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的歌词是什么?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拓展资料: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歌曲简介:
(约翰·庞德·奥特威、李叔同创作歌曲)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
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别》 ,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 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有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歌词是这样唱的:落后就要被挨揍,永世不见日头,谁知道是什么电视剧。这不电视剧我剧名:午夜谍影(又名狼行拂晓)
类别: 大陆连续剧
语种: 中文字幕
主演: 张继波 兰振波 陆军 田雷 赵小光 赵巍
长度: 45分钟
产地:中国大陆
策划: 纪小黑 宋来运 迟庆财
制片人: 姜东升
制片主任:宋来运
编剧: 纪小黑
作曲: 郭鼎立
导演: 纪小黑
副导演: 宋来运 .张来玉 程逝寒 闫沛
所属分类:警匪/刑侦
出版: 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剧情介绍
“九一八”事变前夕,国民党中央政府真可谓多事之秋。中原大战刚刚平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东北华北又蠢蠢欲动,各种军事进攻准备正在紧锣密鼓加速进行。 两国交战谍先行。一场远东间谍情报战早已悄然打响…… 日方先施以怀柔策略,招收数名中国军人到日本留学,妄图进行奴化教育。他们各种手段无不用尽,严刑拷打、欺压凌辱、金钱美女、高官厚禄,有的人动摇了,有的人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 日方女间谍组织“ 白狼会 ”在华活动猖獗,不断获悉国军军事情报,连续破坏地下抗日组织,并利用美女的特殊身份打进了各要害部门,一时间谈谍色变,人人自危……从多次分析可以看出,日本间谍活动的特点是多在深夜、手段残忍、不留痕迹、迅速转移等,我方决定采取断然措施…… 国民党军事当局紧急召回在日本留学的军人回国,迅速成立了一个特别行动队,然而数次行动均无功而返,反而造成了我方的巨大伤亡。行动队正副队长几次遇险,险些丧命。问题肯定来自我方内部,谁是叛徒?他的危害还能继续下去吗…… 而这时我特别行动队在一次行动中,由于叛徒的出卖。队长黑虎为掩护同志们撤退而只身一人与日本“白狼会”血战直到最后阵亡。而这时军靖难和龙翔心二人为查出到底谁是叛徒,而掩饰自己的身份。龙翔心秘密溜入“白狼会”总部,却恰巧石川玉菊身边的第一女杀手天空道子爱上了他。龙翔心就借着与天空道子交往的机会直接接触“白狼会”的总头头石川玉菊,想要进一步摸索“白狼会”这是个什么组织,在中国东北究竟要干些什么。而这时军竟难却在暗中联系着特别行动队的成员进行调查“白狼会”的行动规律等等。石川玉菊,双腿被炸断了,还坚强的活着,他的未婚夫是日本军官北涤秀树(四兄弟在日本留学时的教官)。四兄弟君靖难、黑虎、龙降心、阿丹,在打仗时,君靖难为了救黑虎,中枪死了,并把未婚妻阿萝托付给他,后来黑虎就用他的名寻找阿萝,最后两人走在了一起。龙降心喜欢弄玉,不过弄玉喜欢黑虎,但最后还是接受了龙。龙降心表面上是个风流花心的男人,天道空子也很喜欢他,还有很多女人都对他动过心,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弄玉。龙的姐夫是个卧底,为了查出当年的叛徒安插在日军内部,多次被龙误会。阿丹是个悲情人物,当年为了救他三个兄弟,做了叛徒(如果不是那样,君靖难、黑虎、龙翔心早被日军枪毙了)。最后,经过在“白狼会”与“731”部队的侦察中,龙翔心和君靖难终于知道了那个叛徒是谁了,就是他们的四弟阿丹,在最后与“731”部队决战的时候,阿丹终于清醒了过来,拿起机枪向日军扫射,但因他以前出卖了太多的自己的兄弟已经到了不可饶赎的地步。最后,他被自己的女朋友阿朱所开枪打死了。而这时,“白狼会”内部也在面临着瓦解的危机,因为中国东北抗日组织的力量强大了起来,并且日本帝国在中国长达8年的殖民统治马上就要崩溃了。军部以不在需要“白狼会”了。最后,石川玉菊和她的未婚夫北涤秀树跳入火海里,以身殉国了。 由于随着战事越来越向中国人民这方面有利了,日本军部觉得“731”部队不能再留在中国东北了。