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通信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2000年5月。现有教授4人(其中校特聘教授1人、博导2人)、副教授6人,年轻教师占50%以上。
通信科学与工程系设有复旦-朗讯贝尔信息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复旦-Intel多媒体通信技术中心、复旦-TIDSPS实验室、复旦-上海邮电C&C联合实验室(与计算机系合作)、遥感与散射研究中心及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上海)等设备先进的研究基地,近年还将建设移动通信研究室、IP网络实时通信技术研究室、网络和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室、光纤通信研究室、DSPS开放实验室等。
通信科学与工程系设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和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个硕士专业。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自1994年设立以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通信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受到了国内外著名通信企业和IT行业的高度重视。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有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通信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技能,学习现代通信和网络新技术。培养的学生在通信工程领域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从事通信工程领域内的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和网络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和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