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课文部分
一、《季氏将伐颛臾》
1、《季氏将伐颛臾》一文选自《论语》,《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著作,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记录编纂而成。
2、孔子,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思想核心是仁与礼,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本文表现了孔子为国以礼,为政以德,反对贪欲,反对战争的“仁爱”思想。批判了冉有、季路的失职和短视行为,揭露了季氏贪欲、鄙陋和篡国的野心。
4、本文是一篇驳论文章,针对冉有的论点逐一驳斥,以历史、现实和名人言语为论据。成语祸起萧墙、分崩离析出自本文。
5、论据“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观点。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凶猛的野兽逃出羁绊,宝贵的龟甲和美玉毁在箱子中)的双重比喻意义是指季氏如猛兽,而你们作为季氏家臣的失职就丧失了自己美好的品德。
提示:需要掌握的论辩方法:演绎推理、比较推理(类比论证、对比论证);需要掌握的词语:过;使动用法;介词宾语中宾语的前置。
二、《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一书.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其主要思想为民本、仁政和王道。
主张“养气”。
2、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援譬设喻的论辩手法,善用排偶,富于感情色彩,说理有气势。
3、《寡人之于国也》全篇采用类比论证的方式。说理上使用连锁推理的论辩方法,逻辑严密,承接自然,势如破竹,循循善诱。
4、论据“五十步笑百步”和“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用的是类比论证。
提示: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子:宾语前置和意动用法、使动用法;需要掌握的实词;区分类比论证和演绎推理。
表一:河南专升本“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录取院校及最低录取分数线
三、《秋水》
1、《秋水》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2、《秋水》采用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的写作手法;并采用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3、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4、《庄子》一书,共33篇,分内、外、杂三部分。其中内篇7篇基本可以断定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15和杂篇11可能为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作。
5、区分类比论证和归纳推理的区别。本文采用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并采用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其中多是由个别到个别的比较论证法。其基本论据是使用寓言,基本手法使用比喻,使文章具有形象性。
6、“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和“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均采用例证法说理。
7、本文涉及的成语:“井底之蛙”和“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提示:文言虚词;意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语句。
四、《大同》
1、《大同》选自《礼记》。《礼记》是五经之一。
2、《礼记》的内容涉及上古三代至秦汉文化的一切领域,是一部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
3、《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论述了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
4、《礼记》采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论述道理。
5、背诵“大同”和“小康”社会的描写性词语。
提示:对比说理和意动用法。
五、《谏逐客书》
1、《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反对逐客的一篇奏章。
2、《谏逐客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篇非常典范的论说文。开篇即提出论点,表明态度,而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对比论证),文中出现的说理方法有利害对举、归谬。
3、文中“四君”指秦王嬴政之前的秦缪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
4、文中所列举的帮助秦国成就帝业的著名客卿有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等。
5、《谏逐客书》中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是排比和对偶。
六、《陈情表》
1、《陈情表》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
2、《陈情表》采用夹叙夹议,以情动人的艺术手法,具有骈、散结合的文体特点。
3、《陈情表》中沿用至今的成语有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4、本文选自中国现存第一部文学总集《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七、《答李翊书》
1、《答李翊书》作者韩愈。
2、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3、韩愈祖籍河北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卒谥文,又称韩文公。
4、《答李翊书》是一篇书信体议论文。
5、韩愈主张“辞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和“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盛言宜)的写作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丽文风,提倡散文。
6、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是文以明道。
7、用“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来阐明“气盛言宜”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演绎的论证方法。
8、用“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烨”来阐明思想修为是为文立言之本的道理,采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和类比的论证方法。