对于日本军部来说:“731”部队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当他们要悄然离开中国的时候。以龙翔心和君靖难为首的特别行动队出其不意地打了日本“731”部队一个措手不及。一面是愤怒的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一面是沟口会社的社长为了自己死去的孙子讨个公道而与日本关东军彻底决裂的压力。而沟口五十子(是沟口会社社长的孙女)在逃离“731”部队魔爪时,被日本兵用乱枪打死了。这时沟口会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身缠手榴弹向着日本“731”部队装着化学药剂的货车冲去,随着一声巨响,日本“731”部队所有的药剂车全都爆炸了。最后,结局就是君靖难、阿萝、龙翔心等人手拉手向着日出的地方走去了。 人物结局: 付英男:忍辱负重卧底在白狼会的他还是暴露,并且死在阿丹的手上。这是一个总爱穿西装打领结的男人,腿上中弹都镇定自若的男人,在飞机上坠落还活下来的男人。 天道空子:在沟口公馆,为了掩护龙降心,误中石川玉菊的机枪扫射而死。外表冷酷的女杀手也有爱情,为了心爱人而死在满洲。龙降心对她的爱真实过吗? 沟口:为给惨死的孙子报仇,缠满炸药和100的军车同归于尽。 沟口五十子:目睹爷爷的死,在奔跑时身中北条秀树的机枪扫射倒下,肚子里还有龙降心的孩子。 100司令官:当年的军官学校校长,一只眼被阿丹打残过,被仇恨的众人包围,身中数弹而亡。自作孽,不可活。 北条弥二:这个总和权兵卫一起搞笑的军人,到死都想和 哥哥一起回日本,想念自己的妈妈。虽然被抗日游击队包围的时候他和权兵卫跳啊跳的怎么都不会被子弹打中,但这样命硬的人最终还是被龙降心仇恨的子弹打死。 权兵卫:堪称不死蝶,在枪林弹雨中总是能逢凶化吉。最终也没有正面展示他是否被打死。这本来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纯属为搞笑而引入。 北条秀树:悲剧性的人物,作为教官和军人,服从和忠孝是他 的性格,也因此在一度决定自杀的时候放弃,并留下来组织白狼会和协助100部队撤退,他一次次拒绝了石川玉菊离开满洲回日本的恳求,最后和石川玉菊一块死在昔日学生的枪弹下。 石川玉菊:身残志坚,双腿被截,也曾经被龙降心连续打了5枪,但还是坚强的活下来了。一次次的被100司令官欺骗和利用,她唯一的想法就是和心上人北条回到故国。可惜一切都太迟了,最终她选择了死。白衣服,头上缠着带子,这是14年前保护中国军官离开日本时候的装束,生死已经置之度外,坐在轮椅上的她,一边推着轮椅前进一边开枪的姿势都那么优雅。目睹心上人的中弹倒下,昔日自己救过的人如今已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她装作没有了子弹,突然又拿出一把枪疯狂的打向君靖难,弄玉,阿箩,阿丹。最终身被龙降心和阿丹的扫射击中前胸后背,死在轮椅上,并被君靖难推下沟渠。 阿丹:他的叛变开始出于无奈,也因此在逼迫下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为了赎罪他和日本人战斗到重伤,最后还是死在心上人的枪下。 龙降心:生性风流,亦正亦邪的他总爱穿西装,风衣,戴墨镜。曾经和沟口五十子有过一段情并播下了种子。曾经苦苦追求弄玉未果但最终得到芳心。曾经和天道空子有着菟丝般的爱恋,也曾经和阿箩在教堂举行婚礼。龙大哥,你的泡妞技术真是一流阿! 这样的人是最受大家喜欢的主角,比如大时代的丁蟹,希望之鸽的原田浩二,关中匪事的罗玉璋,莲花争霸的白玉川,霹雳红唇的戴天 君靖难:在弄玉和阿箩之间彷徨,也似乎和五十子有了那么一点意思。最后差点死在石川玉菊的枪口下,并目睹心爱人和弟兄被困兽犹斗的石川一一开枪打中,他一声大吼,左手捂住伤口,右手把死在轮椅上的石川一路推下沟渠。当重伤的北条挣扎着跑到心上人的旁边伏下的时候,君靖难毫不犹豫的举起机枪疯狂扫射北条。此时,对敌人不再有哪怕一丝的怜悯,尽管是自己昔日的教官,尽管那也是让人唏嘘落泪的爱情悲剧场面。 柏轻舟:亲手杀死心上人,那是怎么样的痛苦? 龙姐: 丈夫死了,而且生前不被自己理解,自己也在痛苦中吐血倒下。 狼剧特色:我认为,狼剧中的悲剧是由中日双方的对立位置决定的,就算北条曾经是龙降心他们的教官并有恩与他们,就算龙降心和女杀手天道空子爱恋,但是一到最后,都只能在战场上做个了断!悲剧震撼场面和虚假搞笑场面并存,而太多的虚假搞笑场面成为了狼剧的硬伤,破坏了狼剧题材的严肃性。这也是狼剧被太多人斥为烂片,并没能红火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平心而论,故事的抗日题材是好的,只是时间跳跃性过大,一下子从九一八事变跳到了日本投降。试想,14年过去了,剧中人怎么可能看去还那么年轻没有改变,弄玉,阿箩她们就能14年不嫁?