从几个星期到几年)。这些人被称为“留学生”。在中国大陆,学生把前往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学习也称为留学,这是由于这些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制度。另外,美国等国家组织的一类海外短期的交换学生计划,其英文名字“Study abroad”直译也为留学,请参见海外研修(中国大陆称为海外交流)。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