9、用“养其根而俟其实”来阐明为文立言之本;用“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来阐明“气盛言宜”的道理;用肖于器来说明见用与不见用应有的态度都运用了类比论证法。
10、学文应以立行为本,以立言为表;治学应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写文章应务去陈言,勇于创新;作文要以气为主,强调气盛言宜。
八、《五代史伶官传•序》
1、《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该“明道”、“致用”。《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也是一篇著名的史论文章。
2、中心论点:国家的兴亡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并通过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对比来证明中心论点,采用了例证法来说明主题。
3、所使用的论据有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
4、《书》指《尚书》。
提示:论证方法,例证法;虚词的用法。
九、《答司马谏议书》
1、《答司马谏议书》作者是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
2、《答司马谏议书》采用了批驳论敌论点的方法。其语言特点:柔中寓刚,语言委婉有礼。
3、 写作特点:批驳论点,论证严密;文笔简洁凝炼;语言气势磅礴,寓刚于柔。
4、《答司马谏议书》中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受命于人主,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都采用了演绎法来证明观点。
提示:文章如何做到有理有据;论证方法可以不拘一格,随时可以变换论述方式,主要采用对比论证。
十《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作者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教育家。
2、敬告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十一、《容忍与自由》
1、《容忍与自由》作者胡适。现代著名诗人、思想家。有白话诗集《尝试集》。
2、本文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卫道”态度、喜同恶异的心理、自己不会错的判断都会导致对自由的限制。任何人的认识都有局限,因为“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所以作者反对“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3、文章主要采用例证法。
十二、《论毅力》
1、《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
2、《论毅力》构成正反对比的有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高与低。
3、《论毅力》中,“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到“进,吾往也”都属于对比论证法。
4、《论毅力》中,操舟之喻,为山之喻,平地之喻,掘井之喻都运用比喻论证法。其特点是形象生动。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欲新一国之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
十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采用驳论据和指出对方逻辑错误的方法进行论证。
2、作者的论证方法非常清晰,指出论敌所提出的论据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但他们的论据只能证明“他信力”的丧失,并非自信力。“他信力”丧失并没有跨入自信,而是走入自欺。
3、说“一部分人丧失了自信”可以,而不是全体中国人,这是逻辑错误。
4、巧妙地比喻、形象的语言突出了文章形象说理的特点。
十四、《谈时间》
1、《谈时间》是一篇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散文。作者梁实秋,现代作家,文艺批评家,翻译家。1928年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杂志,属于新月派。
2、比较论证和归纳论证并用,说理时旁征博引,层次分明。
3、文章旁征博引,语言风格典雅平和。
十五、《论快乐》
1、《论快乐》揭示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这是一篇随笔。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2、钱钟书主要作品: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管锥编》。
十六、《选择与安排》
1、《选择与安排》作者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2、《选择与安排》选自朱光潜的《谈文学》,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3、 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均是朱光潜的作品。
4、 常山蛇阵,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兵不在多而在精属于类比论证法。
5、“大匠诲人以规矩,不能诲人以巧”。规矩指方法、技术,巧指个人对技术、方法的领悟。
十七、《咬文嚼字》
1、《咬文嚼字》,文艺随笔,作者朱光潜,美学家。文章采用归纳论证的说理方法,先说结论,然后再罗列事实(也可以看做例证)。
2、文章多用归纳论证法,先说出结论,再列举大量事实予以论说。
3、注重文字的创新(套板效应)和联想意义。旁征博引,善用比喻。
十八、《论学问》
1、《论学问》作者培根,英国16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本文阐述了两个问题:一是治学的目的,一是治学的方法。
2、大量运用排比和比喻。如以“修剪野草花”比喻“学问锻炼天性”、把“节要”之类的著作比喻成蒸馏水等,使抽象的说理形象化。
3、学问变化气质等属于归纳推理。
十九、《我的世界观》
1、《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美国著名科学家。主张“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信仰民主主义,反对专制制度和“罪恶的渊薮”战争。
2、认为把舒适与享乐当作生活目的是“猪栏的理想”。
3、对理想和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作者的宗教情结。
二十、《郑伯克段于鄢》
1、《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是对《春秋》的注解,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春秋笔法是指“一字知褒贬”,即微言大义。《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著,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它对史记的写作有很大影响。
2、叙述文大致可以分为记事和记人两类,本文是记事文。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来展示人物性格,庄公的阴险狠毒、姜氏的偏狭愚昧、共叔段的贪婪骄横等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和生动语言来表达。在描写庄公的性格是又运用了对比手法。