悲剧才更容易给人带来震撼,比如将军的惨死。可是太多虚假搞笑场面给人带来一种不真实感,其中有:石川玉菊身中五枪不死,阿丹开枪打中脑袋不死,柔弱的弄玉和阿箩居然能一个人打死许多日本兵并且平安归来。北条弥二和权兵卫在常理下,早该被抗日游击队乱枪扫射打死了。非要等到大结局,大家才吃惊的发现这些人原来并非刀枪不入。如果光拍成搞笑片那也罢了,可是一到最后,该死的还是都得死,愣你平时最搞笑的弥二也一样逃脱不了这个悲剧命运。如果去掉北条弥二,权兵卫这些小角色,以上海滩这种形式表现人物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狼剧本来可以更成功。不幸的是,狼剧的手法类似大话西游,但还是未能征服大多数的全国观众,这是每个狼剧fans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试想上海滩如果以狼剧的这种拍摄手法,有太多搞笑内容,还能成为一代经典么? 其他影评:狼行拂晓>太令人失望(最新影评) 特意通过淘宝网购买了《狼行拂晓》的DVD光盘,仔细看了一遍,遗憾地觉得,该剧十分令人失望。 该剧主题思想不明确,似乎是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严肃主题,但是很快就陷入“个人单打独斗-阴谋诡计连环套-多角恋爱”的俗套之中。整个一个作品的风格和基调没有悲壮的感觉,而是时而荒诞搞笑,时而故弄玄虚,夸张虚假的场面处处可见。君靖难,龙降心这两个抗日志士在脱离部队后,一直像能够腾云驾雾的神仙一样身穿西装,腰别手枪挥之则来,呼之则去,看不到他们和任何抗日运动的组织有什么关系,好像古代的大侠一样本领高强。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近代战争作品,无论如何不应该按照《射雕英雄传》的模式去编写。 该剧故事情节荒诞得难以置信。情节的逻辑推理可谓漏洞百出,感觉剧本根本不是认真创作出来的,而是个别文字工作者闭门造车的“杰作”。片中正反人物大部分情况下都知道对手的身份,可以说在进行公开斗争,而不是互不摸底的秘密斗争。片子花了太多时间展现双方的“斗智”,互相拿捏对方短处,互相利用和制约,展现了敌我矛盾,敌人内部矛盾,以及抗日阵营内部的个人恩怨,还有就是画蛇添足地增加了第三方势力(沟口会长以及五十子的线索)。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一团乱麻,好坏难分。龙降心是好人吗?是,又似乎不是。他似乎并没有抗日的自觉性,倒很像利用反日为自己顺便捞取某些经济利益的投机分子;他心胸狭隘,疑神疑鬼,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胡乱怀疑自己姐夫,仅仅因为自己父亲被杀,属于泄私愤;他明明不爱阿萝,却因为嫉妒君靖难“抢走”自己追求未果的弄玉而和阿萝结婚;他对待五十子和天道空子基本上没有真感情可言,却多次花言巧语利用对方的痴情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尤其是对待五十子,更是缺乏道义,因为五十子不是敌人,而且和爷爷观点不同,属于善良的小人物,怎么可以随意玩弄呢?这样一个人物,居然是全剧的第一主人公,编导在他身上着了大量笔墨,不知道是欣赏还是别的什么。而个人品格明显更优秀的君靖难却描述不多,给人以木讷呆板,不善表达的印象,实在难以理解。 该剧除了几个重要角色的演员在认真表演外,其他稍微次要一点的配角简直就是在玩闹。比如那个从头到尾一直在搞笑的权兵卫,设计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呢?作为一个日本军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无所谓,贪财,怕死,话不会说,动作不协调,简直一个马戏团的小丑。军校校长(100部队司令)脑满肠肥,糊涂愚蠢,这就是日军高级军官的形象?(另外这个演员居然还客串了食堂里的日军厨师)教官桃井平之助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说话油腔滑调,阴阳怪气,根本不象一个军人做派,而且剧情进行一半,他就突然消失了,一点交代也没有(他最后一次出场就是强奸阿萝,然后就逃之夭夭了。而现场的柏轻舟睁着眼睛说瞎话地说是北条强奸的。)北条弥二这个角色也纯属多余,他像一个弱智一样到处坏事,他善良的一面只是稍微展现了一下。最令人咬牙切齿的是一个从开头到中段反复出现的矮个子角色,这个家伙一会是将军身边的随从,一会又变成了日本剧院的老板,后来成为沟口会长的跟班,最后是白狼会里一个狗腿子。