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学德国的诸多利益点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免学费。绝大部分的德国公立大学免学费,教育质量却不含糊,对学生的淘汰率很高,能顺利高分毕业的都是货真价实的优等生。这也是很多追求留学性价比的人最为看重的一点。

所以即便有的留学生家境富裕,他们的家庭完全付得起英美留学的费用,这些学生却在多方比较之后选择了德国。

当然,真正到德国上学以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花销似乎也不比英美留学的同学们低多少,根本不像网传的一年八九万人民币就应付自如了。曾有网友自曝,到德国留学的第一年花了30万,引起争议。

这种现象其实很好理解。留学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不一样,花钱多少自然是各有不同。
根据德国大使馆规定的限制提款帐户,留学生每个月可以支取生活费853欧元,这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生活水准,大部分人的消费支出远超于此。
影响德国留学消费的几个要素:
有些高校收学费与其他联邦州不同,巴登符腾堡州的大学还是要收学费的,每学年3000欧元。这些学校包括9所在德国和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的学府,分别是:海德堡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曼海姆大学、弗莱堡大学、斯图加特大学、霍恩海姆大学、蒂宾根大学、乌尔姆大学。
据悉每年在巴登符腾堡州高校就读的中国学生约有5、6千人,约占在德中国留学生总数的1/6。
说实话每年3000欧元的学费并不算多,如果自己心仪的学校恰好位于巴符州,为了文凭的价值含量,这些金钱上的付出是值得的。
房租是大头房租在大学生每月生活花销中所占的比例最高。
德国尽管面积不大,各地租金水平相差却很显著。根据城市不同,大学生每月用于房租的支出从200欧元到500欧元不等。
在汉堡、慕尼黑、科隆及法兰克福(美茵河畔)等一些大城市,房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慕尼黑,常居高房租榜首。
对留学生来说,最实惠的方式是选择住在学校提供的学生宿舍或者合租房内。但德国高校里的宿舍供应量少,等待时间很长,要及早申请,并看自己的运气如何。
自主消费标准不一
由于大部分学校免学费,注册费或学杂费也不多(一般为每学期100-300欧),一些学生觉得自己省下了学费钱,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其他方面的消费水准,比如餐饮、购物等。
以饮食为例,自己做饭比较省费用,一天10欧绝对可以吃饱喝好有营养,但比较耗时间。如果外出就餐,一顿饭的个人支出可能就得15、20欧以上。
其他诸如理发、打车等在国内稀松平常的事情也非常贵。有学生亲历,简单的剪发要20-40欧,出租10公里要20欧。对于爱书族来说,书店里的出版物价格高昂,一本书动辄几十欧,很多人要么坐镇图书馆,要么淘二手书。
有的学生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觉得这些小钱无所谓,但日积月累就很可观了。
另外,留学是好几年的事情,费用支出与时间长度呈正相关。同样是本硕留学,有的人5年完成,也有人由于挂科、学习吃力、论文延迟等原因要在德国待6、7年。
旅游也是不小的开支
旅游是留德学生的一大福利,也是一种主流的爱好。德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从这里出发去往各地都很方便。有的人认为,留德期间如果不充分利用旅游机会,简直是对美好青春的一种浪费。
旅游的费用主要与旅游目的国、旅游项目、时间长短和旅游时机有关。一般来说东欧比较便宜,如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物美价廉;南欧分季节,非假期的淡季价格会低一些,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的消费水平差不多,但瑞士很贵;而北欧不管什么时候价格都很高,特别是冬天,如丹麦、瑞典、芬兰、挪威、冰岛。英国旅游比较独特,留学生需要单独办理签证。英国物价一向高企,就不用多说了。
曾经有网友亲测,在德留学党如果穷游周边国家一周,一个人的基础花费可能在500-1300欧之间浮动。如果想提高自己的装备水平、对购物感兴趣或者喜欢那些小资、轻奢的享受,支出的差异就会很大。
总之,留学花费因人而异,丰俭由己。能让这些钱花得值得,学有所成,学有所得,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