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星的人物经历


曹卫星的人物经历

1985年,曹卫星硕士毕业,不久公派赴美国留学。第一次走进实验室,面对配套齐全、设施一流的仪器,他心中无比兴奋,马上投入到忘我的学习中,仅用三年半时间便在俄勒冈州立大学作物科学系获得了博士学位。在作物生理、作物生长模拟等新兴科学领域内初步显示了他非凡的领悟力,并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8篇学术论文。他的科研成果创下了整个作物科学系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为他的学生时代划上了精彩的一笔。提起这位资质聪明、勤奋刻苦的中国学生,他的导师、美国农学会主席Moss教授由衷地称赞:“卫星是我30年教育生涯中最好的学生。”博士毕业后,曹卫星又来到威斯康星大学,在作物环境生理领域先后做博士后及科学家。他在那里奠定了更坚实的学术基础。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

曹卫星的人物经历

在美国,曹卫星一家已取得绿卡。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缤纷的异域风情,始终无法排遣他心中潜滋暗长的羁旅情感,未能消磨他报效祖国的念头。曹卫星认为,是祖国和母校给了自己远渡重洋深造的机会,必须涌泉报答她们。1994年,他毅然辞去威斯康星大学的工作,举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南京农业大学,成为该校第一位回归的留美博士。 刚回国,外界议论纷纷。有人担心他能否在国内静下心来,也有人怀疑年仅35岁的博士生导师能否挑起学术带头人的担子。面对那些疑惑的目光,曹卫星没有解释,而是决定用行动证明自己。
俗话说创业难,对曹卫星来说,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农学系作物栽培组境况不佳,课题难申请,仪器设备缺乏,他二话没说,把从国外带回的大量资料、计算机设备都搬进了实验室,资金不足就把积蓄先垫上……这样,在原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耕作制度传统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他又带头创建了作物生理生态和农业信息技术2个新的学科生长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与参考,他只能靠自己勤奋敬业、开拓进取,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
曹卫星的人物经历

天道酬勤,在回国后的短短几年中,曹教授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部省以及国际合作科研基金项目等国家和部省以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2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科研事业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作物生理生态领域,阐明了小麦发育的系统动力学及小花发育与结实的生理调控原理和技术;揭示了增铵营养对小麦生长和氮素吸收的促进效应及生理机制;明确了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基因型差异及优质专用小麦调控的生理生态基础。
——在作物智能管理领域,率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作物栽培学研究,创立了基于作物—环境—技术关系的小麦生长机理模型和基于作物生育时空规律的栽培管理知识模型,以及基于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物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为精确农业和信息农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的工作能否创一流,发展的速度能否更快一些,这是曹卫星反复思索的大课题。1996年,他接过学科点点长的重担,像一个接力赛跑的运动员,决心进行新的冲刺。面对国内科研条件的巨大反差,要想争创一流,谈何容易。但又决不是心血来潮,他认准了只有在竞争中开拓发展,才有学科点的未来与生路。
曹卫星的人物经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曹卫星带领学科点成员,根据争创一流的发展战略,把实干拼搏的作风与他深谙“目标管理”艺术结合起来。1996年,他通过联系其他相关学科组建了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该学科也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初战告捷,更坚定了他争创一流的信心。通过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规划学科点的发展方向,加强学科梯队的建设,注重教学、科研实验室以及基地的建设,使学科迸发出蓬勃生机。1999年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被评为农业部优秀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在农业部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同时获准设立第二批国家级特聘教授岗位,且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他本人也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并在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期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如果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是一个小家,那么农学院可谓是一个大家,作为院长,曹卫星教授勇挑重担,敢于开拓。他与其他院领导一起致力于改善学院教学科研环境,努力营造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和氛围;他十分重视学科建设,注重引进优秀人才和培养学术骨干,努力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争创一流的思路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促进了学院的蓬勃发展,综合实力列全国同类际系之首。在校年度综合考核中,农学院已连续三年名列全校第一,他本人也连续四年被列为优秀。作为一名院长,他不仅工作努力,团结同志,更重要是他在教学和科研上也时刻走在全院的前面。他以一个院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时,又以教师的条件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他说,只有在这两方面都走在前面,才能无愧于组织的信任,无愧于肩上所负的使命。在他的影响下,农学院已经形成为争创一流而努力工作的良好风气。 曹卫星是一个有着多侧面性格的人,而哪一个侧面都很鲜明。比如他快乐,他就把周围的人们惹得欢声笑语;比如他脾气急,所有在他身边的人都是令行禁止,工作效率极高;又如他工作狂,又如运动迷……和他在一起,可能就没有闲着的时候。做校长助理、当院长、搞科研教学、指导研究生之外,他还是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还有许多学术组织的头衔,有机会还要打乒乓球、唱卡拉OK……他的精力之充沛是我校有名的。
对曹卫星而言,事业可谓如日中天,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农业部“优秀回国留学人员”、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被列入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农业部“神农计划”、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刚刚又当选为省劳动模范。
对这些荣誉的取得,曹卫星有着自己的认识。他在一份小结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本人所取得的荣誉,是学校领导的关怀,是我们这个集体共同努力取得的。”
登上一山又一山的曹卫星,没有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而更多地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使命感,他将肩负希望,挑战未来,永不停步,向前走……

