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总结中国学生留学的模式变迁入手,采用一种全新的社会学视角进行解析,力图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一种不同的留学选择思路。
2019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数为290万人,比上年增加21.8%,是近十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同时,中国内地大学的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并未大幅增加,因此2019年度的考研竞争空前激烈,这也意味着,一些没能进入理想的学校(项目)读研的同学(以及原本就有打算读研究生的),可能会将目光投向海外大学,作为研究生的一种选择。
除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传统大国外,亚洲一些国家地区的大学,也是中国学生读研的普遍选择,比如香港。
据悉,每年有超过一万名内地学生在香港的八所大学就读。
香港大学的特色是什么?
要不要去港校读研究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些都是别人常问我的问题。
这类问题在网上已经可以找到不少文章和观点,见仁见智。
但是,本文将从总结中国学生留学的模式变迁入手,采用新的社会学视角进行解析,力求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一种不同的留学选择思路。
首先,选择留学国(地区)和学校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决定,涉及到很多个人具体因素,如家庭背景、经济实力、个人本科专业和学校、语言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未来发展计划等等。
很难给出“如果背景A,一定适合出国留学”这一决策原则,因此本文的观点应被理解为留学决策的参考思路。
第二,本文所说的研读,主要是指在海外大学修读硕士(而不是高度专门化的博士)课程,也主要是指在1-2年内能读完的专业硕士(非研究型硕士)课程。
第三,鉴于香港近几个月来的动荡不安,谈到香港的读研,部分家长和学生难免会有学习以外的顾虑,但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即对于是否选择读研其他方面的考虑,读者可参考其他文章或资料。
全人发展留学模式下,如何看待香港留学(读研)?
现在这个时候,看看中国学生是否应该到香港留学,我觉得问题不在于过去半年香港的动荡不安,因为一个留学国/地区的政经状况,难免会有变动(比如英国退欧),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进入中高收入国家,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将进入全人发展的留学模式:他们不仅关注留学课程本身的价值和收益,而且不会忽视留学生活的经验和经验,两者都能得到适当的满足,才是这一群新生人类的留学目的地。
第一,从几个具体方面,考察香港的读研课程或学术价值。
首先,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立的区内行政机构、财政、司法、教育、移民等社会系统;在香港读书和在内地大学读书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且需要办理特殊的学生签证,与在其他国家学习大致相似。
其次,香港的高等教育体系,一般认为更像英式的,1911年,香港第一所大学——香港大学成立,主持开课仪式的是当时的港督英国人卢吉;1963年,香港第二所大学——中文大学成立,90年代,香港高等教育体系取得重大突破,几所新大学相继成立或升格:如香港科技大学(1991年)、香港城市大学(1994年)、香港理工大学(1994年)、香港浸会大学(1994年)、岭南大学(1999年)、香港教育大学(1999年)和2016年升格的香港教育大学(1999年),它们一起通常被称为香港八大大学,也是中国学生在香港读书的主要选择。
然而,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原本具有浓厚英式色彩的香港大学,在过去十年中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吸取了美式高等教育的一些优点,例如,从2012年开始,香港大学由3年学制改为4年学制,各大学也开始推出新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课程,以供新生选择。
第三,香港大学的学术实力得到国际认可: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内地11所大学进入前100名,而香港八所大学中,有5所进入百强,这表明香港大学的整体学术水平已成为国际一流。
除大学整体排名外,香港大学在一些优势学科(如商业)方面的国际排名也很亮眼:例如,UTD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发布的“2014-2018年全球商学院百强排行榜”:香港5所商学院入围:科技大学(27),城市大学(38),中文大学(55),理工大学(60),香港大学(75)。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83)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6)在中国内地分别进入前100名。
第四,师资力量:香港各大学的高学术水平,与严格的教师聘任制度密不可分,所有教师都面向全球公开招聘,教师在六年任期结束后,根据工作表现(科研、教学等),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获得终身任职。
出于文化原因,香港大学吸引了一大批来自香港、内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教授。
同时,由于其亚洲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不少外国(非华裔)教授,例如在笔者所在的城市大学市场营销系,20多名教授中就有4名是韩国人,1名是希腊人。
第五,学生群体: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ofGrantsCommittee)2018年初公布的报告显示,香港主要大学大约有80%的毕业生来自香港,其余的毕业生来自(包括内地和海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生群体中,80%来自香港,而来自内地的毕业生大概占7成。
从国际学生来源国的多样性来看,香港的大学并不比得上纽约、伦敦等全球大城市的一些大学;例如,纽约大学的17000名国际学生,就来自140个国家。
近几年来,为了鼓励更多不同国家的学生到香港留学,香港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提供40笔全额奖学金;资助20名本科生和20名研究生到香港大学学习。
第六,中国(华裔)特点:尽管香港大学的官方教学语言是英文 ,但与美、英、澳等地大学 相比 ,这些大学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
例如 ,科技大学和理工科大学都有中国文学院,城市大学有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中文大学有中国文化研究所等;另外 ,港校在与内地的科研和教育合作方面也很活跃:例如,港大有5个国际重点实验室,6所大学(城大、港大 、浸会 、科大 、理大、中大)在深圳设有独立的研究院,中大在深圳设有分校,南沙大学设立了科大分校 ,广州南沙成立了科大分校 ,东莞校区正在筹备中。
概括起来:香港大学的学术实力,虽不像哈佛 、MIT等国际一流大学 ,但称国际一流应为名副其实 ;就其特点而言,它既有明显的国际化征,又不失对中国文化背景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