这个人不断地上窜下跳,容貌丑陋,话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为什么编导要安排这么一个形象呢? 全剧基本没有徒手武打格斗,大部分是枪战。可是枪战场面太失真了。子弹怎么也打不中近距离的人,即使中弹人物跟没事一样。龙降心近距离对着石川玉菊前胸连开五枪都没能打死她,阿丹举枪对着自己脑袋射击居然没事,阿丹最后前胸中弹还能站着长时间说话,君靖难最后明明被石川玉菊射中前胸却没有伤口。袭击机场一段戏里,根本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阿萝居然能熟练操作冲锋枪一个人打死少说一个排的日军士兵,甚至能自下而上独自占领制高点。连龙姐也会开枪作战了。最离谱的是,付英男从已经起飞的飞机上摔下去,随后会安然无恙,难道他会飞?身上有降落伞? 全剧当中,没有空间概念。主要人物想出现在哪里,就一定会出现。龙公馆,沟口公馆,白狼会总部,以及100部队司令部都没有任何大门标志,尤其是100部队内部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太不可思议了。全剧也没有时间概念。开始阶段,应该是九一八事变之前,中日关系已经比较紧张但还没有开战,姑且算1930年吧;才进行到第10集,苏联就对日宣战了,那应该在1945年8月8日。前后时间跨度长达15年,而所有人物外貌没有任何变化,最起码男的应该有胡子,女的发型要变化一下吧?还有,从苏联对日宣战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不过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怎么可能发生那么多事情?天皇投降后,滞留中国的日本军队和组织为何还能耀武扬威,逍遥法外呢?中国政府和军民对侵略军队的有组织,大规模的受降仪式怎么根本看不见呢? 长达25集的连续剧,大部分场面在室内展开,外景几乎全部在一个公园内,那个多次出现的“街头”就是一个见不着天空的狭窄小巷,而且除了张贴一些广告,大部分时间空无一人,有人也是那个小矮个子在叫卖报纸。越看越觉得单调无聊。 明明能表达清楚的意思,非要像抻面条一样翻来覆去,尤其是最后北条和玉菊在是否回国问题上的反复,简直可笑之极。国家都投降了,政府不存在了,北条一个人瞎起什么劲呢? 有的人说片子拍得很悲壮,拜托,那哪是悲壮?比如将军和手下部分士兵被日军杀害的场面,令人难以理解。将军既不积极准备抵抗,又似乎显得大义凛然,拒绝下命令让其他士兵停止抵抗,坐在房间里等死,这不是自己找死吗?就算将军没接到命令不能下令反击,起码也应该和士兵们努力避难吧?哪有战斗打响了率领一帮人跑到室内坐下来等死的? 根据这些情节能拍成10集的连续剧也就够了,居然拍了25集,听说原来有45集还是50集?我的妈呀,那不得活活把观众拖死啊? 本片还是有许多漏洞百出的地方~~~片子真实性上给人感觉有点胡编乱造加以情节化的事情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去,既然是记实战争片给人的感觉一定要在感人腑时更能体现军人精神大义凛然,不可屈服的一面,总之场面情节上逻辑性稍差,如果能真把故事片给整理清楚一定是部沤心呖血,催人泪下的故事片。剧中片尾曲歌曲写得不错呢! 狼行拂晓大结局插曲《你欠下我的究竟有多少》 你问他 什么时候,走的 我不知道 想你真能否,无情的去 再也无处,寻找 山,还是终成泡影 原,来是岑梦一场(岑,小而高的山) 你欠下我的究竟有多少 你欠下我的究竟有多少 你欠下我的究竟有多少 你欠下我的究竟有多少 噢............. 你欠下我的究竟 有多少.... 主题曲 落后就要被挨揍 韩磊 弟兄们哪,走啊,走啊, 弟兄们哪,走啊,走啊, 弟兄们哪,走啊,走啊, 弟兄们哪,走啊,走啊, 弟兄们走啊! 一窝蜂向这来地路上走 哪一个也不要落后哦~~ 落后就要被挨揍, 永世不见日头 一窝蜂向这来地路上走 哪一个也不要落后哦~~ 落后就要被挨揍,永世不见日头 落后就要被挨揍,永世不见日头 落后就要被挨揍,永世不见日头 落后就要被挨揍,永世不见日头 一窝蜂向这来地路上走 哪一个也不要回头哦~ 回头就要错过黎明,赶不上决战的时候 一窝蜂向这来地路上走 哪一个也不要回头哦~ 回头就要错过黎明,赶不上决战的时候 回头就要错过黎明,赶不上决战的时候 回头就要错过黎明,赶不上决战的时候 回头就要错过黎明,赶不上决战的时候 片尾曲 :《跷跷板》田震 心中有个跷跷板,一头坐我一头坐你。 心中有个跷跷板,一头坐我一头坐你。 妹心有君妹身重,君心有妹君身低, 求一世存真情,愿落不愿起 妹心有君妹身重,君心有妹君身低, 求一世存真情,愿落不愿起 我身起时你想我,你身起时我想你, 求一世陪君左,上下总有息。 我身起时你想我,你身起时我想你, 求一世陪君左,上下总有息歌词“长亭外,古道边”是谁写的,全文是什么?
