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爱情|北美爱情故事


留学生的爱情|北美爱情故事“在所有合适的关系中,从来都不存在任何人为任何人做出牺牲。”(In all proper relationships there is no sacrifice of anyone to anyone.)—— 艾茵·兰德(Ayn Rand)
不好意思,这里,我说的是,北美留学生的爱情故事。尽管范围缩小,但长篇大论起来,恐怕花几天时间也说不完。

我记得《北京爱情故事》里,杨幂背叛了李晨这位有为青年,和一个富二代走到了一起。然后富二代有一天离开了她,她面对着被清空的鞋柜发呆。那么我也效仿一下,让爱情从鞋子说起。

《欲望都市》里女主角叫Carrie,她有一天还不起房款,就打算和身边朋友借钱。结果她的朋友来到家里检查她的鞋柜,讶然发现她的五百美金以上的鞋子竟然有了一百多双。于是,这个朋友就不打算借钱给她了。Carrie为了买鞋而破产。

我有一个女同学,也是奢侈品爱好者,家境不过一般。以前就听说她节衣缩食,只为了存钱买包包和鞋子。后来,谈恋爱了,她开始上传自己的一些生活点滴到社交平台。我也是通过她自己的update,知道她的动向。她有一天也post自己的鞋柜,在线的一线品牌鞋就有二三十双。一双1000美金,一只鞋柜就价值人民币二十万。半年前,她也宣布结婚了,婚姻的合作方是一个富二代。结婚当天她秀出了一双水晶鞋,高定、水钻、恨天高。又隔了不久,那个女孩摘下钻戒自拍,两只眼睛泪光盈盈。
留学生的爱情|北美爱情故事


两个圈子的爱情,在北美,并不算突兀。因为,出国的孩子们,有富二代毫无忌惮,也有工薪阶层辛苦供读。有的时候,手上捧着点亮的火柴的小女孩,慢慢在黑夜里走上天台;她会因为与华灯下的公主的区隔,而得到所谓的王子的垂帘。这一刻,她穿上了水晶鞋。下一刻,午夜钟声响起,她就会脱下高跟鞋,拖着血肉淋漓的双腿回到自己的南瓜马车。

我还有一个女朋友,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同情她。这不是怜悯的同情,就是说“同理心”。她家境似乎还不错,但是穿戴很朴实。不过,仅仅穿戴朴实、生活节约这一条就已经和周边女生格格不入了。就是这样的一个女生,有一天找了一个男朋友。男朋友是北美博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男朋友的一双耐克运动鞋,时常就留在她家门厅里过夜。陪伴运动鞋的是她的一双坡跟的凉鞋。从鞋子来看,两个人的关系就比较和谐。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双roger viver的钻扣会心安理得地躺在一双耐克运动鞋旁边。平常,他们两个人一起学习。周日的时候,两个人会一起去超市买一些零食,然后带回房间一起吃。印象中他们也没有请过谁吃过饭。但是,也没有和谁吵过架,就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学生情侣。
留学生的爱情|北美爱情故事


国外生活,社交等于消费。不想消费,只有找一个一样宅的男(女)朋友,共同打发无聊的日头。但是,他们不得不把健康或者不健康的情绪向唯一的对方慢慢释放,就好像封闭房间里的气体,不论本身是什么气息,混杂久了,一样的浑浊、黯然。

中国学生,很难在美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除了COMPTER SCIENCE专业的学生)。却也有女孩找了ABC谈婚论嫁,最后通过婚姻移民留了下来。这样的女孩,也有幸福的。但是,一段感情关系中,如果缺少爱情,价值观、语言、身份、政治因素也被轻易地忽略,也可以证明做出这样选择的女孩有多倔强、多残忍。因为,她所面临的道路是,就此和国内的一切绝决。

