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一直热度不高,原因是什么呢?
美国留学一直热度不高,这是因为美国的疫情非常的严重。虽然美国有知名的高校,并且教育水平很出色,但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最好减少去美国留学的次数。现在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些消费水平低,性价比高的院校。同时在回国之后,依旧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如果想要去美国留学的话,对家庭条件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很多美国高校的学费都很高,如果想要住在学校寝室的话,还需要另外交钱。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虽然他们向往着哈佛,斯坦福这些名校,但是进去的可能性很低。如果想要去到一些美国名校的话,对自己本科学历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在大学期间需要全方面发展,因为美国高校的入学评测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他们也会考察一下家庭之间的关系。

美国一天确诊人数高达几万,很多中国留学生都不幸感染上了新冠疫情。但是不是当地的居民,因此再去医院就诊的时候,会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对于大部分的留学生来说,自己花父母钱出来留学已经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如果没有办法节省开支的话,就会让家庭经济雪上加霜。也开始担心父母每日操劳,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

总体来说,美国留学的热度一直都是非常高的。因为大家在去留学的时候,肯定会去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国家,美国的很多高校都比较难申请,很多学生根本不符合条件。即使而内心向往,但是大家依旧会降低自己的要求。除了美国之外,很多人都会考虑去新西兰、乌克兰等地留学。和美国相比,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很雄厚,并且有知名的校友。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美留学生数量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一些想要出国留学的人,连签证都不好办理。另外还有美方的一些言论,基本是表明不欢迎留学生。不过这仅仅是一时的数据,想要去美留学的人很多,有些人是为了学业,而有些人是为了镀金,等到疫情一过,数据又会走高。现在很多学校都展开了招生政策,希望改变留学生数量下滑的问题。
1、疫情的影响根据新闻报道,在美留学生出现了数量下滑的情况,并且已经有连续两年。这种情况是很少出现的,不过考虑到环境因素,我们也能理解。国外疫情比较严重,出行受到影响。很多人都推迟了上学时间,连签证办理都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不愿意出国。另外,一部分家庭受到疫情影响,在学费方面也产生了困难。可以说疫情的出现,是留学生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2、政策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的政策是排斥我们,对待留学生也不例外。同时美国乔治城大学还给出了一项数据,表示每年会有5000名以上的留学生,被禁止在美国攻读科学、技术等学科。除了政策之外,还有各方面的竞争,全世界有很多国家的高校在世界排名占据前列,美国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镀金的人,去哪个国家都一样,他们只是想混一个留学的名头。
3、暂时的数据虽然在美留学生数量下滑,但是随着疫情的过去,相关数字会发生变化,现在已经趋于缓和,没有一开始下降的那么明显。根据相关新闻报道,一些学校也开始推广各种招生政策,尤其是针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在美留学生数量,一直是排在前列的。他们希望在疫情结束后,迅速让留学生人数实现反弹。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赴美留学生活,且目标坚定,不能退缩的话,目前疫情影响,再加上美国对外政策的不稳定,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1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多个行业遭遇寒冬,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15日发布的报告,2020至2021学年,美国大学新增国际留学生数量骤降46%。在读中国大陆留学生数量也下降14.8%,出现近20年来的首次下滑,但仍是赴美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地。专家认为,除了出行、经济方面的挑战,美国的部分政策和政治言论也让国际留学生感到不再受欢迎。
中国大陆仍是最大生源地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际教育学会15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20至2021学年期间,由于边境封锁、航班取消以及各类挑战,赴美国留学生数量降至约91.4万人,减少14%。美国大学新增国际留学生数量更是比上一学年骤降46%。
据悉,该报告调查了美国约3000所大学院校,学生数量不仅包括在美留学生,还包括不在美国、仅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
其中,中国大陆在美留学生数量更是出现近20年来的首次下滑。
报告显示,目前共有31.7万中国大陆留学生在美国高校就读,比上一学年减少14.8%。中国大陆仍是美国国际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地,占留学生总数的34.7%,几乎是排名第二的印度留学生数量的两倍。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数据,近年来赴美留学生增长趋缓,2018至2019学年增长0.05%,2019至2020学年则下降1.8%。2020至2021学年再次下滑后,美国15年来首次出现国际招生数量连续下滑的情况。
《华盛顿邮报》称,这份报告备受关注,因为国际留学生不仅能让美国高校变得更多样化和国际化,也带来了不菲的学费收入。据统计,尽管赴美留学生数量下降,但仍占美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5%,2020年给美国国民经济增加约390亿美元的收入。
为何赴美留学生数量下滑?
