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教育部门必须要节约支出。社民党籍的教育部长Heinisch-Hosek在与人民党籍的财政部长Spindelegger商讨后,成功争取到将原本预计删减6,800万欧元的教育经费预算,改成删减5,700万欧元。虽然如此,奥地利的中小学教育仍将受到影响。
为要达到节约的目标,教育部将实施一些调整。第九年级起每班的学生人数将会升高。现行的?每班25人加20%的弹性空间?规则只将适用至初中阶段结束 (共八年)。在实习工厂与实验室之内学生的人数也将由8人提高至10人。在文理中学,资讯课的分组标準也将由13位学生起分组改为25位。
教职员方面,老师们的加班时数将会减少,能有效减少占教育预算达9成的人事费用。聘请校外支援人员的时数也将减少,例如心理辅导师、社工、行政人员等。这些工作将以任务调整的方式,儘量以学校既有人员担任。新式中学也要配合撙节政策,原定的每週12个小时重点科目双教员教学将减少为10个小时。联邦的教育政策研究机构也遭删减预算,许多研究计画将暂时停止,但不会裁减人员。
教育部的新政策当然也招来的批评。公务人员工会教职人员协会认为政府为拯救Hypo-Adria银行的政策牺牲了教育。各级学校的教师代表们指出,此次的节约计画将为教育体系带来?教育政策灾难?。原本就经费不足的单位将更无以为生。许多教育改革计画受到影响,成了半吊子改革,令人无法接受。
资料来源:奥地利标準报der Standard 2014年4月11日Ab der 9. Schulstufe wieder grosere Klassen, http://derstandard.at/1395364932161/Ab-der-9-Schulstufe-wieder-groessere-Schulklassen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51出国留学网www.)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