有一个女孩子,美丽聪慧,名校毕业。她男朋友是一个ABC,中文说得也不错。今年女孩实在不想留在美国发展,就和男朋友说自己要回国。男朋友看得淡然,就回答说,如果你回去,那么这段感情对于我们双方来说就是“open relationship”(开放式男女关系)。这个男孩允许我的女友在回国后可以和别人约会,可以和别人产生火花。我一听到女友这样说,心里就为她着急。女孩子都是感性的,她明明知道自己回国以后会谈到分手,但是她需要男朋友给自己爱的勇气。爱情有的时候是需要一些冲动的。例如,她最爱的是Tory Burch平底鞋,她爱的优雅有风度。她需要的是携手漫步,然而她男朋友脚步匆匆,脚上穿了一双三叶草的球鞋。都在路上的人,谁也等不了谁,走一走,也就会散了。好在,她智慧独立,她美丽骄傲。她拥有自己的生活。于是,她的幸福就在不远处。
留学生的爱情|北美爱情故事


还有一个学姐,个性勇敢热烈,她永远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就在今年,她的老外男友和她求婚了。我记得去年的时候她的好友的微博里就写到说为这个女孩子感到幸福,因为她的男友认为她是不能替代、不可多得。这对于一段感情的当事人来说,是多么高的评价。因为,即便白人男孩子嘴甜。他们评价女朋友的时候也只会老实的说gorgeous(华丽)这样的平庸的词汇,绝对不会夸张到使用无法替代、如在云端这样的词语。我记得那位学姐一直很敢给自己设立目标,并大胆地去追求。大学毕业的聚餐,她就瞄准了一双jimmy choo的高跟鞋。我想现在,她即便把鞋捧在手里,脚步也是安稳的吧。

我的本科阶段,还是像减负成功后的高中生活。大家即使谈恋爱,也是青涩校园。然而,在北美,那些十几岁的女孩子就面临着舞会、爬梯这些成年人的社交场所,她们当然需要选择最性感的服饰来武装自己,她们当然需要训练自己的眼神姿态去挑逗男性。正如我们考试排名、申请学校GPA一样,社交是美国大学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恰恰在那些场合里,她们应付的是和自己同伴的比较和竞争。我倒是觉得这样的成人教育很重要,每一个party Queen日后都是一个最为成功的公关小姐。试想一下,私立大学里的姐妹会资深成员,操办一次聚会好像是和大几十个企业继承人打交道,调情技巧得以丰富的同时、社交手腕也不是吹嘘出来的。

在私立大学中,留学生们最普遍的恋爱,多半是富二代、官二代之间的往事。我至今不能忘怀,有一次亲眼目睹,一个18岁的大一女孩电话里接受男朋友分手的提议,她倒在被子里哭泣,眼泪水流了满床单。然而,隔了一会儿,她就走出了房间,和我们没事人一样地打招呼,再一起吃晚饭。她吃饭的时候,嘴边还挂着微笑。留学生的爱情,无论是多大的男女生,遇到感情,就好像还是一个孩子。因为,在国外留学,不涉及工作压力,不需要买房,不用为鸡毛蒜皮和柴米油盐所困扰,生活简单、恋爱困难。因为,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他们身边不再有至亲好友,他们的生活重心只剩下一个男(女)朋友。十八九岁的男女孩子,就知道如何用陌陌约会陌生人,自学如何调情。这些,在我大学的时候,简直不敢想象。

可能是我见识浅薄,中国人中,我没有见过几个是能成功跻身姐妹会、兄弟会的。但是,中国人的爬梯也很多。一瓶芝华士,一瓶伏特加,两箱啤酒,几瓶橙汁就足以支撑一个历时八九小时的聚会。晚上十点开始,早上五点结束。一副扑克牌,一个无聊透顶的国王游戏,就是中国留学生们社交聚会的全部。我去过一个圈子里有名的白富美的聚会,她和她的姐妹们在家里都穿着华伦天奴高跟鞋,拿着玛昆的手包。对面沙发上的几个高富帅则是kenzo或者givenchy的卫衣。时尚是有了,可惜时尚的地方家居了一些。当社交生活都退缩到一个公寓的客厅,北美留学生的恋爱生活场域真的是足够简陋。

身边很多年轻的中国学生,在一个爬梯上认识,互相交换微信。出去约会几次,聊一个月的微信,就成为了男女朋友。效率高的,一两周就可以互相称呼“老公”、“老婆”。很可惜,我似乎没有见过几对是能走到最后的。留学生活,是个人生命历程的一段奇遇。孩子的留学带来的高昂的学费、清冷的家庭、手足无措的孩子,都是不幸福的生活的表征。对于青年情侣来说,在异国认识彼此、再“相爱”,也算是彼此的慰藉。