胡适的“白月光”曹诚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诚英生于一个富足商贾之家。父亲在湖北武汉做生意,专卖笔墨纸砚之类,还有茶叶等方面的,家境殷实。父亲的大夫人生下三个女儿,后来又娶了她的母亲做夫人,又生下了她和哥哥两个孩子。后来她的二姐与一位当时地位很高的人——胡适的三哥结婚,在胡适面前,她就是三嫂之姊妹。

曹诚英作为伴娘参加婚礼,那时她刚15岁。与此同时,那位风度翩翩,气度不凡的胡适,刚从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留学回来,成为了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那时他26岁。

伴娘团中,曹诚英的光芒似是藏不住的闪耀,胡适一眼就瞧见了她,四目相交,两人都怦然心动。曹诚英亲切地呼唤他为穈哥,这是胡适的乳名,而胡适也得体的称呼她为表妹。尽管彼此均爱慕不已,但是,这是胡适的婚礼!

胡适迎娶的正是指腹为婚的娃娃亲,邻村的江冬秀。这个江冬秀,虽然她的母亲出身于官宦门庭,但峰回路转到江冬秀这儿,她却大字也不识一个。

胡适向来不主张包办婚姻,早在美国留学期间,就非常反对这样的安排。但碍于孝道,他只得遵从家母的意思,而且他和娃娃亲的江冬秀家,还有一层亲戚关系——胡适的姑妈正是江的舅妈,实在不好推辞。在这种包办婚姻的背景之下,胡适回国后就筹办着和江冬秀的婚礼。

不料他竟然与自己的三嫂的姊妹之间,会发生一段情。经过婚礼上的内心激荡,他们开始相思断肠。结婚后,胡适一次经过曹诚英的村庄,由于他知道曹喜爱梅花,便带给她一条绣有梅花的手绢;曹诚英之后便亲手缝制了一双布鞋送给了她的穈哥——两人你来我往表达爱慕之情。寒假过后,胡适回到了北大。

那个时代盛行包办婚姻,曹诚英也不能幸免——她的娃娃亲是邻村大户人家的儿子。在胡适离开后的那一年,曹诚英到了适婚年纪,不得不嫁给了指腹为婚的胡冠英——尽管她的哥哥曹诚克大力抵制这桩老派包办婚姻,但由于曹诚英结婚三年了还没有身孕,婆婆便给自己儿子安排娶了一个小妾,曹诚英就与夫家解除了婚约。

她借公事给胡适写信,请胡适为《安徽旅杭学会报》写一篇序言,胡适当然是二话不说就欣然同意了。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书信联系。