分析认为,赴美国际留学生数量下滑并不令人惊讶。
由于疫情原因,不少国家的留学生出行受限,还未前往美国的新生基本上也很难获得签证。
美国Cintana教育机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I·贝克尔(Douglas l. Becker)说:“我们正在应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他特别提到,疫情导致的.经济后果已让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学生无法负担学费。
除了出行、经济方面的挑战,美国一些政策和政治言论也让国际留学生感到不再受欢迎。美国教育界人士已表示,相关政策可能会扼杀美国的创新能力。
“特朗普政府基本上对国际学生摆出一副不欢迎的姿态。”美国Lakhani Coaching教育机构创始人哈菲兹·拉卡尼(Hafeez Lakhani)表示,国际学生不仅担忧拿不到签证,找不到工作,也对美国是否安全感到担心。
中国学生的赴美留学路尤其受到阻碍。去年5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文件,要求限制部分中国赴美留学生或访问学者的签证。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网站称,拜登政府基本上沿用了这些政策。美国乔治城大学今年2月报告估计,该政策每年可能阻止多达5000名中国留学生攻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占STEM学科中国留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
另外,相比过去,赴美留学已经没那么“吃香”。《华尔街日报》指出,近年来更多国际学生开始在“家门口”寻找更有竞争力的留学地点。
将迅速反弹?
虽然去年赴美留学生数量大幅下滑,但美媒指出,今年秋季开学时的统计数字已传递出乐观信号。
美国国际教育学会15日发布的另一份调查范围较小的报告显示,今年秋季,800多所美国高校的留学生人数已增加4%,新入学的国际学生增加约68%。
美国国际教育学会首席执行官艾伦·古德曼(Allan Goodman)表示,该协会百年历史中已经历12次大流行病。根据以往惯例,一旦疫情消退,留学生人数将迅速反弹。
报告还发现,在美国各大院校争相从疫情低谷中恢复时,他们往往将招生和推介的重点放在中国和印度。
据美联社分析,今年留学生人数回升,部分原因是一些新生去年因疫情推迟入学计划。
不过,回升趋势能否持续仍然存疑。由于外国旅客入境美国需打完新冠疫苗全针,部分留学生赴美难度增加。此外,美国高校也面临着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高校的竞争压力。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2近日,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0-2021学年,美国国际学生数量骤降46%,而中国大陆在美留学生数量也下降了14.8%,这是20年来中国赴美留学生的首次下降。
那么,赴美留学生数量为何会下降呢?原因不外乎两点:
1. 受疫情影响,美国近两年在出行和经济方面遭遇挑战。
2. 美国部分政策和政治言论让国际留学生感到不再受欢迎。
但是即使美国国际留学生数骤降,但中国大陆依然是最大的生源地,共计在美高校就读生31.7万,其生源占留学生总数的34.7%,几乎是排名第二的印度留学生数量的两倍,是韩国留学生的7倍。
面对这一数据,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当前并不被看好的形势下的美国,中国有如此多的留学生选择在美就读呢?实际上,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
一方面,长年以来,美国最吸引国际生的高校不仅教学水平高,文化多元,而且具有更好包容度,中国留学生选择到美留学确实能给自己人生带来更高的际遇。
另一方面,从中国留学生可选择的热门专业来看,STEM、工程、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商科等专业,美国名校确实代表着时代发展和科技革新的前沿,不但能学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在国际上认可度更高,更能成就自己的职业。
从以上两点原因来看,美国拥有全球一流的高等教育,人们选择赴美留学并没有错。
但除以上两个原因,还有一大批中国赴美留学的原因更为现实和无奈,有一部分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规划好了赴美留学镀金的路线,他们几乎从小学和初中起就为这一目标而努力,从而脱离了我国的中高考这样的普通路线,如今虽然疫情来袭,美国政策也是一会儿一变,但这部分孩子已经没有退路可走,即使不到美国留学也必然选择其他国家留学。
实际上,小学或初中就为留学做准备的孩子并不被看好,一方面少了国内升学的压力,孩子往往不学无术,另外过早的去美国留学,也使孩子过早地脱离了家庭教育,同时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孩子就缺乏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到了国外很容易失去自我,很难过的自信幸福。
那么,什么年纪选择到国外留学最好呢?