写到这里,我怀疑自己偏离了主题。北美爱情故事,为什么我写不到爱情。从鞋子开始说起,我说的是恋爱的物质性条件匹配。再说到社交圈和party,是写北美爱情故事的场域。我写的是爱情吗?再一想,即使北京爱情故事里,爱情又有多少?我不是不信任爱情,我只是难以评估爱情。接下来,不如说说恋爱相处之道的问题。

我以前对男博士很有好感,。一听说名校PHD,就两眼放光。因为,我崇拜知识,仰慕才华。但是,来了美国后对北美的男博士们有了一些别的看法。首先,男博士群体多半是理工科男博士们,几乎都是靠着奖学金,和导师发放的微薄的工资生活的群体。有的男孩子,几乎三十岁,博士还是没有毕业,一直给老板打工。这样的男生,活在煎熬中,活在压力下,你让他怎么有心情和别人谈偏爱?即使他们当中有人春心萌动,也是对自己的现状,以后的发展认识不清的。因为中国人相对国内比较少,所以同校的博士、硕士、本科生之间来往比较多。我认识几个男博士都找了比自己八岁以上的本科生谈恋爱、同居。最离谱的是,上个月听说,有一个接近三十的男博士,因为对一个刚刚来美国读大一的十八岁的女孩子照顾有加,两人变成了情侣。相处了一个月不到的两个人,竟然还同居了。当时,就觉得这个男孩子的人品有问题。如果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无可非议,那么请把我的书扔掉。咱们三观不同。

但凡常人有正常的逻辑,就会警觉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初来美国的情况。我来美国的时候大学毕业、英语良好,我当然可以应付所有的问题。但是,在经历租房、购买家具、组装家具,徒步买菜、回家做饭等生活琐事的烦恼,以及学习上的不适应的阶段,我也会对偶尔给予我帮助的男孩子产生感激。因为,在美国,大家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能有精力帮助你的人,你一定会倍加珍惜。但是,能够帮助你的男生,也是有自己的动机的。你刚来,英语不好吧。他带你办理各种手续。你刚来,没有车吧?他开车天天接送。你刚来,你想家吧?他无偿听你的烦恼。单纯的十八岁的女孩子,就这样和一个三十岁的男博士同居了起来。那个女孩子,刚刚高中毕业,什么都一无所知。任何一个三十岁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男人都足够做她的生活导师。

说完单纯的女学生,说一说脑子简单的男博士。我认识一个男博士,他人不错,就是家里条件不大好。他想追求一个读本科的白富美,试了一次就被拒绝。女孩的拒绝理由是,“家庭背景截然不同,生活有隔阂。”我个人觉得这个女孩子想的很清楚。男孩子呢,个性倒是挺可爱的,不过不够现实。他喜欢的那个女生,热爱名品,追追品质生活,且对他的专业毫无所知。两人的精神沟通几乎为零,男孩子长得也不够帅气,女孩子怎能对他亲眼有加呢?

我也和男博士约会过,先晚餐,吃的日料。我点了一份沙拉,他点了几盘海鲜。一顿饭吃到后来,我和他平分账单,他也没有反对。并且,他嘱咐了服务生,将他没有吃的寿司打包带走。于是,我和他的第一次约会,我仅仅吃了十美金的沙拉却要替他支付五十美金的餐费。我不是心疼我的五十美金,而是替他觉得担心。

这个男博士,今年恰好三十岁,在恋爱中情商却那么低。由于我是一个“滥好人”,只敢背后吐槽。我吃完饭竟然还和他一起看电影。他先去买了票,等他走过来,我发现他仅仅买了一张电影票。那一刻,我真的是觉得非常尴尬。当我在买票的时候,那个售票的黑人大妈也替我不值,和我嘀咕说,“我刚刚和那个小伙子确认只买一张电影票。他还好意思说yes。”我竟然笑出声来。那场电影,也是去看了他想看的科幻片,我实在觉得无趣,却一反常态的睡意全无、如坐针毡,恨不得立刻起身、扬长而去。或者,这个三十岁的男博士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可以平淡相处的朋友。但是,做男朋友,他就是金城武,我也不会同意。

