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昆明城市学院专升本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如何?
昆明城市学院(原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是云南省首批独立学院之一,属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2001年7月开始招生,202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昆明城市学院。建院以来,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最好的应用型大学、最关爱学生的大学”为愿景,致力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家国情怀又通晓国际规则的应用型人才。经过20年的发展,学院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办学特色初显,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学院实行两校区办学,在校学生19000余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70%以上,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30%以上。现有7个教学单位,8个学科门类,54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教育和人工智能为2022年新增设专业;专业分布为管理学13个、经济学4个、艺术学14个、教育学4个、文学10个、工学7个、理学1个、法学1个。学院初步形成了以教育学和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2012年通过了云南省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通过云南省教育厅“2012年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2014年成为云南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5年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民办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及学科专业评估”,结论为A;2016年被列为“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同年“工商管理”学科被列为“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成为云南省首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被授予“云南省足球学院”。2008年-2017年连续十年获得云南省“就业创业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2018年获得云南省“就业创业目标责任考核优秀高校”。 2019年经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连续多年荣登校友会“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十强,2017-2021年连续五年排名第二; 2022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Ⅲ类第二。多次被腾讯网、凤凰网等媒体评为“综合影响力独立学院”“国际影响力商学院”。

学院现有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云南省“一流”建设专业建设点2个;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C级专业5个;云南省特色专业3个;省级“卓越管理人才培养计划"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2个;云南省创新创业试点学院1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学术工作站2个;云南省教学名师3个;云南省乐团教师人才培养基地1个;校企合作单位207个,校内实习实训中心10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8项;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6个。2009年、2017年学院分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
社会体育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体育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 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到社会体 育活动相关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国内外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学术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依托长安大学多学科综合的优势,通过多次参加全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研讨会,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中心,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的培养方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比较狭窄,毕业生一般从事健身教练、理疗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