再后来,他们迎来了一段热恋般的幸福日子。胡适因为旧病复发在杭州西湖南山的烟霞洞(那里可以鸟瞰西湖全景)附近,租了金复三居士住宅中的三间房,住在那里疗养,而曹诚英则长期陪伴在身旁。后曹诚英有身孕,胡适想和江冬秀离婚,然后同曹结婚,可是剽悍的江冬秀大吵大闹,以母子之死相逼,最终没有离成。最终的结果是,曹诚英堕胎,他们的婚姻之路被掐断。

1925年,曹诚英顺利毕业,想要完成胡适未完成的心愿——以农报国,又去了东南大学学习农业。1934年,胡适引导曹诚英去胡适所毕业的院校——康奈尔大学,继续攻读农学。1937年,曹诚英回国开始任教,她是我国农学界如此年轻的第一位女教授!1939年,曹诚英本结识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不料胡适原配江冬秀从中作梗,在男方亲戚面前说曹的坏话,使男方单方面宣布取消了婚约。曹诚英的身心受到重创,对于人生她绝望了,想要去峨眉山出家。后来还是哥哥上山劝服了她还俗,回家继续任教。

新中国成立之后。胡适未听曹之规劝,转身流亡美国,1952年又去往台湾。曹诚英后来终身未嫁,但她在复旦学子们口中拥有很高的赞誉,都称她为慈母。1952年9月,复旦农学院转迁沈阳。曹诚英年老体衰,本可以不去,最后还是毅然决然要去做贡献,她研究出了高产的马铃薯,至今这种贡献在东北三省随处可见。

中央电视台军事评论员有个姓曹的叫什么

曹卫东 ,经常出现在央视的军事节目中做评论员,经常受邀参加各台的军事节目,如军情解码,全球零距离,沙场,东南军情等等。

中国有哪些知名的军事家:

1、张召忠

张教授的军事、政治观点犀利且独树一帜。张教授出身于农民家庭,中专毕业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导弹部队担任技术兵。后来进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阿拉伯语专业。他熟练掌握阿拉伯语、英语,并学过日语,在欧美亚多国工作过。研究范围涉及武器装备、国际法规等多个学科领域。先后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部委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他曾被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网友欢迎的十大嘉宾”、国家科技系统评选为“年度十大科普新闻人物”。

2、尹卓

尹老是大家公认的专业水准数一数二的,思路清晰,知识面比较宽,有深度,说话语气语速把握的非常好,军事学术渊博、精通各国武器装备、分析冷静精辟准确,他与张召忠都是海军少将。尹老长期从事军事学术研究工作,曾出版《今日台湾》、《现代美国海军》、《世界舰船年鉴》等专著和工具书,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年近七旬的尹卓老师,他精通法语、英语等多国语言,曾在在法国军事院校留学,是国家军事战略决策专家组成员,21世纪仍在参与国家重大军事战略决策的论证工作。尹老以其深厚的学识功底,对影视作品以及纪录片中的细节进行专业的解读和评点,深入浅出,容易理解。

3、房兵

房老师参加节目时语速飞快,他评论激情中带着些许幽默。房老师是国防大学军事教官,教授,军事学博士,大校军衔。2010年初登上CCTV10《百家讲坛》节目,主讲《中国远征军》系列节目。在云南卫视讲解17集纪录片《百年航母》。在国防大学就读期间,分别在《国防大学学报》、《军事学术》、《现代军事》、《军事史林》、《舰船知识》等军内外10余种刊物上,发表各类军事论文56篇。此外,著有《航空母舰与战争》一书。房老师的军事评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讲解问题时富有激情,干净利落。很多网友欣赏他的真性情。

4、杜文龙

杜文龙,大校军衔,北京通州人。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全军首批外宣专家。多年来追踪研究中国、中国台湾地区及中国周边国家武器装备的革新与发展,发表学术文章近百篇,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60余部作战法规、理论专著、教材的编写,参加了40多项军队重大课题研究。先后应邀在在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后勤学院、装备学院等讲座数百场。2003年,曾作为特约军事专家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关注伊拉克战事”特别节目的直播报道 。