从我的事例中,可以得出几个道理:

1)家庭背景不一样,做情侣必须从朋友做起,还得是真爱;

2)消费观不一样,做情侣需谨慎;

3)男生智商再高,情商一低,就是傻X。

你可以质问我说,如果那个男生是高富帅,他也不会心疼钱,请你吃一顿饭了。但是,在我和他吃饭之前,我就知道他家境不好的现状。我依然答应和他一起吃饭。那么,这顿饭,对于我来说就是给他一个展示其他素质的机会。说白了,只要他发挥正常,礼貌待人,谈一谈我最崇拜的数学或者物理知识,把我绕晕进去,我绝对对他另眼相待。

最后,说一个我听过的最温情的故事。刚刚来美国的时候,认识一对热心助人的情侣。男生是博士,在美国待了有三年了,读完研究生、现在就读博士二年级。他的女朋友是他的大学同学,研究生在国内读的。两人异地恋爱三年多时间,就在今年,女孩拿到同一个州的大学的博士offer。两人年底就会在美国结婚。看到那么多老王、老张等男博士的“独孤生”的故事,这对博士情侣的故事可以说十分温暖。我有一次在校园里见到他们,两人都穿着T恤、牛仔裤、运动鞋,手牵着手一起去图书馆。我看着他们的背影,几乎流下眼泪。

我想,在北美,爱情很难坚定。因为,回国后才是尘埃落定。尘埃落定后,可能就是物是人非。但是,如果爱了,请不要辜负你的爱。任何一个生命阶段,都不会因为接下来的波折而失去意义。一年也罢,一个学期也罢,你爱过什么样的人,你为之做出怎样的努力,都会改变你自己的生活方式,都会改变你的内在。

我也希望,读完我这篇文章的、准备出国读书的同学们,对你们的北美生活做一些现实的期待。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穿着水晶鞋,走上红地毯。有的时候,你花费一千美金买到的只是一双挤脚的玻璃鞋,走了几步,就碎了,就扎破你的脚。请不要后悔你虚度的青春,请不要遗憾你过去的愚蠢。同时,我也想告诉你们,空间和时间一样珍贵。这就是留学的好处,你可以活在不一样的国度里,建构自己新的空间。这样的新空间,会给你的生命不一样的广度。

于是,去爱吧。更好的爱吧,用力的爱吧,前提是——爱上一个你觉得值得的人。当然爱他的时候,请不要过多妥协。因为,没有进入社会的人,永远不算一个合格的成年人。一个人,不懂自己的社会价值,没有自己的社会定位,如何能够在他的规划中正确的定位你的存在?个人就是个人。

在北美生活,个体的价值在孤独中不断放大,请珍惜你自己,认真思考爱的价值和对你的意义。

美国留学生男女比例基本上以全部本科留学生人数来说女生稍比男生多些,我猜应当在55:45左右。但申请结果好的女生绝对远超过男生。研究所则男女比例应差不多,顶多差3~5%,申请结果与性别似乎没有本科如此明显的差异。
这是我最近十年对想申请竞争最大的大学或医法商研究所的年轻人的观察,不限於中国学生,甚至美国小孩也一样。原因可能有下面几个。
1)女生对人生未来规划远比男生积极。男生普遍对自己未来较茫然。个性懒散,能躺下绝不坐著。
2)男生玩的花样精远多於女生,对活动参与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两年就换个新的兴趣,但样样稀松。女生心较静也较有常性,一个兴趣持续十几年。长期整体累积程度男生不如女生。
3)女生心思较细致,写大学本科申请作文,较有深度及情感,容易打动人。如果有面试也有比较好的结果。
4)女生虚心,又是紧张大师,老觉得自己不够好,容易听劝。男生对自我感觉良好,不大管别人想什麼,听不进真话,很容易吃亏。
5)男生的数理强项在大学生申请时不易表现,SAT数理化满分不过八百,题目对男生算简单,对女生也不困难。AP更80%以上就有5分,也不能突显男生数理化成绩。但男生的传统语言弱项却很容易在考试和申请作文时被突显。
楼上说女生英文好可能是前述个性的果而非因。不过请注意这是观察和推断,不是论述,不用抬槓。而且程度好点的学生才有上述分别与倾向。我在太傻看到一句话:『女生(出国)都是自己嚷嚷吵著要出来,男生都是被家里丢出来的』,挺逗但也挺符合大学本科女生结果远优於男生这件事实。
不过男生也别气馁。女生在遇事反应、思考逻辑、宏观度及决断力等管理者或决策者需要的品质普遍不如男生。相对来说,男生比较聪明,开窍後追上并超过女生速度很快。况且即使女生在申请名校时把男生打得满地找牙,但这世界还是处於男性社会 ,男生在可见的未来仍保有主场优势。