出自:近现代李叔同《送别》
原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译文:
长亭古道,送别故人,青草碧绿仿佛能够延伸至天际。晚风吹拂着柳枝轻动,斜阳依依,山水叠嶂。生命中些知己朋友啊,早已经天涯海角,万水千山,能留在身边的能有几人呢?
天的尽头,海的角落,当年的同学(知交),如今都散落到天涯海角。一壶浊酒尝尽剩下的欢乐,今夜别做那种让人心寒的梦了,别让美梦变寒冷。
长亭古道,送别故人,青草碧绿仿佛能够延伸至天际。此次离别什么时候能回来,到了回来的时候要尽快回来。
天的尽头,海的角落,当年的同学(知交),如今都散落到天涯海角。人生难得有相聚的机会,所以好好珍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扩展资料:
《送别》是弘一法师出家前所作送别歌,也是送给挚友许幻园的歌曲,曲调极为优美!这首歌词共三段,一、三两段文字相同。第一段写景,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等典型的意象。
“长亭”、“古道”是古人送别之处,“芳草”在古诗词中暗喻离情,“晚风拂柳”写惜别,“柳”与“留”谐音,古人常用“折柳”表达远离愁别之情。笛声往往显得哀婉幽怨,表达离别的愁绪。
“山外山”指路途遥远,天各一方,在“夕阳”之下,只感受到友情的温暖、斜阳的温暖、晚风的温暖。这一段是环境的描写,但却描写离别场景下,渲染的离别时的哀怨。
第二段是全曲的高潮,表现离别的感慨,“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不过数十年,知交能有几人?好不容易的几个知交还散别大半。此时一别,何时再见?只好“一杯浊酒尽余欢”,一种无奈的凄美油然而生。
最后,用“今宵别梦寒”总括全篇,强调以后进一步的思念,惟有梦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意象上的强化和音韵上的反复,形成一种悠远回环之美。
整曲《送别》歌的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既有古典诗词的神韵,又通俗易懂,全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倍感凄凉。
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许多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常对未来迷茫,《骊歌》所倾诉的迷惘惆怅之情很能代表当时大所数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心绪,因此获得广泛的喜爱,并且赋予这首歌以当时的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品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别歌
《送别》的完整版歌词,李叔同的那个歌曲名:送别
作词:李叔同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社会影响
1、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受到大众的深爱。
2、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别》作为插曲或主题曲分别出现在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中,更使其脍炙人口,传唱不息。
3、1997年中国摇滚乐队唐朝乐队在其第二张专辑《演义》中对《送别》作了改编演唱。
4、1990年代电视剧《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别》作为插曲。
5、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片头使用歌曲《送别》,用以说明该电影所述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
6、2013年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电影插曲为歌手朴树翻唱的版本《送别》,朴树的版本采用了完整版的歌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送别
送别
(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片尾曲)
歌手:朴树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扩展资料:
《送别歌》,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的歌词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平白易懂。
整个中文歌词与曲调相辅相成,几乎不能发现是谱曲后重填词的歌曲。有论者认为李叔同的作词是浓缩了古典小说《西厢记》中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的意境。
其他版本:
《送别》是陈绮贞作词作曲并且演唱的歌曲,歌曲收录在《快乐的夏天》专辑里面。
《送别》是中国内地女歌手金海心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收录在专辑《玲珑》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