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是谁提议让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


最早是谁提议让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是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Edmund Janes James)1906年曾写信进言当时的老罗斯福总统开放美国大学给中国留学生,当时是黄花岗前一年中国反满清政府革命已有好多次,詹姆士信中说
“The nation which succeeds in educating the young Chinese of the present generation will be the nation which for a given expenditure of effort will reap the largest possible returns in moral, intellectual and commercial influence.”
最早是谁提议让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

美国留学费用多少以下美国留学费用信息选于美国留学费用全知道:学费的了解是按照学分数和每个学分的费用去了解,(总的学费等于学分数X每个学分的费用去计算,因为每年的学分数是不太一样的)。
高中$20000-60000/年高中学费4-6万美元不 等,宗教类学校学费为2-3万美元。
本科$30000-65000/年美国本科学制一般为四年,但也有三年就可毕业的情况。
研究生(商科)$40000-90000/年一般1-2年,美国商学院的学费每年按照5%增长。
研究生(理 工)$15000-60000/年一般1-2年,美国理工学院的学费每年按照5%增长。
研究生(文艺)$15000-75000/ 年一般1-2年,美国文艺学院的学费每年按照5%增长。
博士$15000-60000/年一般5-6年,博士学费每年 按照5%增长。
如果想了解更为详细美国留学费用,可以通过浏览美国留学花费全知道https://www.liuxue315.cn/zhuanti-feiyong.shtml了解,该网站按照学生在不同的留学阶段,按照不同的海外院校,按照就读的不同专业,总结出了更为详细的留学费用明细。查询入下图:
最早是谁提议让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


费用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性质,地理位置,名气,以及专业的差别等因素。私立学校通常情况下都会高于公立大学,所以如果我们的费用有比较严格的预算范围,在选择美国留学择校的时候,也要把费用这块一起考虑进去。从过往的时间上看,美国的学费呈现一个逐年递增的形势,增幅大约在5%左右每年。所以如果出国的话,最好还是尽早出去,多少能便宜点。
最早是谁提议让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

留学为什么要首选美国?

根据最新统计,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占了美国国际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美国留学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去美国留学?从全球国家实力等级上来看,我们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远?

一、从全球科技实力排名上来看,排名第一的就是美国

那么美国的科技实力强大到什么地步呢?

全球十大科技顶尖公司,美国占据了八家!英特尔向全世界提供芯片,微软公司和甲骨文公司占据了软件业的基础市场,我们电脑中基本上大部分的软件都是由美国公司开发出来的。近年来中国兴起了一轮拼杀惨烈的手机大战,小米、华为等,连做空调的,做英语培训的都不甘寂寞的来加入到这场手机市场大战中,而他们手机所用的安卓系统,就是早期由原名为"Android"的美国公司开发出来的,现在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系统开发中。

在科技开发实力上,形象点说假如美国宣布说他们研究出了飞碟,肯定不会有人表示怀疑。早在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飞碟就已经是基本交通工具了。很多地方的UFO迷们在各地报道出来的UFO照片,就曾引出一些媒体猜测是美国军方基地搞出来的花样。

美国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例如在军工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在医学技术领域,在信息科学领域等众多领域,美国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和压倒性的技术优势雄居世界之首。而在科技学术领域方面,迄今为止,美国的大学汇集了全球 70% 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最顶尖的 20 所大学中,按科学贡献度计算,美国占了 17 所。

全球科技实力等级划分为 5 个级别中,中国只能排到第四等级里。
第一级,核心,美国。
第二级,发达,英国,德国,法国,日本。
第三级,登堂入室,芬兰、俄罗斯,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韩国,捷克等中等发达国家。
第四级,在大门口,中国,印度,墨西哥,南非等发展中国家。
第五级,落后,其余发展中贫穷国家都在此列。

二:美国教育实力也是世界排名第一

美国教育公认的世界第一,学术氛围好,专业广,种类齐。这是美国留学最重要的第一大理由。

美国共有4000多所大学,拥有最牛的大学,最牛的教授,美国有公立大学,也有私立大学;有综合大学,有文理学院,也有社区大学;有四年制大学也有两年制大学;有基础综合教育,也有职业教育。学位从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到博士学位一应俱全。教学质量最高,涵盖课程和范围最大,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到自己最适合的学校。