美国男女关系是不是比较乱不是这样,美国是整体相对保守,欧洲的男女关系才是最乱的,老美的电影和书籍经常嘲讽欧洲,欧洲以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的男女关系最疯狂。美国相对保守,因为逃离欧洲和英国的美国人祖先大部分就是被欧洲基督教迫害的清教徒。不完全统计美国出轨率低于日本,日本低于中国。

女孩子去美国留学要注意些什么

在美国留学生活打招呼切勿大嗓门。

在美国留学生活谈话时注意距离,切不可太近。

在美国留学生活不能随便和他们开玩笑,比较习惯不同。

在美国留学生活同性间的行为不能太过于亲密。

签证注意以下二点:

第一要有一个合理的留学规划,依你现在的情况,申请到的是什么大学,什么专业,要说明为什么申请这所大学及选择这个专业。

第二,要有足够的财力,这方面一般都是通过存款证明,父母收入证明之类体现的。只要说明以上二点,签证都可以顺利通过。

1)护照要随身带,放在安全的地方,什么都可以掉,护照最好别掉。

2)不管在哪里转机,沿着transfer的指示灯走。如果已经划位,牢记自己在几号GATE就没问题;如果还未划位,找到自己航空公司的柜台进行划位。

3)飞国外的流程跟国内有点不同,但无非都是要经过建设费、划位和安检的步骤:

美国人怎样看待“早恋”?然而在美国人眼中,根本不存在“早恋”这一概念,下面跟随澳际美国留学小编一起看下是怎么回事吧。(立即咨询) “早恋”对于中国老师和家长来说,是属于洪水猛兽一样的东西。很多国内的朋友对我说,很想按照我的提议,孩子读完初二就送出国留学,可是,就怕孩子在国外早恋,尤其是女孩子,就怕她们吃亏学坏。 其实中国人很悲哀:十来岁的时候被禁止交男女朋友,称为“早恋”,到了大学,还没来得及学会跟异性交往,四年过去了,忽然发现自己还没有恋爱呢,就要面对家长的压力:赶快找一个!尤其是女孩子,假如到了25岁还没什么消息就亚历山大了,因为距离圣斗士已经不远了。这实在是不公平,也反人性! 美国人是没有“早恋”这个概念的,因为在美国人的中小学性教育课程里面,“约会”(dating),跟“恋爱”(falling in lov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约会”是男女间开始交往,学习跟异性相处,可以是一群男女一起参加某些活动,也可以是一对男女一起参加某些活动。约会的男女朋友可能有亲密的举动,接吻拥抱甚至上床,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约会并没有婚嫁的承诺,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结婚。因此,在中学,甚至小学时代,美国的学生很多人有男女朋友,家长也鼓励男女朋友单独的交往,学校更加安排舞会或者“情人节大告白”之类的活动,鼓励男女学生约会。美国人认为约会可以让人学会怎样跟异性相处,怎样学会尊重、迁就、妥协和负责任,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人假如没有三五次的约会史就结婚,会让人感觉此人有点变态的。 正因为约会是“学习恋爱”,因此,家长根本就不担心孩子将来会嫁给这个人或者娶这个人;同时,在约会的关系中,分手也非常普遍,因为本来就在学习交往之中,在十五岁的时候失恋分手,总比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失恋分手要好。从几岁就开始体验失恋和分手,对于一个人的人格成长和成熟,有非常大的益处。中国教育界一直在推崇美国根本不存在的“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以为美国中小学生天天做研究写论文,自由自在没有压力,进名校像玩儿一样,却对美国中小学鼓励学生约会交往这一非常有益于培养学生“素质”的做法视而不见,实在是令人不解的。 经过多次约会以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成熟的阶段,这时才叫“恋爱”,这时才开始考虑谈婚论嫁的事情。中国人往往以为美国人男女关系很随便、很自由,其实大部份传统的美国人对于恋爱和婚姻是非常严肃的,成功的婚姻是事业成功人士的成功象征之一。中国人所看到的美国男女关系的自由,其实是他们“约会”的自由,到真正“恋爱”了,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因为目的就是要看看是否可以结婚了。经过了年轻时候的约会,美国恋爱中的男女已经能用非常成熟的方式来交往,来考虑两个人在一起在经济、情感和未来家庭计划方面的所有问题了。 约会这样的行为,会不会导致学生无心向学或者青少年怀孕这样的副作用?当然会!但是,因为美国社会对于“约会”不是视为绝对禁止的“早恋”行为加以禁止,而是加以鼓励的,所以,从小学五年级的健康教育课程开始,就一直在教育学生如何处理约会中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例如,我正在教的高中健康教育课的青春期性教育部分,就很详细地告诉学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有怎样的性心理,性欲的过程是怎样的,有哪些性行为,非常详细的各种避孕方式和到什么地方可以获得避孕用品;同时,也详细跟学生讨论约会之中的男女关系和行为,对正常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禁欲有什么好处,性病的种类和预防方法等。当学生们掌握了比道听途说得来的东西更全面更科学更精确的知识以后,男女关系(甚至男男、女女关系)再也不神秘,能自由约会的学生,只会把约会当作促进自己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 假如中国人放弃“早恋”这个概念,跟美国人一样,女生可以在八九岁就跟男生交往,在大学的时候,任何一个女生都有三四个约会的男生,我们可以预期“剩女”这个概念将会彻底消失,中国人也会活得更轻松,更成熟,更自信,更幸福