5、李莉

李莉,现为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教授,军事科技教研室副主任。总政确定的全军48名外宣专家之一。本科毕业于西安二炮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曾在第二炮兵通信总站工作5年,1995年考入国防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作战模拟专业,2005年7月获军事学博士学位。曾多次应邀到CCTV-4“海峡两岸”、CCTV-7“防务新观察”、“军事科技”、等栏目做军事访谈嘉宾,同时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特约军事评论员。

有谁叫曹佩哪里的曹佩声
曹诚英 (1902~1973.1.18)[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别字佩声,乳名行娟,安徽绩溪旺川人,国内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1902年出生于绩溪一个大户人家。诚英是她的排行名。她家是富裕的徽商。自五岁起即上私塾,读《孝经》、《弟子规》、《四书》、《幼学琼林》等。她从小偏爱文学,尤爱诗词。十六岁那年,由母亲作主许配给宅坦村的胡昭万,这是她极不愿意的,后来这桩痛苦的婚姻在其二兄的帮助下才得以解脱。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农科,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并留校任教。1934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主修遗传育种,1937年获得遗传育种学的硕士学位归国,同年回国后,在安徽大学农学院任教授,这是我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1943年到复旦大学农学院,成为专职教授。1952年,因院系调整,她随复旦大学农学院的一部分来到新组建的沈阳农学院任教授。1956年她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1969年回故乡绩溪,1973年因肺癌逝世于上海。

人大主任坠亡是什么原因?“人大主任坠亡”:人大主任坠亡?人大主任坠亡让人震惊。人大主任坠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大主任坠亡,人大主任是谁呢?人大主任坠亡,为什么会坠楼呢?人大主任坠亡,是自杀还是他杀呢?人大主任坠亡背后是否牵连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人大主任坠亡年仅39岁,真可惜!人大主任坠亡引发网友纷纷热议。人大主任坠亡,网友纷纷揣测其坠楼原因。人大主任坠亡,传言称与其他老师有矛盾。人大主任坠亡警方排除他杀可能。人大主任坠亡事情始末是怎样的呢?人大主任坠亡: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廷炳在学校科研楼坠楼身亡,年仅39岁。,校方称曹教授为高空坠亡,正积极处理善后。海淀警方表示,已排除刑嫌。
人大主任坠亡:二楼室外平台发现尸体
3月19日下午,网友“滕怀英小朋友”发微博称,人大一男教授从科研楼9层男厕所跳楼身亡,“杀死他的是抑郁症吗?”微博同时贴出一张现场图片。
人大科研楼,2楼男厕所的窗子玻璃等已消失,窗外,是大厦二楼的室外平台。平台上放着几束黄白色的菊花,旁边隐约仍可见到暗红色血迹。
科研楼多位教师及学生称,坠亡者是化学系主任,名叫曹廷炳,“可能是高层坠亡,尸体落在2楼的平台上。”
该校一保安队长说,据他所知,3月17日下午5点多,有人在科研楼上厕所,发现有人坠亡,遂报警,警方很快到达现场勘查,并将死者遗体拉走。
人大主任坠亡:系高空坠亡已排除他杀
人大科研楼,理科楼等一楼大厅以及学校官网上,张贴着关于曹廷炳教授的讣告及其生平简历。讣告称,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廷炳同志,于2012年3月16日在北京不幸辞世,终年39岁。讣告署名为“曹廷炳教授治丧委员会”。
“很吃惊。”人大化学系一负责人称,曹教授尸体被发现在科研楼2层平台上,但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死因,“是跳楼还是不慎坠楼,也不清楚。”
“曹廷炳教授治丧委员会”工作人员称,目前院系领导和曹教授家属正在进行善后处理工作,之后将举办悼念活动。
人大宣传部表示,经警方调查,曹教授为高空坠亡,已排除他杀可能。“坠亡原因正在了解中。”
海淀警方证实,3月17日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证实一名男子坠楼身亡,已排除刑事犯罪嫌疑。
人大主任坠亡:逝者为人幽默和同事关系不错
人大化学系一负责人介绍,曹教授作为化学系主任,和学校、系里老师等的关系一向不错。“曹教授爱钻研一些化学方面的课题,有时候比较幽默”,该负责人说。

