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从一个资源贫瘠的欧洲小国,一跃成为在国际贸易赛场上屡获“金牌”、“银牌”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可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作为国土面积狭小但休闲农业仍然发达的国家,它的成功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建设项目、创造最大的价值?
荷兰农业的显著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即通过资金密集的先进技术实现高效益,比如荷兰作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小最小的国家之一,耕地面积仅有105.4万公顷,它的园艺业所占耕地比重更是仅为5.7%,分为露地园艺和温室园艺,但其产值占到农牧业总产值的39.5%。
2014年以来,农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休闲农庄,我国有我国的特殊的国情,对于农业的发展,不能够完全照抄不可取,但是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那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慢慢道来:
专注优势领域,打造精品产业
被誉为“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的荷兰,将花卉业完全地变成了一个经济支柱——花卉育种、育苗、生产、交易和流通,完整的产业链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
就自然条件来说,荷兰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但一直以来,荷兰对外都是打出“花卉招牌”,同时采取了精品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其他国家的游客在听到“郁金香”,会想到荷兰,听到“花卉展”,也会想到荷兰。如此一来,每年无数游客涌入荷兰参观花展、花商也将荷兰花卉奉为经典,创造的就是几十亿美元的效益。
因此,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一定要抓住农庄发展的主线,对面积小的项目尤为如此。倘若种植、养殖、渔业一样都不想落下,除非有着十分强大的经济支撑,否则很难做出彩,变成“啥啥都会、啥啥不精”的类型,难做宣传。国内比较典型的案例有海南三亚亚龙湾玫瑰谷,作为主打玫瑰产业的庄园,玫瑰这种广为人知的元素俨然已经成了它的名片与代名词。
发展订单农业,规避市场风险
订单农业也叫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包括经纪人和运销户;另一方为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订单中规定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订单农业使农产品在生产之前就已经明确了销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价格波动和市场供求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荷兰的花卉蔬菜通常在温室中生产,价值大、成本高,受市场风险的影响更明显。因此,荷兰农场大都采取订单生产。
荷兰育苗企业P.VAN GEEST,大规模的温室被分成了若干区,每个区都在为不同的订单进行生产。所产种苗的品种、大小、特性等都由订单决定,订单的买方会定期前来检查订单的执行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只需承担生产风险,按照订单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其经济效益因而更加稳定。
就国内的庄园来讲,不能仅仅依靠观光的门票收入,园内的作物也是一大经济收入。若销量只是靠游客、园内餐饮带动,其产生的价值并不可观。很多的文章里面也提到过这样的观点,小编也主建议农庄项目需要逐步发展,先从农产品做起,再完善各类服务项目。这样一来,有了成熟的农业产业链,项目开发也就有了自然基础,否则游客去体验的农家乐只能是过于粗犷的“野生”景观,采摘、特色菜这类也无法做出很好的效果。
依托家庭农场,推动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是荷兰农业的主体和有活力的细胞,而荷兰农业的宏观竞争力来源于微观层面农场的活力。为了保有地区竞争力,很多同一区域的小农场选择“抱团模式”,不少庄园农场还加入合作社。根据2010年的统计,在糖与淀粉土豆领域,合作社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0%,而在花卉、奶制品与蔬菜水果领域,合作社的市场占有率也分别高达95%、86%与95%。
其实合作社不仅仅是中国乡镇所有的模式。优胜劣汰是市场准则,抱团则能加大获胜几率。拿乡镇的农家乐来说,同一村中多户的完全可以合作,甲户提供垂钓,乙户提供采摘,甲乙的食材送至丙家经营农家菜,整体规模也得到了发展,最终收获的将会是1+1+1>3。
发展设施农业,突破资源瓶颈
荷兰光照不足、土地资源稀缺,对农业生产形成严重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荷兰人投入大量资金,依靠世界领先的玻璃温室技术,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系统。
在国内,不少庄园主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在建筑、项目设计上,在农业科技方面却容易忽略投资。在我看来,这件事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对作物生产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节省人工、不再受季节限制、增加产量,同时也能保证庄园的干净整洁程度,更可以挖掘成为一个营销点,比如现在就有不少庄园推出“温室餐厅”,提升农庄的整体档次,注入现代感。
另一方面,则有可能削弱农庄的淳朴味道,最自然的作物生长状态,或许更受一些孩子的喜爱和崇尚回归田园生活的人群的追捧。因此,这就要求农庄的建设者找准庄园的定位,进行适当配置,统一庄园的风格。
好了,这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对于荷兰农业的发展模式,国内农业应该怎样回应?全部内容,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小编精心收集的内容后,能解决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