北美印象:中国留学生为什么会被当成同性恋中国地大物博,民风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就我生活的中国北方而言,看到的小男孩都是穿裤衩光着上身睡觉的。在北京上大学时,宿舍楼是男女生混住的,以楼梯为界,男女生各居一方。曾远远地见到男生光着膀子晃进晃出洗浴室,推测如果他们出 来进去都只穿短裤,那么睡觉的时候更不会费事再另套件衣服吧。第二天,连忙向一个移民比我们早、儿子比我家儿子大的女友咨询,女友说:“你儿子说得对,我儿子也遇到一次。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 ,到了晚上和他同住的几个孩子发现他不穿睡衣,看西洋景一样,围在他床前拍巴掌跳脚起哄,指导员听见喧哗进屋察看,也有点忍俊不 禁的样子,让儿子自尊心大受伤害。随后的几天,一到睡觉时间他早早就钻进睡袋里把自己围得严严实实以防春光泄漏。回来后我马上到 商场给他买了一套睡衣,可他平时穿不习惯,只有出门的时候才带上。”后来我慢慢发现,北美的人无论男女,从小就是穿睡衣睡觉。上个星期女儿的班上还开了一个“睡衣聚会”(Pajama Party),在那天, 班里的孩子都穿着睡衣去上学。这儿的睡衣都是长袖长裤的,传统的式样为:有个中国孩子高中毕业后来美国上大学,和两个当地同学住在一个寝室里,共用一个卫生间。他晚上睡觉前很自然地脱了衣服只穿一件短 裤刷牙洗漱,有时光着身子和舍友贴得很近,甚至说话间还动手拍拍打打的,另外两个学生吃惊坏了。在国外,人与人之间对于身体之间的接触非常在意,同性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绝无国内常见的勾肩搭背、拉拉扯扯的身体接触,也不会轻易 坦诚相见,这都是有特殊含义的,他们对于同性恋的警觉性远高于中国人。我们见到两个拉着手的小伙子或者搂着对方腰的两个女孩子不 会觉得怎么样,但在美国人眼里,几乎可以肯定他们是同性恋人。所以另外两个学生怀疑这个中国孩子是同性恋!而且故意在他们面前拿姿作态。要知道同性恋对于同性是有“性”趣的,就好像一个男生和两个女生同住在一个寝室里,那个男生会想入非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件事很快在周围的男生中传开了,大家都和这个男孩保持距离。他本人还以为是因为自己英语不好以及是外国人的关系大家才这样对待 他。岂知主要原因只是因为他身上少了一套睡衣。有个父母是大陆移民、本人在国外出生长大的孩子和他们住在同一楼层,听说这件事后,心里明白这之间的误会所在,因为他自己的爸爸 在家里就是不穿睡衣的。他向那个留学生婉转地提示了一下,并在大家背后用这件事开玩笑时作了解释,一干男生仍然半信半疑。同寝室的一个男生特意拿了本同性恋杂志试探那个中国学生,证明他的确不是,这才天下太平。我认识那个美国出生的男孩的父母,从他们嘴里听说了这件事,因为自己儿子小时候就被人因此笑话过,所以格外感慨。文化差异,实际上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上,说到底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因为太细小了,有时是太隐私了,生活在不 同的背景下根本想不到,就会发生误会、闹出笑话。文章摘自:《水深火热在美国》 作者:蔡真妮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为什么在美国留学的女生找男朋友要求都特别高留学的孩子们本身就特别优秀,再加上更多的是独生子女,对男女朋友的要求理应会很高。但我觉得吧,有钱没钱跟地域还是有关系。我这里说的是美国。
洛杉矶富人多,好车多,晚宴多,钱多。我猜可能这个大环境影响了很多心智不太成熟的小女生。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对不对。