胡适与曹成英从古城绩溪通往上庄的大路旁,有一座在芳草萋萋掩映下的古朴的坟墓,石碑上镌刻着“曹诚英先生之墓”。展开的墓道如同欢迎往来者张开的双臂。这曹诚英是谁?她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急先锋之一的胡适先生的永恒恋人。虽生不同床,死不同穴,但她坚信能与魂之归来的胡适至此一聚。这穿越时空的生死恋,引导我们踏上了去往胡适故居之旅。
藏于青山绿水之间的胡适故居宁静而雅致,可谓徽派建筑的缩影,古老的雕花格窗和似散幽香的木雕兰花,不禁让我想起浙江杭州的烟霞洞的清幽静谧来了,它俩是那样的远,又是那样的近。
烟霞洞乃是佛家圣地,曾有无数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或为情或为命。而1923年的一天,一位只为寻找宁静的新派人物却也来此,他对佛家并无太多虔诚可言,自然非为命亦非为情而来。但当他与这千年的古刹静穆相对时,却不曾想到,一生的最爱,一生最为缠绵的恋情却始料不及地到来了。
这位新派人物便是性情率直的国学大师胡适先生。与适之先生一生相关的女人,大约有5个:母亲冯顺弟、妻子江冬秀以及女诗人陈哲衡,异国情侣韦莲司,还有一位便是生死相恋的曹诚英。
对于妻子江冬秀,胡适并没有那种原初即发的爱情,他们的相处只能说是男女双方面对生活的妥协。但作为性情中人,无论如何地固守生活,总还是需要一种高于生活的精神交流———爱情。率直的胡适更是不可能在爱情面前逃遁的。
1923年4月,因病休养的胡适到杭州的烟霞洞,在此地的绩溪同乡都来探望他,曹诚英随之而来。胡适一见曹诚英,往昔的记忆涌上心来。曹诚英也是安徽绩溪人,小胡适11岁,是胡适之嫂的同父异母妹妹。1917年,胡适归乡完婚时,曹诚英做伴娘,就在这次婚礼上,两人却一见倾心。而此时的胡适已是她人之夫,注定了两人情感上的“隔河遥望”。1919年,曹诚英嫁与了上庄村的胡冠英,但曹诚英留学美国的哥哥曹克诚极力反对这次婚姻,理由是她将无法继续学业。于是在兄长的鼓励下,加之其对胡适的一份恋情,暂时离开了丈夫,就读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后又由于其婆婆籍口诚英结婚3年未有生孕,让胡冠英续了小。1923年春,曹诚英与胡冠英离了婚。一半为了胡适,一半为了自己的生活。胡适于烟霞洞所见的曹诚英已不比当年,其心境之凄凉是可想而知的。胡适为此深感悲痛赋了《怨歌》一诗寄寓了一份自己的感伤情怀。
那一年我回到了山中,无意中寻着了一株梅花树,可惜我不能久住山中,匆匆见了,便匆匆地去。
这回我又回到山中,那梅树已移到人家去了。我好容易寻到了那人家,可怜他已全不似当年的曲度了。
……
我是不轻易伤心的人,也不禁为他滴几点眼泪。一半是哀念梅花,一半是怜悯人们的愚昧。
……
这首诗以“梅花”喻曹诚英。首段点明了朦胧恋情确产生于胡、曹二人初见之时。曹诚英几年来的遭际令胡适深感愤怒。而对于光景惨淡的曹诚英来说,风度翩翩的胡适的出现不啻是一个大惊喜,何况胡适乃学界执牛耳者,品貌双全。自己也早有了缱绻之情。于是两人的感情不可抑制地爆发了。两人相处的几周内相携畅游西湖、同登西山共读月色。由于曹诚英要回学校上课,胡适要去上海办事,两人暂作别离。6月,胡适复去烟霞洞,曹诚英亦值假期,两人拥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这段时间他们的关系已不避人,胡适自谓尝到了禁果的幸福滋味。徐志摩对此也曾戏言:“适之是转老还童了。”可见,这对心灵早有预约的恋人,在青山绿水间,是何等之美满了。
1924年,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日趋明朗,在沪杭求学的友人尽知此事。这年春天,胡适开始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不听则已,一听则勃然大怒。她从厨房中拿起菜刀,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同你生的孩子也不要了。”当下唬得胡适再不敢言。胡适是极力赞扬恋爱自由的,认为美满的婚姻、幸福的爱情常出于自由的恋爱中。但具体到胡适自身,爱情却被“生活”压倒。泼辣的江冬秀掌握了胡适的弱点:爱名、爱面子、尤其珍惜一顶作为青年导师的帽子。何况江冬秀的背后还有像梁启超这样的一代学术宗师作为后盾。这位具有真性情的人在爱情和荣誉面前处于了两难。一场痴烈的恋爱由此而止。正如胡适《尝试》集中一诗所言: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哪一个,孤身怪可怜。
……
在爱情的领域,胡适做了忽飞还的那只黄蝴蝶。孤苦的曹诚英则在失意后漂泊异域,从此两人远隔重洋,音信渺茫,但情难断,人难忘。对她来说维系一生的就是这段没有结局的苦恋记忆。解放后,曹诚英以教授身份受聘于沈阳农学院。终老于上庄的子妹村旺川,她捐掉了所有积蓄,便在这通往上庄的大道上留下了这座坟墓。
佛言:“掬水月在手,拈花香满袖。”一段未了情虽苦及一生,亦美丽一生。为情而累及一生的曹诚英女士,在生命最后一刻亦未忘却这一段尘缘。将自己的最终归宿定在去往上庄的要道之畔,她等待胡适的归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认为叶落归根,魂归故里。她坚信胡适会向她走来……