在美国留学,学制灵活,转学容易,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发展,美国很多学校不要求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选择明确的专业方向,除了某些专业特殊要求的课程,本科一、二年级的课程基本上是为所有学生共同设置的,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才自主选择专业。所以学生只要提出转专业的申请就可以了非常的容易。另外,在申请攻读研究生学位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与本科不同的专业。不仅学校选择灵活,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学分转换也很灵活。比如留学生在一个排名80位左右的学校读书,如果他有能力上排名前30位的学校,那他就可以选择考入排名前30位的学校,他在之前的学校所修的学分在之后的学校同样能够获得认可,美国大学是不限制有能力的学生选择学校的。

同时,美国大学师资水平最高,科研最强。迄今为止,在全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70%以上是美国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任教于美国大学的教授。

三、美国式教育和中国式教育之间的差别:

中国和美国有完全不同的传统和考试。中国教育侧重于灌输式知识传授,如何让学生运用和管理学校所学的知识,以及如何理解这些知识的系统和结构。相对来说,美国教育更注重如何让学生在社会上运用这些知识,学生可以质疑所学知识,可以批评某些观点,所以更注重学生的开发创造知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美国是没有教学大纲的,各个学校都是自己编制自己的教学大纲,设定自己的课程体系,所以课堂上都是开放式思维,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自然就会喜欢,就会自发的学习,而考试只不过是测验方式的一种。所以,美国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被要求按照兴趣组成学习团队,被要求经常做我们成年人才懂得的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用图书馆查阅自己的资料和社会实践或者现场考察等方式去积累知识和经验,最终写成一篇小论文,在课堂上呈现给其他小组的学生听。

中国式教育,学生就像个空瓶,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美国式教育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多让学生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学生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逻辑思维。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外文化逐渐的渗透到国内,中国家长开始逐渐的意识到了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多的家庭会为孩子选择出国留学,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结合美国世界大国的综合实力,就成为了家长的首选目标。

到目前为止,留学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几百万的大军,在美留学人数已经达到了30万以上,但我们不必要因此恐慌人才的外流,就全盘否定我们的教育和国家实力的发展。“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更多人出去留学,就会有更多的人才在学成之后归国大展宏图。我们放眼世界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清华北大毕业生去美国留学?清华北大有7成毕业生去美国留学,今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第一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表明,尽管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已经出现“回流”趋势,留学归国人员数量持续增长,但流出明显大于流入,“人才流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源稀缺现象依然存在。
报告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有70余万具有高等学历的人员出国留学,但是学成回国的人员不到1/3,2/3以上的人选择留在国外发展。有关调查显示,1985年以来,清华北大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七成以上去了美国。
另外,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机构带来的“内流失”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流向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报告称,一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中的中国研发人员和技术专家虽然在国内工作,但从其服务对象看,研究成果或贡献的归属不能合理计入中国的统计范畴,因此,这类人员不能合理地纳入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范畴。目前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华建立了研发机构。一些在华跨国企业已成为海归人士和国内名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学霸夫妻都是北大毕业,美国留学读博士,回国创业身价490亿


2020年胡润百富榜上,身家超过20亿的温商,至少有66人,而首富是一对学霸夫妻。


他们一起从北京大学毕业,又一同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双双获得博士学位。


婚后,夫妻二人联手创业,一起把公司做上市,身家490亿,连续多年蝉联榜单上的“温商首富”。


他们就是:药明康德的创始人李革、赵宁夫妇。



有人说这样评价李革夫妻:



李革专注于医药CRO领域,他利用自身优势,不断给其他药企提供某一阶段的服务。


马云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李革则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


李革哪里来的底气,敢说这样的话?


了解他的创业故事后,才发现他至少已经实现了一半目标,而另外的一半,只需交给时间去完成。


学霸夫妻下海创业


李革祖籍浙江温州,却是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


1967年出生的李革,从小就是学霸。


他就读于北大附中,从不指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因为在他看来,考上北大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他在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只写了北大。


高考成绩一出,李革果然被北大录取,只不过他错失心仪的物理系,阴差阳错地被北大化学系录取。


1989年,李革和赵宁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


当时,国内正掀起一股出国热,很多高材生毕业后都选择出国深造。


正好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直接对外宣布,要招一批北大的学生。


于是,李革和赵宁就共同赴美,去哥伦比亚大学深造。


4年后,两人共同取得哥伦比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深造的第三年,李革曾经和导师一起发明了“标记的化学技术”,这一重要的科研成果让他和导师拿到了第一笔风投资金。