美国人说relationship一般是什么意思(男女关系)?

1、表示两性关系,强调情感因素。

His relationship with Mary went through four stages.

他与玛丽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

2、表示关联性。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心理和生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关联性。

3、表示有关联的关系

We have renewed our friendly relationship with Western countries.

我们与西方国家已重建友好关系。

4、Tell me all about yourself in an email if only you are interested in a relationship and send it to my address.

如果你只对谈恋爱感兴趣就在邮件中告诉我你的信息并发送给我。

这句话中的a relationship是特指谈恋爱。

扩展资料

relationship和relation的区别

1、relationship侧重两者之间的关系,如 relationship between A and B(A和B之间的关系),那么A和B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不同质的。

而relation更倾向于不同质的, 如relation between weather and the crops(天气和玉米之间的关系)。

2、relation有"家庭而关联起来(或婚姻或生育)"的意思。但因为人与人之间之间的同质强,所以现在用relationship更常见。亲属或亲戚可用relative(relation是亲属关系)。

由于relationship侧重的关系是同质的,故双方可以互换。如果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作引起的关系,要用relationship。

国外约会和确定关系的区别一位中国男生初到美国留学,在一次偶然的酒吧聚会中,结识了一位心仪的美国女孩儿,开始互相交流,产生好感,最后发生了性行为。
第二天,男生问女生“所以你现在应该是我的女朋友咯?”
美国女生回答“不,虽然我很喜欢和你在一起,但是成为男女朋友太快,还没有准备好,我们保持联系吧。”
后来,经过了多次的dating约会,他们才正式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
女孩儿后来表示“你当时吓了我一跳,竟然那么早就说我是你女朋友,也太随便了,这么容易认定一个人”。
男孩儿一时发愣,也搞不清楚是谁随便。
不难看出中国人在恋爱约会方面与美国人的不同:
中国人习惯先确立关系,再深度交往,而美国人,虽然表面上对“性”更开放,却对“恋爱关系”这层界限非常保守。
在传统的中国爱情故事里,许多美好的自由爱情总是受制于世俗的价值观。
反观西方人的爱情观,他们则更向往自由主义、大胆追求,主张“以人为本”。
正是不同的文化和爱情观,导致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恋爱、约会习惯。趁着情人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对比一下中美恋爱关系的差异吧!
美式约会文化(Dating Culture)
在美国,约会通常意味着男女一起去看个电影、喝杯咖啡、吃顿饭,是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寻求欢乐的好机会。和中国约会文化中一对一不同的是,在这个阶段的美国男女未必只和一个异性约会,他们可能同时在和好几个异性约会并从中挑选出和自己更为契合的人。
美剧《绯闻女孩》里,女主Serena开始和一名有好感的艺术家约会时,因为发现对方除了她还在见不少女孩而感到很失望,但在艺术家向她解释他对约会文化的看法后,Serena表示了理解和接受,继续和艺术家约会直到他们共同同意成为一对一的关系。
