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代中国那么多人去日本留学而不去美国留学?


为什么近代中国那么多人去日本留学而不去美国留学?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的史学界界定的近代指的是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年这段期间,从中国社会形态上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的结束。这段时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两半时期”。
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加之当时中国的改革维新思潮空前的高涨,第二年清朝政府派出了首批东渡日本的留学生,从此拉开了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序幕。
有很多留学日本的名人,如李大钊、郭沫若、周恩来、鲁迅、蒋介石、陈独秀、周作人、郁达夫、王国维、董必武等,它们都在充分学习日本文化的基础之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造当初落后贫困的中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开中国近代史,留日学生时不时地从字里行间跳出来。
为什么近代中国那么多人去日本留学而不去美国留学?

现代的日本留学风潮,总结下来大概以下几点的内容:
日本性价比相对要高,留学的费用也很低廉,十万人民币对于小康家庭来说不会是太大的负担。而且国公立大学经常会有学费的减免,生活费也相对于其他留学国家性价比高。
地理位置优势,都是亚洲国家,气候、生活习惯很好适应。日本到中国飞机只要几个小时,时差小,气候和我国东北地区相似,而且日本也是发达国家,对于不放心子女去地球另外一端的家长来说,日本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文化相似性,日本的文化有一部分和中国有相似性,包括语言(文字)和饮食习惯,更让留学生有亲切感。
日本治安相对安全。礼仪性高,恶性事件较少。去留学的话对于人身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
日本是一个很好的融合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地方,在日本你能感受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甚至能找到失传的中国文化。又因为世界各地的人都在日本聚集,你也可以感受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知识。这也是近代至今很多留学生愿意去日本留学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近代中国那么多人去日本留学而不去美国留学?

为什么中国近代的伟人大多数去日本留学?这和现代人去日本有什么联系吗?

简而言之,3点:

为什么近代中国那么多人去日本留学而不去美国留学?

日本是离中国最近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注意,是“高度”。因此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不能算。日本是亚洲唯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是和中国的文化思想最接近的国家(注意,是“最接近”。韩国甚至其他说华语的地区乃至华人,已经和儒家思想圈渐行渐远。)

近代以来,日本给中国带来的巨大伤害,我们不能忘记。但是客观看,在文化思想、科学技术等众多方面,先进的日本也反哺了落后的中国。

以上3点,至今依然。

客观结果就是,在日本七所旧帝国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和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一流学府学习的中国留学生,至今在中日两国的各行各业都扮演着重要影响。

近代青年学生留学日本的目的是什么基本目的仍是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多了近代的种族主义观点。
1840年以来,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以后,国人痛苦的意识到无法直接向西方列强学习先进的制度与技术,即使学到了也不适用于中国。因此陷入了苦闷之中。
甲午之战中国虽然战败,但是同文同种的日本人通过学习西方竟然打败了庞大的中国。中国的青年在痛惜的同时,又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既然各方面条件都远不如中国的日本可以做到,中国更应该做到。这是他们心中的一条捷径。
而且,当时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并未完全暴露出鲸吞中国的野心。因此种族主义蒙蔽了中国青年的双眼,他们相信主要矛盾不是中日民族间的矛盾,而是黄种人与白种人之间的种族矛盾。
当时中日之间有一股思潮。中日两国应当携起手来,代表黄种人与白种人斗争,最后解放全亚洲。但是这一奇思妙想,随着日本侵华而灰飞烟灭。

近代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有_____?

近代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有李叔同,1911年3月,李叔同顺利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并依照惯例为学校留下了一副自画像。

这幅珍贵的作品目前依然保存在东京艺术大学(东京美术学校和东京音乐学校合并而成)。对于李叔同来说,在日本留学的六年时间让他深刻了解和掌握了西方当时流行的绘画和音乐风格,也为他后来在杭州的任教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为什么中国近代的伟人喜欢去日本留学?这与中国现代的人们喜欢去日本有什么联当时,去欧洲的花费很大,毕竟距离远,而去日本要好一些。同时,当时认为日本也足够先进,能接触到西方的知识,所以,近代的确有很多人去日本。
现在,路程的因素小很多了,因为日本在二战后,发展很好,尤其是科技领域。所以,去日本的人还是很多。

留学过日本的中国名人有哪些

有鲁迅、李大钊、郭沫若、董必武、郁达夫等。

1、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18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2、李大钊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

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8岁。

3、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4、董必武

董必武(1886年-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号壁伍,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

1920年秋,与陈潭秋等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期参加同国民党谈判,曾任中央南方局副书记、重庆工委书记、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董必武担任政务院副总理,率领接收工作委员会华东工作团前往南京、上海等地,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胜利完成了任务。

察哈尔北部地区出现鼠疫并迅速蔓延,董必武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组织医务人员前往疫区,迅速制止了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后历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七届、八届、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5、郁达夫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郁达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必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大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沫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清朝末年为什么留学生大部分去日本留学,原因是什么?

中国在晚清的时候,由于饱受打击,让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落后。也就在这时候,中国兴起了一场“留洋”的热潮。不过,在选择留洋国家的时候,却有些让人不太理解。为什么呢?