在1993年时,李革的导师带着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研究人员一起组建了制药公司 Pharmacopeia Drug Discovery Inc,简称 PDD。


李革进入PDD公司担任创始科学家、科研总监。


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做后盾,1995年时,PDD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市上市,并且开始了研发外包。


公司在美国上市时,28岁的李革立即成了远近闻名的成功人士。


1999年,他受邀回北大演讲。


演讲之余,他进行了国内市场考察,立即敏锐地发现:



他从中看到了商机。


恰巧在2000年,PDD的6名高管和股东持续大规模抛售股票,让PDD的股价跌到冰点。


因为不想错过商机,也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李革随即决定回国创业。



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之举


2000年,李革、赵宁夫妻和刘晓钟、张朝晖四人,在上海外高桥创立了药明康德。


当时,中国刚刚加入WTO,国际竞争日益剧烈,如果要买断一个专利新药的生产许可证,至少需要500-600美元。


并且中国的西药品种有97.4%是仿制,中成药也保持在极低的水平,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李革意识到,必须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新药。


他出国时,国内刚刚改革开放,11年的时间,他接受了美国教育,已经习惯美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在那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和现今相差甚远,再加上留学生人数稀少,“海归”在国内还是稀缺人才。


回国后,李革也花了一段时间重新适应国内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模式。


多年后,他总结说:



如果丢掉出国深造学到的东西,就失去了出国深造的意义,但也不可崇洋媚外。


李革这一点确实总结得很到位,算得上是对“海归们”的忠告。



一开始,李革想走自主制药道路,但筹建化学实验室的第一步,他就遭遇了困难。


国内根本买不到实验室专用的通风橱,也没有厂家会生产这个东西,无奈之下,李革只能自己画图纸动手做。


而且国内对制药技术的需求并不高,当时的药企都是对药品进行合法仿制,国家对自主研发新药管控得特别严格,很有可能无法上市。


最重要的是,制药成本高,研发周期长,最初的药明康德只有700平米的实验室,4名员工。


对当时的李革来说,自主制药是天方夜谭,他只能另谋出路,选择走ORC模式。


国际背景,本土操作


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李革发现自己手里的模板分子技术,可以作为新药研发的基础,帮助药企提高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


而且国内的人力和资源成本都具有优势,国家也有相应的政策鼓励。


再加上当时4名创始人都是留学归国的人,在国外工作的这些年,他们积攒了丰富的人脉资源。


李革就顺势制定“国际背景,本土操作”的发展战略,决定为全球各大药厂和生物制药机构提供研发服务。


李革的老东家PDD就是药明康德最早的客户之一。


之后,通过PDD和其他创始人的运作,药明康德和不少国际药企建立了联系。


在2000-2008年这段时间,药明康德的客户大部分都来自海外。


李革顺利将医药研发外包这种模式引进中国,开启了本土化CRO的先河,被称为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产业成功第一人。


在他的带领下,药明康德发展迅速,2007年成功在美国上市,被誉为“华尔街首次为中国的头脑买单“。


李革的成功,为医药界的“中国研发”打了一剂强心针。



在纽交所获得融资后,药明康德火速并购了美国生物制药厂和器械公司。


发展到2015年,因美股投资人过于强调业绩,对药明康德这种必须投入成本,加大研发力度的CRO型制药公司来说,美股市场显得特别不友好。


李革做出新决断:退出美国股市。


此时国内资本市场已经基本成熟,从纽交所退出后,李革很快在国内获得新一轮投资,2017年又在香港挂牌上市。


上市后,药明康德作为独角兽企业,股票涨幅高达417.34%,很快就成为估值千亿的企业。


据李革回忆:



李革作为药明康德的实际控制人,已经通过抛售股票累计套现超过200亿元。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药明康德的股票持续攀升。


有人说:



这个评价十分中肯。


李革精准的眼光,促使他抓住了时代风口下的每一次机会。



2018年,李革、赵宁宣布投资1亿元,设立北大研究基金,用来支持科研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经纬创投的张颖说过:



药明康德发展到现在,李革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只是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的初心。


希望“天下没有没有难治的病”,不是一句空话。


对于李革的创业故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END--

作者:七月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学生是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学生是容闳。