一般来说,当孩子心智成熟,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且对自己所学习和研究方向有较清晰的认知和浓厚的兴趣时再选择出外留学不迟。而过早的将孩子送出国,面对国外较宽松的教学环境,且脱离了父母的监管,反而葬送了孩子的前程和人生。
总之,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赴美留学生活,且目标坚定,不能退缩的话,目前疫情影响,再加上美国对外政策的不稳定,中国留学生赴美一定要在生活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防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同时在学习上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及早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3美国官方15日发布“2021年国际留学门户开放报告”。报告显示, 2020至2021学年,美国大学新增国际学生数量比上一学年骤降46%,在读国际学生人数减少15%;在读的中国大陆学生人数下降14.8%,但仍然是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生源地,为317299人,占在美所有国际留学生人数的35%。
据美通社15日报道,该报告由美国教育和文化事务局支持,美国国际教育协会负责完成。受新冠疫情影响,美国高校所有主要留学生来源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幅。报告称,2020至2021学年,有914095名国际学生在美国高校学习,比2019-2020学年下降15%,减少了16万多人。中国大陆和印度仍然是美国国际留学生的两大生源地,分别占美所有国际留学生人数的35%和18%。
香港《南华早报》15日报道称,中国大陆在美留学生人数在2020至2021学年出现近20年来的首次下滑。报告显示,目前共有约31.73万中国大陆学生在美大学注册,比上一学年减少14.8%。按照该报告的统计数据,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近年来逐年增长,但增长率大幅降低,趋于停滞。2019至2020学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最高值,为372532人。但新报告没有说明2020至2021学年中国赴美新生的人数和同比增减比例。
报告还称,和往年一样,大多数 (54%) 国际学生在美攻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但美国前政府却设置障碍限制中国学生攻读这些科目。《南华早报》报道,拜登政府沿用了这些政策。美国国务院负责学术项目的副助理国务卿罗森茨韦克15日辩护称,美国既欢迎留学生,同时也保护国家利益,受影响的中国留学生“只占很小一部分”。美国乔治城大学今年 2 月份的报告估计,该政策每年可能阻止多达 5000 名中国学生攻读STEM课程。
尤其令美国媒体兴奋的是,虽然美高校2020 年秋季新留学生人数骤降,但2021年秋季的粗略数字显示,美高校的新留学生人数比2020至2021学年增加了 68%。报告称,这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复原力”。报告同时称,当美国各高校争先恐后从疫情低谷中恢复过来时,他们仍然将招生重点放在印度和中国。
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受欢迎吗?1、如果学校不错的话,绝大部分很欢迎。2、是不是人才不是看你是不是留学回来的,也要看你的在校表现,经验,能力等等,因为现在留学也不是什么难事,海龟很多的,我的周围就很多。
3、工作不一定,可能成为海带,这个没有绝对
4、各行各业多有,金融经济、IT、医学什么都有,看你学的专业啦
5、能考,好像公证学历就可以为什么今年美国留学生不去那么多了?