美国留学推荐信的开头怎么写我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你可以看一下学习一下
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也称Reference Letter,是留学文书中十分有分量的一份材料,直接关系到能否出国留学,能否获得奖学金等。推荐信主要是通过导师、教授或其他相关人士客观地向招生官介绍申请人的学习或工作情况。
不同身份的推荐人的推荐信内容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推荐人需要说明推荐力度:推荐recommend with pleasure,非常推荐enthusiastically recommend,强烈推荐strongly recommend,毫无保留地推荐recommend without reservation
一、工作/实习单位领导或同级同事
●单位名称、业务范围和单位在业界的地位,个人在单位中的职位、工作内容,与申请人的关系等
●所推荐申请人参加工作的时间,该申请人在你单位的工作经历概述,包括所属部门、担任职位、主要工作职责等
●重点描述申请人所从事过的主要项目,最好与所申专业相关,申请人取得的重大成就,或者是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方法
●客观评述该申请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描述申请者作为团队领导是如何组织、协调决策和实施项目的,或作为团队成员是如何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献智献策的
●申请人在工作中体现出的专业能力、业务发展水平,或者是申请人从事过的学术研究活动及意义,或是发表过的论文
●该申请人是否熟悉和了解该领域中世界科研发展趋势,紧跟科研发展,具备何种重要潜力,在哪些方面具备了从事高层次学位课程学习的条件
●该申请人身上的缺点
●你认为出国留学会对该申请者的职业生涯产生怎样的积极的影响,申请人是否具有较强的求学动机
●其它你所认为值得引起录取委员会注意的事宜
二、系主任、院长、校长等
●概述推荐人所在校/院/系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及专业排名
●推荐人的行政职称、学术职称,在何专业领域从事科研,与申请人关系,申请人自何时至何时在该校/系/学院学习过
●所推荐申请人目前申请的学校、专业及学位课程
●是否亲自教过该申请人或带领过申请人从事过科研活动,如有,请描述在该课程学习过程(或科研项目)中的表现与成就
●该申请者的总体学业表现(academic performance,从横向比较来看,在其班级或年级或院系中排名和GPA如何,突出方面,学习上获得过的奖励,最好说明这些奖项的获奖比例
●在你看来,该申请人在哪些重要的方面已打下了良好的学业和科研基础,其重大的专业素质和优秀品质是什么
●该申请人课外活动情况,担任过何种职务,组织参加过什么学生社团、集体活动或公益活动,获得哪些奖励
●申请人的英语能力
●申请人身上的不足之处,怎样可得到改进
●申请人身上在学术上有哪些重要的潜能?通过留学能如何发挥这些潜能?推荐人是否有亲身经历可说明申请人从事留学的必要性
●其它你所认为值得引起录取委员会注意的事宜
三、专业课老师/ 论文、毕业设计导师
●推荐人与申请人关系,是何时指导申请人论文/实验/毕设时认识了解申请人的
●申请人在上课过程中的表现,该门课程的成绩,该成绩在全班(系/年级)排名情况,申请人总的学业表现