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字达萌,号纯甫,汉族,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1850 年至1854 年,容闳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他是第一位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作为耶鲁大学唯一的中国学生,他面临很多挑战。容闳因生性含蓄内敛,平时并不引人注目。然而,大学二年级时,他一连两次在英文写作评比中获得第一名,从而崭露头角。尽管他的写作能力受到好评,可他时常为自己数学能力差感到郁闷烦恼。
大学三年级时,他在写给美国传教士卫三畏(Samuel W.Williams)的信中谈到自己对未来事业的想法。他写道:“对于一个想回馈祖国的人来说,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每一件都很有价值,要想从中作出正确的选择的确很难。因此,我不会只凭借个人的爱好和判断来选择,而是希望依靠上帝的帮助作出满意的决定。”
在求学的过程中,容闳从未忘记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他在和同班同学凯罗· 卡特勒(Carroll Cutler)散步时谈到在他心中渐渐成形的选派幼童留学的计划。若干年后,凯罗·卡特勒成为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华盛顿天主教大学的校长。
在耶鲁读书时期,中国国内的腐败情形,常常触动我的心灵,一想起来就怏怏不乐……我既然远涉重洋,身受文明教育,就要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用……我一人受到了文明的教育,也要使后来的人享受到同样的好处。以西方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一天天走向文明富强。这将成为我毕生追求的目标。
容闳于1852 年加入美国国籍。毕业后,他并不迫切地想回国。对他来说,七年的美国生活,已经改变了他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东西。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圣经里的一句话总是浮现在他脑海之中,仿佛上帝在提醒他:“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对容闳来说,“亲属”和“自己家里的人”就是中国。于是不久,他就搭船返回香港,经过海上151天的漂泊,终于回到了故土。
19 世纪60 年代,清政府逐渐认识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性,开始探讨用何种方式引进西方技术,以使中国走上自强之路。他们面临的选择有:建立现代学校,邀请外国专家教授西方语言和技术;派代表团出访欧美,收集资料,并将西方的兵器带回中国进一步研究、仿制;将学生送到海外,待这些学生学成归国后向国人传授西方富强的秘诀。
保守官僚们反对将中国幼童送出去的计划:其一,这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其二,承认自己需要向西方学习,这对大清王朝来说是奇耻大辱。大多数学者们也反对,因为整个计划只是强调技术,而不强调用孔孟之道培养出来的“臣民之气节”,他们认为后者才是国家安泰,人民富强的保证。但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总督曾国藩和他的拥护者李鸿章却大力支持将幼童送往海外学习,以此作为自强运动的一部分。
李鸿章认为留学海外是取得西方秘诀的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1870 年,“天津教案”的发生让容闳得到了一个机会。这一事件引起中法危机。曾国藩命令容闳担任同法国人谈判的翻译。在处理这一事件的过程中,容闳向在一起的四位朝廷官员讲述了他关于教育的计划。于是,他们将容闳起草的教育方案呈递给朝廷。
曾国藩和李鸿章采纳了容闳关于派留学生的建议,并成功地加以推动和实施。在此之前,朝廷中保守的官僚们将容闳的建议阻挡了七年。中国官方选派学生到美国基于以下三点:首先,他们认为美国的教育比欧洲的更实用;其次,容闳更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有助于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和美国在1868 年签定了互惠协议,允许中国学生到美国任何公立学校读书学习,包括军事院校。
1871 年,清政府最终批准了中国幼童留美教育计划,设立中国教育使团(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原称“幼童出洋肄业局”)。该计划的大致内容是:从1872 年至1875 年的四年中,每年向美国派30 名男童,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并于1887 年返回,终生服务国家。当容闳听到这一计划被批准实施后,倍感激动,整整两天不吃不睡,“他兴奋地走来走去,心中默默地赞美上帝。从他返回中国算起,已逾十六载,上帝终于应允了他的祷告”。