除了疫情之外,还有其他三个原因:美国情况有点乱、政策风向转变急、文凭硬度下降快。
一、数字可不会撒谎
一面是总数量下降,一面是总比例坚挺,应该怎么解释?有人说疫情影响大,有人说美国的吸引力下降,有人说出国留学没必要,这些说法靠谱吗?我认为,至少不是完全靠谱。
疫情影响确实很大,别的不说,单单是航班一票难求,价格飞速飙升,签证限制办理,担心染病风险,就造成很多学生无法前往美国读书。
美国的吸引力的确在下降,但美国的高等教育并非一无是处,反而在很多方面遥遥领先国内。我认为,去美国留学对那些想混文凭的学生来说,确实没必要;对那些想要深造学习的学生来说,依然有必要。
二、美国情况有点乱
美国现在什么情况?第一,总统更迭,政策变化上翻天覆地;第二,疫情未除,民众的看法并不一致;第三,追求平权,竟然搞出几十种性别;第四,冲突激化,留学生安全不比以往。
有人说美国的情况是各州分崩离析,一盘散沙,我觉得这么说有失偏颇。散装各州各自为政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两年的动荡加剧了矛盾,倒还不至于到分崩离析的程度。但美国的种种状况,确实导致了很多留学生的“等等看”和“不去了”。
三、政策风向转变急
从特朗普当政开始,美国就对中国留学生实施“有差别管控”。怎么个有差别呢?对于公费留学生、工信部直属院校学生、赴美学习理工科尤其是高精尖技术学科的学生,控制得极其严格,对于人文社科的学生,则没有那么多限制。
拜登“坐庄”之后,接二连三签署总统令,一夜之间废除了前任的多项举措,但对于内地留学生的“有差别管控”却没有明显转变。这种状况,导致很多留学生“去不了”。
四、文凭硬度下降快
远的不说,就说五年前,留学生还被广泛追捧,出国镀个金,回来能享受各种各样的优惠:公务员岗位、大学教职、人才引进、优先招聘、待遇优厚……
再看看近几年,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的用人单位纷纷擦亮双眼,修改政策。留学生的待遇从“广泛被接受”转变到了“放大镜审视”。很多人出国不是为了学东西,就是想要镀个金,在当前的情况下,出国的性价比在他们看起来已经没有那么高,自然就出现了“不想走”。
国外工作限制
留学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就是毕业后可以在同一个国家工作。在英国和美国尤其如此,毕业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位获得可观的收入。但是留学生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比较困难。即将离任的首相特里萨·梅(Theresa may)对移民采取强硬态度,并限制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只能工作6个月。
为什么很多留学生不去美英_去美英留学的人数逐年减少。
接替梅担任首相的竞争者之一萨吉德·贾维德(Sajid Javid)表示,他希望让海外学生在英国工作变得更容易,但随着英国退出欧盟席卷所有政治辩论,这是否会发生以及何时发生都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英国退出欧盟也让欧盟学生——他们曾经对自己留在英国工作的能力充满信心——不确定自己的位置。在英国退出欧盟问题得到解决之前,这一状况不可能得到改善,也不可能为欧盟公民提供长期保护。
尽管美国学生可以获得的签证更具吸引力,允许他们毕业后工作更长时间,但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签证申请被拒的数量稳步上升。从去年10月到12月,四分之一的H1-B签证申请被拒绝。相比之下,巴拉克·奥巴马总统任期最后一年的申请被拒率仅为6%。
留学费用/学费
除了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留学生还面临着比以前更高的学费。在某些情况下,这是由于个别机构作出的决定。例如,牛津大学今年早些时候宣布,40多门本科课程的国际学费将上涨10%以上。
英国退出欧盟还导致欧盟公民的学费将如何变化缺乏明确性。虽然2020/21入学的学生保证支付与国内学生相同的费用,但除此之外,没有为学生提供任何信息。不仅仅是学费越来越贵。在美国,国土安全部提高了对国际学生和交换访问者处理文书工作的收费。
这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一个美国总统咄咄逼人的态度,把非洲国家贴上“狗屎”的标签,发表针对墨西哥人和穆斯林的种族主义言论,让美国觉得不那么欢迎其他国家最聪明的人。
国外的政治紧张局势
唐纳德的严厉辱骂还产生了其他影响,教育成了外交争端的受害者。例如,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措施,警告学生不要申请赴美留学签证。
它是美国本科和研究生国际学生的最大贡献者,占2017/18年所有外国学生的三分之一。然而,两国在贸易方面的外交紧张导致中国政府采取了这一非常措施,现在该大学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学生收到的申请数量将会减少。
情况能改善吗?
