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六年级小学生有一项特殊的学习任务:用一天时间体验如何运营自己的“城市”。这看起来像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但芬兰教育界很重视这个“游戏”。每年有4.5万名小学生参加这个活动,费用由政府和参与活动的机构企业包办;而对学生们来说,这大概是最令人期待的“课程”了。
这是一个占地约558平方米的“迷你城市”:市政厅、银行、律师事务所、超市、消防局……一应俱全,各占一个隔间。约80名六年级小学生紧张地站立等待着,有的指指点点,有的低声交头接耳,对这个不同寻常的学习环境进行自我调整。
对孩子们来说,一个小时后即将开始的活动好像一场大型而严肃的“过家家”:每名学生被分配一个职业身份,可能是记者、售货员或看门人;在对应职业的“隔间”里,每人要认真演绎自己的职业角色,直到最后一班于下午1时25分结束。
孩子们对这天的“游戏”期待已久,提前几个星期就开始在教室里准备:学习企业运营知识、熟悉普通工薪阶层上班生活、了解如何行使公民权利监督甚至管理政府、熟悉一座城市经济体系如何运转……
活动正式开始前一个小时里,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还在用平板电脑熟悉工作流程,就怕一会儿出错。如果有问题,他们可以咨询身边受过相关职业培训的大人。作为他们的老师,此时显得轻松多了。活动组织方鼓励他们坐在后排,以放松的心情观看孩子们活动。有些教师甚至选择溜出去,到“迷你城市”的小咖啡厅点上咖啡,轻松片刻。
10时45分,“迷你城市”启动运行。有些孩子以轻松休闲的方式开始第一项任务:拿上“银行卡”上街“买买买”:可能是蔬果、一杯咖啡或上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咨询。大部分学生则进入“工作”状态:公司老板要通过数字银行系统给员工“发工资”;与城市能源企业和垃圾处理公司签订合同;向“顾客”提供商品服务等。
去年在赫尔辛基一所小学教六年级的莫娜·帕拉宁说,她向学生们宣布将参加这个活动前,多数孩子早就听说过这个活动,确定参加后更是十分雀跃。帕拉宁破天荒头一次不用敦促学生们做作业。
帕拉宁印象中,最兴奋的时刻是活动开始前“招聘面试”环节:她对前来“应聘”的学生提问,确保对方清楚第二天在“迷你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为这份“工作”做好准备。老师“面试”时一脸严肃,学生们事后纷纷表示有点被“吓到”。
家长们也很重视这次活动。“面试”当晚,一名女生家长特地发邮件向帕拉宁提出请求:孩子因病无法到校,但特别想应聘“市长”职位,不知老师能否通过电话“面试”?
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芬兰小学生严肃认真玩“过家家”学经济学》文章不知道大家满不满意,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留学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学校百科网艺术留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