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可能出现考生太任性的现象,任性是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决策的冲动。具体表现为:非“某大学”不取,非“某专业”不读。
有少数考生极度反感“调剂”, 总以为调剂都是坏事,因此在是否服从调剂一栏中,不愿意填服从。
到底该不该服从调剂?主要看考生的分数,如果分数具有竞争力,倒也没关系。分数没有竞争力,那就要慎填“不服从”。
每年都有“任性的考生”,拿着四五十分的绝对优势,去冲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这种任性,靠的是实力。
不服从调剂的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自己有准备。要不出国留学,要不继续复读来年再战。
不能“太性急”
志愿填不能太性急,它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决策的复杂过程。
先要瞄准几所目标学校,要研究它们的近三四年录取分数及其变化,要看有无大小年现象,还要预设今年考生志愿填报的一般趋势。
因此做必要的功课,是必需的。平行志愿填报虽然有其利,但也容易出现名校或者热门专业的扎堆现象。
如果不花时间去研究,分数竞争力不强,遇到扎堆,很容易成为扎堆的牺牲品,甚至进入退档者的行列。
有少数考生,缺乏耐心,性子太急,把志愿填报看作是“一锤子买卖”,结果,决策随意,导致不理想的录取结果
不能“硬打硬拼”
谁都想考上心仪的名牌大学,谁都想学习很热门的专业,但是“硬打硬拼”并不是个好办法。考生可以通过打迂回战的办法解决。
迂回战术之一就是放弃一个小城堡,赢得一个回马枪。
比如你想学传媒专业,但分数要求很高,最好先学习中文类基础专业,然后通过考研究生,拿到心仪的专业。
再比如,想学金融,可以选报竞争力弱一点的理科类专业,最后通过考研究生实现理想。
此外,想读名牌大学,却只有考上一般大学的分数,也可以通过四年努力,考上名牌大学研究生来迂回达到目的。
因此,“硬打硬拼”得有实力。如果没实力,何不退而求其次
不能“知己不知彼”
知己知彼,方能主动行事。知己容易,知彼难。
志愿填报,不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知彼,一要了解招生政策变化;
二要了解目标院校(专业设置,近三年录取分数及今年的新政策);
三要了解其他考生志愿选择的一般趋势。
直面热门,是一种选择。绕道而过,就是智慧了。
如何智慧应对,则需要专家指导。
简单的办法是: 通过招生办可以了解到具体的信息;通过所在院校的老师和同学,可以获得可信度高的信息
不能“病急乱投医”
很多考生有名校情结,但分数却没有竞争力,情急之下往往成为骗子们下手的目标。
招生季节,社会上总有少数人打着幌子,声称帮你排忧解难,实际就是骗钱。骗子其实不高明,无非几句话:自称认识某大学某校长某处长,只要交钱,就可点招;
或者自称手中掌控内部招生指标,只要交钱,保证录取;还有自称是专门为考生服务的机构,只要办理委托手续,就可以联系某某大学,结果是委托手续办了,却不见录取结果。
因此,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走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