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高职部、体育部、信息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新世纪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工商管理学、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9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七年制含中医科研方向、中医临床方向、中医骨伤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中药方向、针灸推拿方向、针推康复方向、针推对外交流方向、医院管理方向等9个培养方向班,分别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联合培养。
中医学(本科类)
中医学(岐黄班)
学制:本科五年与直接攻博四年结合(限招理科生)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系统的中医药知识,精通中医经典理论,掌握基本的西医学知识,能运用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与技能,从事中医医疗与预防工作的中医药临床精英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系统而深厚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精通中医经典并能有效指导临床;
(2)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以及本学科系统而全面的中西医临床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中医药知识和常用的西医学知识处理本领域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难、重病症的临床能力;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毕业时临床能力达到主治医师工作水平;
(4)具有基本的中医临床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皮肤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培养特点:该专业为本科教育与直接攻读博士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前五年按本科教学计划培养,学校于第四年末进行分流考核。考核合格者采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方式,达到培养要求者,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考核不合格者分流,继续按五年制教学计划培养,毕业时符合学士学位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为达到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模式,学校将分本科与研究生两个阶段,并在入学之初即为每位学生配备知名教授作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学习与临床指导。前五年按本科生待遇,后四年按研究生待遇。
中医学(卓越中医)
学制:五年+三年(限招理科生)
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方法、技能和基本的现代医学知识,从事中医医疗与预防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系统而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
(2)熟练掌握全面的中医临床诊治和必要的西医诊疗技能,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有处理急、危、重病症的能力;
(3)毕业时达到中医住院医师水平;
(4)具备基本的中医临床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该班采用5+3培养模式,即通过五年基础课程学习和三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前五年按本科生待遇,后三年按硕士生待遇。
中医学(卓越中医京华班)
学制:五年+三年(限招理科生)
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方法、技能和基本的现代医学知识,从事中医医疗与预防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系统而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础的西医学知识;
(2)熟练掌握全面的中医临床诊治和必要的西医诊疗技能,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有处理急、危、重病症的能力;
(3)毕业时达到中医住院医师水平;
(4)具备基本的中医临床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该班采用5+3培养模式,即通过五年基础课程学习和三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该班学生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中医医院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北京市名医工作站的作用,在学生入学初即由北京中医医院配备临床指导教师。前五年按本科生待遇,后三年按硕士生待遇。
中医学(卓越中西医)
学制:五年+三年(限招理科生)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运用系统的中西医临床知识和技能,从事医疗与预防工作的高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系统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于临床,有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
(2)具备综合运用中西医理论和方法,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处理急、危、重病症;
(3)毕业时达到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水平;
(4)具备基本的中西医临床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伤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急诊学等。
该班采用5+3培养模式,即通过五年基础与中西医课程学习和三年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水平。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前五年按本科生待遇,后三年按硕士生待遇。
中医学专业(卓越针推)
学制:五年+三年(限招理科生)
培养目标:
能运用系统的中医针灸推拿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一定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医疗、康复、预防和保健工作的高级中医针灸推拿临床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扎实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针灸推拿专业传统理论有较深的理解;
(2)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高水平的中医针灸推拿技能,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独立处理临床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3)具备基本的中医临床科研能力;
(4)熟悉中医针灸推拿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穴位局解)、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按摩推拿学、中医气功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外科学概论、中医儿科学、实验针灸学、神经内科学、医学免疫学、康复医学概论、医学英语等。
该班采用5+3培养模式,即通过五年基础课程学习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前五年按本科生待遇,后三年按硕士生待遇。
中医学
学制:五年(本专业以理科生为主,兼招部分文科考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学专门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从事中医临床医疗与预防工作的中医师。
培养要求:
(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方药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
(2)掌握基础的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中医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4)具备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和查阅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5)具备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研究发展动态的能力和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内经、方剂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药理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中医学(实验班)
学制:五年(本专业以理科生为主,兼招部分文科考生)
情况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教改实验班,是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共建项目,获得国家教育与行业双领域的政策支持。
培养目标:培养中医特色突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医临床型人才。
教学特色:中医教改实验班实行“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家传教育”相结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执行课程整合后的全新教学计划,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取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注重中医文化的熏陶、中医思维的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的训练。
报考要求:本人热爱中医,有投身中医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本人可以提供寒暑假期间的跟师学习条件。(自主寻找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担任寒暑假校外导师。导师的具体条件是:各级医院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或经省市卫生管理部门认定的个体行医的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