3、采用顺叙手法,注重细节描写。事件剪裁详略得当,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二十一、《冯谖客孟尝君》
1、《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杂史,其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策,同册。
2、 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
3、 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蕴涵有“民本”思想及积极意义。
4、“三窟”包括市义、复职、立宗庙。
5、刻画人物的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先抑后扬;个性化的语言和行为。
二十二、《垓下之围》
1、《垓下之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西汉太史令。《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将近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2、通过三件事表现项羽的英雄末路。霸王别姬、东城快战和自刎乌江。
3、注意阅读文章结尾的“太史公曰”,并注意这种体例的影响。
二十三、《〈张中丞传〉后叙》
1、《〈张中丞传〉后叙》作者韩愈,主要写作特点是叙议结合,叙事和议论并重。前半部分为许远辩诬,重议论,后半部分补记南霁云之事,侧重叙事。
2、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一是细节描写,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箭射浮图等。二是让正面人物的不同性格互相映衬,三是用反面人物来反衬正面人物。
3、《张中丞传》(张巡传)的作者是李翰。
二十四、《段太尉逸事状》
1、《段太尉逸事状》作者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中唐著名作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2、这篇传记作品采用倒叙手法。以三件事分别表示段秀实的勇(勇服郭晞)、仁(仁愧焦令谌)、廉(廉拒朱泚)。
二十五、《种树郭橐驼传》
1、《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
2、以顺树天性寓“顺民之性”,“长人者好烦其令”是本文的重点指向。
3、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
二十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选自于司马光编定的《资治通鉴》。
2、《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3、“胡服骑射”的故事始见于《战国策•赵策》,重点在“胡服”,属于文化改革。
4、文章采用以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十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个作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3、文艺思想: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4、写作方法:以乐衬哀。写作目的是怀念文与可。
二十八、《报刘一丈书》
1、《报刘一丈书》作者宗臣,明代“后七子”之一。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
2、以叙为论,构思奇特、以典型形象概括社会现实、细节语言行为刻画人物是本文的写作特点。
3、门者、干谒者、权者的形象刻画主要依靠细节描写,漫画式笔法。
二十九、《马伶传》
1、《马伶传》作者是明末清初的侯方域。这是一篇讽刺性文章。
2、倒叙手法、细节刻画比较典型。
3、文章主旨是歌颂马伶精益求精的精神。
4、注意侯方域和《桃花扇》的关系。
三十、《往事》(——之十四)
1、《往事》(——之十四)作者冰心是文学研究会的重要作家。本文选自冰心散文集《往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2、采用拟人化的修辞方法。
三十一、《故乡的野菜》
1、《故乡的野菜》作者周作人,现代散文家、学者。文学研究会发起者之一。这是一篇反映浙东地方民情风俗的散文。
2、《故乡的野菜》采用以小见大、比较烘托的表现手法,运用俚歌谚语随意点染、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三十二、《故都的秋》
1、《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现代著名作家。属于创造社。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2、《故都的秋》选取富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景物表现故都秋色的写景方法。
3、《故都的秋》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全文中心思想的写法。
4、《故都的秋》全文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结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5、故都,指今天的北京,当时的北平。
三十三、《香市》
1、《香市》作者是茅盾。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文学理论家,文学研究会的发起者和领导人。本文采用的基本表现手法是今昔对比,表现“革命”以后农村的凋敝。
2、“公安分局”、“蚕种改良所”等都是“革命”的象征。
三十四、《爱尔克的灯光》
1、《爱尔克的灯光》作者巴金,现代著名作家。
2、《爱尔克的灯光》是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3、《爱尔克的灯光》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是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象征;《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我的心灵的灯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追求的象征。
4、中心线索:长宜子孙。彻底否定封建道德和封建制度,它是封建秩序的象征。
5、巴金代表作:《寒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三十五、《箱子岩》
1、《箱子岩》作者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选自《湘西散记》。
2、文章通过现实(1934年)和历史的对比(十五年前)反映家乡的变化。还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突出自己对故乡的印象。
3、沈从文代表作长篇小说《边城》,《长河》。
4、沈从文以一系列湘西生活题材的作品而成名。
三十六、《捡麦穗》
1、《捡麦穗》,张洁。代表作有短篇《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2、表现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3、个性化的对话展现人物性格,象征手法的运用,行为细节描写传神简洁。
三十七、《道士塔》
1、《道士塔》,余秋雨,文化散文的重要作家。散文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霜冷长河》等。
2、道士塔的主人是王园箓,他是敦煌文物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罪人。罪人不止一个,当时的封建官僚、腐败政府是敦煌文化的最大罪人。
