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贵州省2022年中职招生工作已全部开展,关于贵阳中华职业学校怎么样,如何等问题,小编从网上收集了学校部分评价,供同学们参考,具体贵阳中华职业学校好不好等,可直接到校实地考察。
以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确实主要是就业,而高中主要是升学。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仍在发生变化。一些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率先进行了改革和改革“中职只求就业”落后的观念,变成了”读中职,就业升学两不误“。
贵阳中华职业学校简介:
贵阳市中华职业学校是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隶属于贵阳市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是校企结合型学校,秉承黄炎培敬业乐群的职业教育理念,以让失业者有事业,让职业者乐业为办学使命;学校大力倡导黄炎培金人格、铁纪律的目标理念。
为贯彻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精神,实施9 3.根据教育计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办学资源,本着教育资源整合、发展壮大的原则,与贵州中医职业学校、贵州航空工业技术学院中专部等高校整合资源,分区办学。2022年6月,深圳厚德连横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新建职业教育园区,学校正式迁至新校址。分区办学后,学校实行团队、多品牌、统一管理、共同发展。
学校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金江工业园,属于乌当区大健康产业园,毗邻贵阳市扎佐医药工业园,紧邻修文县高铁站,校园环境优美,占地近500亩,可容纳上万学生。学校自成立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学校开设专业8类,截止2022年9月学生共计5700余名,各级各类专兼职教师有200余名。
全校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委员会提出的六位一体办学总体布局逐步推进。在园区董事会成员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职业教育园区软硬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校区以护理、药学、中医康复等医疗卫生专业为核心;第二校区以空乘服务、轨道交通管理、幼儿教育等热门专业为中心;第三校区以汽车维修(关键新能源)、计算机应用(大数据)等现代专业为重点。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上万人规模的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力争在2022年前打造出贵阳市乌当区首个“教育科技文化康养城”。
职业教育园区项目建成后,随着项目的实施和大量学生的进入,教育园区辐射和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地相关配套设施(如餐饮、娱乐、相关服务等)不断完善。在上级领导和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乌当区职业教育资源,为国家建设输送更多有用的合格人才,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职业教育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贵阳中国职业学校大家庭欢迎各类有识之士的加入和发展。
学校文化:
校训:敬业乐群。
(来自礼记.学习记录。奉献是指对所学职业的爱好和责任感;乐群是指具有美好、快乐的情操和共同合作的精神。江恒源(1886-1961)是第一任中国职业学校校长,曾是第一任中国职业学校校长。
办学使命: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
办学理念:学会做人,为社会服务做准备;学习技术,为个人谋生做准备。
办学精神:提前做人,责在人先,利居人后。
办学特点:做学合一,手脑并用。
办学宗旨:加强人格道德教育和实践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素养。
办学模式: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教产融合。
办学布局:六位一体;1.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2.安全是第一生产要素;
三、以党建工作引领师资队伍建设;
4、结合传统文化和党建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5.重点建设学校专业;
6、校园内外生态与教师文化生态建设相结合,统一管理。
学校目标: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结构,建立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校价值观:团队合作,相互学习;兢兢业业,、诚实。
学校愿景:稳步发展,开源节流;让员工过上富裕、尊严、有希望的幸福生活。
贵阳中华职业学校招生要求:
凡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符合相关省(区)规定的相应录取分数线,均可报名我校学习。
贵阳市中华职业学校册条件:
发现高考录取材料有弄虚作假的,学院中专部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和学籍,并返还户口所在地。
在招生工作中,经省招办调配后仍不能完成区域生源计划的,学院中专部有权将该地区的计划调到生源好的地区,择优录取。
贵阳市中华职业学校报名方式:
带户籍簿原件、初中毕业证书原件、入学考试门票或注册序号证书、入学考试成绩证书到我院注册,我院将根据考生志愿者从高到低录取,直至满。
贵阳中华职业学校注意事项:
新生入学后,我校将进行身体状况和入学资格审查。复查不合格的,将根据不同情况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欺诈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贵阳市中华职业学校地址:贵阳市白云区拉营
好了相关贵阳中华职业学校好不好,如何怎么样等此类问题,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如果遇到学校抉择和方向选择不懂的也可以留言,我们会尽自己的专业方向跟大家进行分析。如您想报读贵州省重点公办好的中职学校或3+3大专贯通/3+4本科等专业,可在线咨询老师会有专门的老师给同学们解答相关注意事项。
读中职中专学校一样可以升读大学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促进中等职业院校的多元化发展,从简单的职业教育出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让中职学生有就业能力、升学优势、发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