显然,英美高校完全没有必要恐慌。目前,他们仍然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机构之一,这将永远是一个重要的拉动因素。然而,输给其他当地大学的危险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中国学生转到其他目的地(如澳大利亚)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看看这种趋势明年是否会继续,这将是很有趣的。
为什么美国留学越来越难?个人倾向主要原因在于四个:疫情因素、安全因素、爱国主义因素、国内大学教育质量提升因素,之所以这么说,分享如下:
疫情因素
这个因素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非常直接,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是非常严格的,美国也有自己的防控政策,说简单点,疫情因素对赴美留学的最大影响是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相比较而言,能出国留学的学生家庭条件都很不错,所以,经济成本是次要的,而时间成本就是主要考虑条件,因为核酸检测、居家隔离等政策直接会影响留学生的时间规划,简单理解,就是赴美归国的时间成本加大了。
安全因素
因为美国也有疫情影响,加之美国常有的反亚裔人群存在,枪支暴乱这些因素,在疫情影响下,这些社会矛盾更加突出显著,所以,安全因素也是留学生必须考虑的。
上周和一个在美国定居的朋友也聊了美国的安全问题,事实上,美国的白天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夜间就不好说了,尤其是刚到美国的一些中国人,上街会遇到一个现象,就是有人直接问你要钱,其实他们压根不贪心,只是需要一点烟酒钱而已,但是如果不给就容易发生冲突,甚至开枪之类的,所以,美国的枪支管理一直都是值得诟病的,每个人都可以带枪,一言不合出现杀人其实很多,所以,安全因素不仅影响赴美学生的减少,而且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爱国主义因素
这个非常容易理解,因为美国和中国处于敌对的政治状态,结合近期的佩洛西事件,美国一直都不想中国收复台湾,那么,具有爱国情怀的家庭自然就不会选择把孩子送去美国了,因为还可以选择其他国外大学,国外大学选择的余地也非常大,如英国、新加坡等,不一定吊死在美国的大学范围内。
并且美国对于中国留学生其实设置了很多审核和限制条件,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最近更是紧张,对于中国留学生的家庭背景都会认真审核,部分大学专业对中国留学生进行关闭,也就是不招中国留学生,尤其是中国军工院的留学生,直接不给与签证,所以,这方面也是因素之一,事实上这一直是长期存在的情况,美国一直在提防和限制中国未来的发展。
尤其是2020年5月,特朗普就发布了一个行政令,行政令上就载明了涉及中国军工、科研方面的留学生不给与到美国学习的机会,2021年拜登虽然说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但是并没有取消这条行政令。
国内大学的教育水平上升因素
这个因素相对来说次要,因为就个人来讲,送孩子去国外学习其实不仅仅考虑的是教育质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新的生活模式和世界状况,甚至新的思维模式。
自己非常喜欢一部电影《天堂电影院》,里面有这么一台词,大致是这样子的:
离开这里(指家乡),在这里待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去罗马吧!哪里才属于年轻人!