3、认真阅读“中国是穷,……京官的生日礼品”一节。
三十八、《我与地坛》
1、《我与地坛》,史铁生。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2、表现作者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验和深刻思索。
3、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采用了象征、类比的行文方式。
三十九、《氓》
1、《氓》选自《诗经•卫风》。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15国“风”160篇、大小“雅”105篇、周鲁商三“颂”40篇,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以四言为主,讲求节奏和韵律;常用重章复沓的句法,多用比兴手法。
3、《氓》是一首叙事诗。
4、《氓》是一首“弃妇诗”,自诉婚姻悲剧。
四十、《国殇》
1、《国殇》选自《楚辞•九歌》。
2、《国殇》作者屈原,我国古代第一个有伟大成就的爱国诗人,“楚辞体”的开创者。代表作品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招魂,卜居,渔父,共二十五篇。
3、《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
4、“国殇”的含义: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为殇。本诗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因名国殇。
5、楚辞作家除屈原外还有宋玉,代表作为《九辩》。
四十一、《陌上桑》
1、《陌上桑》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
2、《陌上桑》刻画罗敷形象时使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3、乐府原来指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指所收集和配乐演唱的歌词,称作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4、同时期的《孔雀东南飞》选自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四十二、《短歌行》
1、《短歌行》(其一)是一首乐府旧题诗。
2、《短歌行》(其一)作者曹操,汉代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诗风气韵沉雄,慷慨悲凉。
3、诗中抒发了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表现了积极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4、《短歌行》(其一)所引《诗经》成句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所用典故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背诵全诗
四十三、《饮酒》(其五)
1、《饮酒》(其五)是一首田园诗、五言古诗。作者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山水诗的开创者是谢灵运)。
2、本诗以“心远”纲领全篇,分三层揭示“心远”内涵。首四句虚静忘世,中四句物化忘我,尾二句物我浑化中体会生命真谛。
3、平淡醇美的诗风和情景理的完美融合。
背诵全诗
四十四、《从军行》(其四)
1、《从军行》(其四)用乐府旧题,是一首七言绝句、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擅长七言绝句,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夫)子王江宁”的称号。
2、此诗是近体诗的写法,唯有题目用“乐府旧题”。
背诵全诗。
四十五、《山居秋暝》
1、《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作者王维,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融诗、画、音乐、理趣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
2、《山居秋暝》采用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夜间山中宁静优美景色。
3、《山居秋暝》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写作特色。(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王维的字)
背诵全诗。
四十六、《行路难》(其一)
1、《行路难》(其一)是一首乐府旧题诗,歌行体。作者李白,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比兴手法的运用;典故的引用。
背诵全诗。
四十七、《蜀相》
1、《蜀相》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一联是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属于叙事。
3、“映阶”一联对仗工稳,是典型的写景。
4、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5、掌握律诗和乐府、古体的区别。
背诵全诗。
四十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送别诗、边塞诗,属于歌行体。作者岑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2、岑参的边塞诗的特点是“尚奇”,写景多用浪漫语句。
3、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背诵全诗。
四十九、《杜陵叟》
1、《杜陵叟》是一首叙事诗,新乐府诗。作者白居易,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强调文学的社会意义,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杜陵叟》采用了由第三人称叙述转为由杜陵叟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写作手法。
五十、《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七言律诗,爱情诗。作者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2、学习过的《锦瑟》《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复习。
背诵全诗。
五十一、《泊秦淮》
1.《泊秦淮》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在诗坛上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背诵全诗。
五十二、《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1、《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陆游,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或“中兴四诗人”)。一生留诗9300多首。
2、全诗描写描写月光照耀下的三个地方:后方、前线、沦陷区,寄寓了作者的感慨。
背诵全诗。
五十三、《炉中煤》
1、《炉中煤》选自郭沫若诗集《女神》。作者郭沫若,现代著名学者、诗人。
2、《炉中煤》中运用了双重比喻的手法;整首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五十四、《再别康桥》