如何看待“归国潮”与“出国留学这是事物发展的正常现象和规律。以前我们国家穷,没能力发展教育,只有少数人有机会上大学。随着国家发展,国家可以提供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对于人们是很大的机会。随着人数增多,市场效应就出现了,雇主占据主导地位,大学生占据被动地位。
和出国留学一样道理,以前只有少数人可以出去读书,基本都是全奖读博士的。而且这些人最后大多数都留在了美国,我们可以说是第一代移民,而且他们目前生活还都不错。但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人们的富裕,越来越多人有条件把孩子送出去享受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个对于个体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但是对于整体而言,人多了,美国要挑选人了。所以很多人没办法留在美国了,只能回国找工作。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是,我们国家是目前世界GDP增长最快的国家,我们国家处于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国家提供各种政策吸引学生回国。我们国家自己的发展,很多学生不像以前,为了留在美国而远离家人了,很多年轻人更愿意留在父母身边。这些综合起来,导致回国潮。
所以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目前出国留学,不要只是看中申请学校这一个结果,更要看中美国留学的过程,这个过程你收获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这才是你未来的竞争力,因为企业抛去留学经历,愿意花大价钱雇用你就是看中留学带给你的东西。

对于美国出国留学本科专业的申请,其中finance,economic,business 都有什么具体区别呢?求详解。

区别:

1、Finance主要指的是“金融”方面;

2、Economics主要指的是“经济”方面;

3、usiness主要侧重的是“商业 ,生意”方面;

4、Accounting主要是“会计”方面;

5、commercial主要指的是商业电视广告之类。

就业去向:

1、Finance进一步成为CFA;

2、Economics成为电视上的评论员居多;

3、Usiness多为销售方面就业。

扩展资料

国内学生说金融专业的,指的是宏观金融,但是按国外的说法,这一部分不叫finance(金融),而是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这些领域。国外说的finance(金融),一定指的是微观金融。

在美国,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通常设在经济系,而公司金融和资产定价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经济系也会有一些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因为这一领域与微观经济学,特别是产权和激励理论,有密切关系。

事实上,很多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都是经济系毕业的。北京五道口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学生,按照国内的说法当然是学金融的。但是在美国,他们学的就不叫金融了。可见在金融这一领域,国内和国外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finance

曾放弃中国国籍,赴美打黑工的“二五仔”,如今怎么样了?

现在全球化的发展倒是让各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在这漫长的路上,各国的人们也会因此移民、偷渡等。

不论是现代还是在古代都曾出现移居的热潮,其中华人人口较多,现在全球各地基本上都有华人的存在。

不少华人早在两个世纪前,就已经开始出现移居热潮,我国在历史上就曾出现了三次“留美热潮”。

早在清朝的时候,美国当时十分欢迎华人来到当地“淘金”,那时候又哄又骗,大量华人来到美国。一开始那批华人抱着乐观的心态来到美国,本以为能大赚一笔,可最后基本上都成了最底层的劳动力,直接当成他们的苦工。

在改革开放前夕,一些国民政府逃逸,除了台湾之外,美国则成了一个不错的去处,那段时间美国也欢迎这些“人才”,并收留了他们。不仅如此,改革开放后,国内倒是会让很多学生赴美留学,学习先进知识,然后回到中国报效祖国。

上个世纪末的时候,美国的发达吸引了全球各界人士,而一些中国人绞尽脑汁的想去美国,甚至不惜放弃中国国籍,来到美国发展。这些人在那时候基本上属于“三非人员”,为了能在当地混口饭吃,只好打黑工,活在美国贫民窟成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

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想必大家有目共睹吧,除了在科技上跻身世界前列之外,人们的生活也提高不少。

港珠澳大桥、大兴机场、丹昆特大桥、三峡大坝、京沪高铁等,这些建设让中国名声大噪。

如今的中国不论是在经济、地位还是其他方面都超越了其他欧洲列强,而这样的中国,倒是让很多“二五仔”想要回国发展。

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有很强能力的人被接受,可是剩下那些底层的“三非华人”,则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生活在美国。

美国作为华人第二聚集地,这里有着三百万华人,其中福建、河北、东北、广东等地区的人口较多,而这里,却有很多人直接被遣送回国。

当初放弃中国国籍,又在美国没获得美国国籍的华人,他们的现状有点不太好。

其实国家并没有做出什么处罚,并且还接纳了这些无家可归的华人,虽然没有中国国籍,但是依然在一些地方设置了聚集地。

一些在国内还有家属的华人,直接会选择投靠亲戚,不过其他人没有那么幸运,只好生活在范围较小的地区内,未来想要恢复国籍的话,还需要很多的努力才行。

从这样的做法来看,伟大的祖国有着足够的包容性,每个人都会犯错,当然也有悔改的机会,知错就改给社会做出贡献了,那么其实能被大众接受。对此,你们会这么看待他们呢?

免费获取《留学申请攻略》 一键领取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