即使北大清华、香港理工等这些国内大学的教育质量的确在提升,这的确也是个因素,但相对来说,是针对家庭条件一般的留学生,如果是自己,还是依然会选择送孩子去国外,并不是国外的月亮会更圆这样子。
综上,个人认为就以上四点原因了。
经供参考。
美国留学利弊有哪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学?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美国留学也不例外。一方面,美国留学为无数人所接受和选择,其优势自然不言而喻;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留学美国之后颇有怨言,由此可见美国留学也不是尽善尽美。
美国留学优势
美国拥有着全世界都认可的教育资源,不仅院校林立,而且人才辈出。在美国留学的选择余地更大,就读理想院校的几率也更高。而且由于其包容性的国家性质,不同人种、不同文化的人在美国共同生活,留学美国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结识不同的人,对未来发展也更有利。
美国的学制灵活,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规划学习计划。美国校园生活也丰富多彩,社交环境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院系之间的隔阂,学生可以跨院系,甚至跨院校认识很多人,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阶级,不同思想的群体。
此外,美国大学的学生定位清晰,世界观强,学习的功利性比较小,普世性较强。美国教育认为比专业学习更重要的是对人生幸福和社会正义思考,这种思考对于人的一生或许都有裨益。
美国留学劣势
美国留学的学制时间普遍要长一些,毕竟是作为精英教育的模式,对学生的毕业要求会特别严格。由于推崇精英教育,美国在学生培养方面或多或少会灌输“唯成功论”的价值观,导致学习压力巨大。
美国留学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对海外学生来说,除了连续上涨的美国大学的学费之外,还有不断高攀的生活费、住宿费等等。而且美国的签证申请难度很大,尤其是在当下美国留学政策频繁紧缩的情况下,美国留学签证会更加难申请。
以上就是美国留学的利弊分析,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因此美国留学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合适。在考虑申请美国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分析利弊,毕竟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更圆。
留学生为什么不愿去美国了?美国的吸引力的确在下降,但美国的高等教育并非一无是处,反而在很多方面遥遥领先国内。我认为,去美国留学对那些想混文凭的学生来说,确实没必要;对那些想要深造学习的学生来说,依然有必要。二、美国情况有点乱
美国现在什么情况?第一,总统更迭,政策变化上翻天覆地;第二,疫情未除,民众的看法并不一致;第三,追求平权,竟然搞出几十种性别;第四,冲突激化,留学生安全不比以往。
有人说美国的情况是各州分崩离析,一盘散沙,我觉得这么说有失偏颇。散装各州各自为政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两年的动荡加剧了矛盾,倒还不至于到分崩离析的程度。但美国的种种状况,确实导致了很多留学生的“等等看”和“不去了”。
三、政策风向转变急
从特朗普当政开始,美国就对中国留学生实施“有差别管控”。怎么个有差别呢?对于公费留学生、工信部直属院校学生、赴美学习理工科尤其是高精尖技术学科的学生,控制得极其严格,对于人文社科的学生,则没有那么多限制。
拜登“坐庄”之后,接二连三签署总统令,一夜之间废除了前任的多项举措,但对于内地留学生的“有差别管控”却没有明显转变。这种状况,导致很多留学生“去不了”。
四、文凭硬度下降快
远的不说,就说五年前,留学生还被广泛追捧,出国镀个金,回来能享受各种各样的优惠:公务员岗位、大学教职、人才引进、优先招聘、待遇优厚……
再看看近几年,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的用人单位纷纷擦亮双眼,修改政策。留学生的待遇从“广泛被接受”转变到了“放大镜审视”。很多人出国不是为了学东西,就是想要镀个金,在当前的情况下,出国的性价比在他们看起来已经没有那么高,自然就出现了“不想走”。 免费获取《留学申请攻略》 一键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