1、《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的诗集《猛虎集》。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2、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
3、诗歌写的是秋天的康桥。体会诗歌的“建筑美”。
五十五、《发现》
1、《发现》的作者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属于新月派。主张“三美”的创作思想。即音乐美、格律美、建筑美。
2、主旨:现实中的旧中国并非作者期望的形象,而是噩梦与恐怖。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至痛至爱。
3、注意这首诗的修辞手法。
五十六、《我爱这片土地》
1、《我爱这片土地》选自艾青诗集《北方》。作者艾青,现代著名诗人。
2、了解诗中的4个意象。
五十七、《我用残损的手掌》
1、《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是现代派代表作家。
2、“无形的手掌”指作者的思绪、联想。
五十八、《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当代著名诗人,有诗集《双桅船》。
2、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是其特点。“破旧的老水车”等指中国过去的贫穷、落后。“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暗示祖国顽强的生命力,“绯红的黎明”暗示祖国的光明未来。
五十九、《门槛》
1、《门槛》作者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篇选自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集》,是巴金翻译的。
2、《门槛》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门槛”象征横在革命者面前的艰难险阻;“女郎”象征俄国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革命者;“犯罪”象征革命。
六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一首抒写亡国伤痛哀怨的词。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
2、著名的比喻句,化无形之愁为有形之江水。
背诵全词。
六十一、《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作者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
2、以“登高临远”为贯穿线索,描写羁旅行役的代表作。
3、写景抒情的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借景抒情,情景相生,状物传情纯用白描。
4、“霜风凄紧”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苏轼)。
六十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作者苏轼,北宋著名作家、艺术家,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意义。
背诵全词。
六十三、《声声慢》(寻寻觅觅)
1、《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
2、叠字的大胆运用。
3、“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凄苦心境,家破国亡的身世感慨。
背诵全词。
六十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辛弃疾,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
2、辛弃疾“以文为词”。本词的景中含情和用典。
背诵全词。
六十五、《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作者马致远,元代有名的散曲家,人称“曲状元”。其杂剧《汉宫秋》中的曲辞也相当成功。
2、注意词的小令和散曲的小令的区别。
六十六、《长亭送别》
1、《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本篇是其代表作《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2、《长亭送别》采用了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3、背诵相关段落。
六十七、《前赤壁赋》
1、《前赤壁赋》属于文赋,文赋具有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结构特征和骈散相间的语言特色。作者苏轼。
背诵全文。
六十八、《宝玉挨打》
1、《宝玉挨打》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三十四。作者曹雪芹,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2、“挨打以前”作者的造势能力和“挨打以后”人物心理、行为的描述。
六十九、《风波》
1、《风波》选自鲁迅的《呐喊》,写的是1917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问题的风波。
2、本文线索:辫子风波。主要人物和所代表的意义。
七十、《断魂枪》
1、《断魂枪》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2、沙子龙和老者的比较。体会“断魂”的含义。
3、 其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戏剧《茶馆》,《龙须沟》;短篇小说《月牙儿》等。
七十一、《米龙老爹》
1、《米龙老爹》作者莫泊桑,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2、莫泊桑善于从生活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横断面,文笔简洁,构思新颖,章法多变。
七十二、《苦恼》
1、《苦恼》作者契珂夫,俄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代表作有《一个小官员之死》、《变色龙》、《第六病室》。戏剧作品有《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2、作者擅长描写底层小人物的悲哀。姚纳有痛苦却找不到诉说对象,只有向自己的伙伴老马诉说自己内心的痛苦,“人与人”的关系还不如“人与马”。
七十三、《麦琪的礼物》
1、《麦琪的礼物》作者欧•亨利,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
2、其小说以诙谐幽默见长,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3、了解“麦琪”的含义。
七十四、《长亭送别》
1、《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西厢记》。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背诵相关句子。
七十五、《日出》
1、《日出》是中国现当代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曹禺原名万家宝,代表作还有《雷雨》、《原野》、《北京人》等。
2、了解剧中的人物和“日出”的象征意义。
除掌握以上篇目外,中学时期的著名篇章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杜甫的《兵车行》、《秋兴八首》、白居易的《长恨歌》、陆游的《游山西村》等也要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