比较而言,欧美国家肯定比日本要先进得多,毕竟他们都有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各方面发展都比较成熟,也积累了更多的发展经验。而日本是从19世纪60年代搞“明治维新”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完全像个暴发户。再说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给予了中国多么沉重的打击。而且此后,日本还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一副要把中国完全灭亡的样子。也就是说,中国人当时对日本是充满深仇大恨的。

而且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深仇大恨,远远超过欧美等国家。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欧美等国家和中国的交集并不多。而日本则多次和中国发生摩擦,多次侵略中国(或者试图以侵略朝鲜来侵略中国),但是他们没有一次阴谋得逞。而清末甲午战争,一个“蕞尔小国”,竟然把“上邦大国”的中国打得那么惨,中国人内心的愤恨感,显然是强过英法等欧美国家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还要把大量的留学生派到日本去呢?我认为,之所以要派留学生去日本,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考虑。

其一,日本在短期内迅速崛起。日本从19世纪的60年代才开始明治维新,到90年代就已经强势崛起,并打赢了甲午战争,前后不过30年的时间。由于时间很短,这对于晚清时期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如果中国也能像日本那样,只需要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就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那该有多好。

就算不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只要别人不敢再来欺负,不用割地赔款,能挺起腰杆做人,那已经心满意足了。虽然说,中国当时存在的问题,比日本人多多了。当时的中国人也明白,短期内,中国不可能解决长期以来积贫积弱的问题,但是,日本这种短期快速成功的效应,对当时的清朝来说,确实是一剂兴奋剂。所以,当时的清朝人对日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二,日本的情况与中国相似。日本与中国有许多非常相似的地方。比如地域相似。日本和中国都处在东方,这一点和欧美国家是不一样的。日本虽然是岛国,但是中国也有非常长的海岸线。日本可以发展海洋经济,中国也可以发展海洋经济。日本处在东方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能够崛起,中国也同样能够在这样的地方崛起。比如文化相似。日本和中国都是受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熏陶,并发展起来的。

日本最初只是奴隶制国家,和中国接触不多。但是从唐朝发生白江口大战以后,日本就一心向中国学习,整个唐朝时期,日本连续19次派留学生(留学僧)到中国来学习,中国文化强势进入日本。以至于当时包括辜鸿铭在内的学者还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日本比当时的清朝做得更好,日本文化更能代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根魂。

日本文化既然和中国文化很相似,日本近代工业革命能够在那种文化上发展起来,中国近代工业革命,也能在那种文化上发展起来。比如起点相似。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和中国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封建王朝国家,都受到西方列强虎视眈眈的侵略。日本在那个节点上,向西方开放,学习西方,很快就成为强国。中国虽然迟了,并不是最好的节点。但是“亡羊补牢”,也不算太晚。

其三,留学日本开支小效果大。当时清朝是相当穷困的,公派留学生,花费也不是一个小数字。相对来说,去日本留学,花销比去欧美留学小很多。前面我们也说了,去日本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如果效果明显花销又很小,肯定是愿意选择日本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当时去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特别多,同时也产生了鲁迅、陈独秀、蒋中正、汪兆铭、陈寅恪等非常多杰出的人物。对把中国从灾难深重之中救出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参考资料:《清史稿》《中国近代史》等)

中国都有哪些名人曾经留学日本?

1.周恩来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17年-1919年,日本明治大学留学。

2.郭沫若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3.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4.陈独秀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

5.王国维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900年春,王国维为参加出洋考试及安排赴日留学事奔波,在罗振玉的资助及藤田、田岗两位日本教师的帮助下,于1900年12月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

有哪些伟人在日本留学过周恩来(1898——1976),1917——1919,日本明治大学。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1936),1904——1909,先入东京弘文学院预科,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郭沫若(1890——1978),1914年入九州大学学习医学,1937年之前,旅居日本近20年。

蒋志清(常用名中正,字介石,1887——1975),1906——1911,先入东京清华学校,后转入振武学堂,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实习,为士官候补生。
李大钊(1889——1927),1913——1916,早稻田大学政治科。
陈独秀(1879——1942),1901——1903,东京成城学校陆军科。
汪兆铭(号精卫,1883——1944),1904——1907,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

张闻天(曾化名洛甫,1900——1976),1920年留日,所在学校及毕业时间不详。
王国维(1877——1927),1901——1902,东京物理学校。
廖仲恺(1877——1925),1902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年份不详。
廖承志(1908——1983),1927——1928,早稻田肄业。
谢方(1908-1984),1928——1930,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邓子恢(1896-1972),1917——1918,早稻田大学肄业。
陈寅恪(1890-1969),1902——1905,日本东京弘文书院高中。
秋瑾(1875——1907),1904——1906,青山实践女子学校。

郁达夫(1896-1945),1913年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5年夏毕业后进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医科,1916年秋改入该校法科。1919年毕业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2年毕业。
周作人(1885-1968),1906年赴日本留学,初入东京法政大学预科,后改入立教大学学习海军技术,不久又改学外国语,1911年夏回国。
蒋百里(1882-1938),1901年被选派入日本成城学校,后升入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1906年毕业回国。
(以上为转载)
孙中山、巴金、矛盾、徐志摩、梁启超、康有为等都有东渡日本的经历,有的不是留学

近代史上有位中国人在日本留学时获得过日本天皇的佩刀?蒋方震,字百里。
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最重要军事论著集《国防论》我个人更喜欢作品《日本人》。早年留学德国,受到希特勒的赏识。回国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积极组建中国的机械化部队。
1906年毕业的时候,蒋百里以第一名的身份毕业日本军校,受天皇赐刀。
但是更厉害的是第二名也是中国人那,蔡锷,真牛!!!
我就喜欢!每次说我都很激动~~~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