而在中国,约会阶段历来有「不成文的」一对一的规定,不然就会被他人认为是「渣男渣女」「人品差」「花心」「不靠谱」之类的。
不仅如此,中式文化下的约会「目的性」往往更强,比如大部分男女从天约会的目的就是是否能够恋爱,而恋爱的目的就是为了结婚,仿佛「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因此,中国男女在约会阶段保持的「一对一」,某种程度上更强调了对结婚的目的性。
美国人在成为正式的男女朋友之前,约会的阶段可长可短,也许会「进化」成男女朋友,可能会保持现状,也可能会「倒退」,并不像中国人会很明确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处在什么阶段。
下面是一般美式恋爱会经历的过程:
Meeting
恋爱的开始,也是男女初识的阶段。
Hang out
一起出去玩、参加聚会等,这个时候大家像朋友一样相处,通过这种方式来确认,谁会是自己下一步继续dating的对象。
Dating约会
通过初步的了解,双方已经确认对方是自己想进一步了解的对象,于是两人开始了单独的约会,吃饭、逛街、看电影都是这个阶段的日常活动。
总的来说,两个人的关系看起来有那么点暧昧,却又没有正名,只是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方罢了。
美国青年在dating约会的过程中,大多数是AA制,这样不会给双方造成压力,即使未来没有在一起,也可能顺其自然地成为朋友。
另外,这个阶段两人互相示意好感也会把握分寸,比起意义重大的“I love you”,他们更愿意先说“I like you”,以维持轻松友好的关系。
Relationship确立关系
通过一步步的相处和了解,双方已经缓慢过渡到了“确立名分”的阶段了,这时男方会正式地宣称对方成为自己的女朋友。
接下来,就是订婚、结婚,甚至有些情侣一直不结婚,直到有了孩子,也只是维持着“relationship”的恋爱关系。
可以想象,在男女交往的过程中,任何一方不满意,都可以随时很自然地终止下一步的发展,而不用对对方负什么责任
关于性行为,除了一些有虔诚信仰的人,性行为可能发生在男女双方从Meeting到Relationship的任意阶段。
比如在美国人热衷的酒吧文化里,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可能在初识阶段就发生性行为,只要双方愿意即可。
这并不是以后会继续dating或者交往的信号,当然也不排除他们会继续约会、交往,甚至步入婚姻殿堂的可能性。
需要补充的是,不同于中国人传统印象里的酒吧,美国的酒吧文化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社交方式,一些适合年轻人去的酒吧,可供所有满21周岁的美国年轻人单纯地喝酒,放松,交友。
当然,这些行为都是建立在美国人对“性教育”的高度普及,以及美国法律对“性侵犯”的严格管控的基础上,对于两性关系中处于劣势的女方来说,可谓一种好的保护措施。
美剧《Modern Family》里的母亲Claire为即将上大学的女儿Haley准备安全套以备不时之需的剧情,可以看出美国青年性观念的开放,以及父母在面对此类问题时表现出的客观、现实的性教育理念。
 美式 VS 中式“早恋”
大部分美国人从青少年、高中时期开始约会,这在美国社会里被视为正常随意的事。
一方面,青少年可以通过不断恋爱来积累经验,获得感情方面的成熟度,即使年少时的恋情很难持久,美国的青少年在经历过失恋、分手等挫折之后却能在感情中迅速成长。另一方面,他们能较早地了解到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恋爱类型,形成自己的恋爱观,这样也不容易被父母在感情方面过度干涉。
在中国,「早恋」是一种特有的概念,大部分家长都视早恋为「洪水猛兽」,一有苗头就要「赶尽杀绝」,生怕影响了孩子的成绩和前途。
我在美国高中期间,所在的Homestay家庭有一儿一女,儿子是8年级,女儿是10年级。两个孩子都分别有了男女朋友,平时Homestay妈妈不仅会接送他们去约会,甚至还会经常邀请孩子的男女朋友来家里玩。这让我再次感到震惊!

免费获取《留学申请攻略》 一键领取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