●申请人在其他相关的课程上的表现,你认为申请人在所要申请的专业领域中在哪些重要的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和从事科研的能力,何时何处发表过哪些学术论文
●申请人在其所要申请的专业领域中对国内/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是否熟悉了解,参加过哪些系/院/校/市/省/国家/国际级的学术活动,宣读过论文或作过发言
●申请人所选择的论文的课题以及该课题的意义,采用了的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或实用意义,论文的评分情况与评价如何
●申请人身上体现出了何种重要的学术素质(独到见解,怀疑与批判权威,资料翔实,方法正确有效,出色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富有想象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其他方面的重要优点或特殊之处
●申请人在学术和科研方面尚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能获得改进
●其它你所认为值得引起录取委员会注意的事宜
四、其他
●推荐人身份/职称
●推荐人与申请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相识,相识程度
●申请人所申请何所大学的何专业
●扼要描述被推荐人的经历(只与推荐人所处领域相关的内容)
●学业表现(学习态度、发表文章或作品或毕业设计的意义),项目、工作态度、工作业绩
●列举二至三件申请人具体从事过的杰出事例
●从每一事例中归纳出申请人的专业素质和优良品质
●说明申请 人所学专业重要性
●指出申请 人身上某一、二方面的不足之处,及如何克服这些不足
●对申请人潜质的描述与说明
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不同的推荐信所要描述和强调的被推荐人的品质是不同的。工作单位的领导应该在推荐信中强调工作业绩,老师/导师强调学习和科研能力。因此,大家必须有意识地选择相关品质并将其错落有致地融入不同的推荐信之中,要用具体事例和较为确凿的数据来佐证申请人的品质。
还需要注意的是,推荐信尾必须有推荐人的亲笔签名,最好直接由推荐人寄给学校招生办官员或申请就读学校的系主任。如果由被推荐人寄送,可将推荐信装入信封内封好后由推荐人在信封口处亲笔签名以示保密。信封正面注明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表明这是一封推荐信。
转自杭州申友留学咨询新浪微博

中国地产富豪在英被捕被控涉嫌行贿德云斗笑社谁杀的教授1.张力。富力地产创始人、联席董事长及总裁张力在英国被抓捕。
此前,张力已经遭到美国方面秘密指控,对其通缉令已经发送至盟友国,张力入境英国即被当地警方盯上,抓捕目的是引渡美国。张力在周一以1500万英镑保释,并就引渡提出了异议
2.秦霄贤。 经过仔细盘查发现,真正杀害曹教授的凶手是“匪弟”秦霄贤。而张鹤伦为了保住弟弟秦霄贤,不得已只能选择自曝身份。周九良和张九龄是冰城地下组织成员。经理栾云平的真实身份是“国际组织情报员”。 孟鹤堂真实身份是“国际情报组织高级专员”。而探长岳云鹏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国际情报组织暗桩”剧情反转之快也让人看得猝不及防,最后孟鹤堂在窗边预料到伙伴即将“牺牲”而独唱小曲,岳云鹏边走边哭,所有人都为此全力以赴的情景更是让人破防。

免费获取《留学申请攻略》 一键领取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