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李学义(右二)随贵阳考察团在欧洲考察工业
1988年,在日本考察时,李学义在日本工厂设贵阳轻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介绍的办公室里审看引进先进设备的合同
李学义,上海人,曾任上海新鑫造灯厂专职书记。1973年,李学义担任了国营贵阳黔光铝制品厂的党委书记兼厂长。1976年任贵阳市经济委员会企业管理处主任;1982年任贵阳市轻工业局党委书记、局长。1993年从贵阳市轻工业局离休后,又回到上海定居。
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李学义老人,曾于上世纪60年代带领上海新鑫造灯厂迁至贵阳,70年代至90年代先后任国营贵阳黔光铝制品厂厂长、贵阳市轻工业局局长。近日,李学义从上海返筑探亲访友,向记者讲述了贵阳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发展往事。对李学义老先生的采访,是在位于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学义书院”内进行的。“学义书院”是一座清代古建筑,于2016年12月从上海整体搬迁于此,由李学义的儿子李建忠所赠,以老先生之名讳命名,并由著名作家叶辛先生为其题写了门匾。
内迁贵阳
造灯厂更名为“黔光”铝制品厂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共中央作出了沿海工业城市支援内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决策。1958年~1965年,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工业企业内迁贵阳。1960年,年轻的李学义时任上海新鑫造灯厂专职书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党指向哪里我们就走向哪里,不讲条件。”李老回忆说,那时,贵阳轻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介绍他带领全厂男女老少、拖家带口千余人,上有年长的80岁老人,下有尚在襁褓的婴儿,离开大上海,内迁贵阳。
那个年代,从上海到贵阳没有直通火车,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上海乘火车到南京,坐船到武汉,再转火车至株洲,最后又转一次火车,才艰辛地抵达了贵阳。
工厂落地在贵阳的湘雅村,原是贵阳钢厂所在地。最难的是安排工人们的住处,大家分散住在甘荫塘、复烤厂等多处地方,住房条件很差,有的把仓库隔一下就算是家了。“在上海,工人们的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天天有牛奶供应,到了贵阳,生活质量降低了很多,但大家没有抱怨,兢兢业业干工作。”如今提起往事,李老还为上海工人的奉献精神感动着。
上海新鑫造灯厂到了贵阳后,更名为贵阳新鑫造灯厂,为满足贵州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又改为国营贵阳黔光铝制品厂。当时,贵阳的轻工业基础薄弱,百姓家的日用品不但品种少,而且大部分主要来自“上海制造”。“我还记得那时市民使用的锅是浇铸的,非常厚。”后来,李老带领工人们研发生产的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品渐渐走入了筑城百姓家。工人们用冲压机制造出很轻的铝锅,受到市场的欢迎。如今还有不少贵阳老居民记得当年的广告词:“黔光黔光,贵州之光!”
锐意改革
贵阳轻工业迈入发展“快车道”
改革开放初期,李学义被任命为贵阳市轻工业局党委书记兼局长。
在工业分类中,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如:食品、烟酒、家电、五金、乐器、办公用品、文化用品、体育用品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当时贵阳轻工业仍然是‘小作坊’。”李老觉得,必须锐意改革,寻求我市轻工业现代化发展之路,贵阳轻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介绍他随贵阳考察团前往上海、中国香港、日本、欧洲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贵阳轻工业迈入发展“快车道”。
他记得,那时去贵阳玻璃厂调研,看到工人们光着膀子吹“玻璃”,他们称这叫“火烤胸前烫,风吹背后凉”。李老看着心里不是滋味,便努力从上海引进了自动机械化玻璃生产线,解放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后来又从德国进口了一台电化炉制造石英玻璃,作为当时世界比较先进的生产线,为茅台酒生产供应了乳白色玻璃瓶。
令李老自豪的是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贵州啤酒厂,创建了当年响当当的“瀑布”啤酒品牌。他回忆说:“立项时,遭到来自多方的反对声音,觉得投资太大了。”于是,作为局长的他四处奔走,最终得到支持。推山头、建厂房、引生产线、过环保关……终于,清亮透明、色泽浅、泡沫洁白细腻、具有浓郁酒花芳香的瀑布啤酒问世,成为当年贵阳人心中的最爱。
李老担任了10年的局长,“我离休时,贵阳市已拥有了大大小小的轻工业工厂98家。”一直心系筑城发展的老人,近30年过去了,对这个数字依然记忆深刻。贵阳酒厂生产的黔春酒、刺梨酒,曾是人民大会堂京西宾馆的指定用酒;还有贵阳大曲、贵阳二曲、贵阳特曲等系列酒,极品浓香,名震一时。飞碟牌洗衣机、华日牌电视机、黔光牌电池、山花牌搪瓷、白浪香皂……这些曾经提高了百姓生活品质的日用品,都留在了筑城市民记忆中。
心系黔地
与儿子一起助力贵州发展
90岁高龄的李老此番回到贵阳,就是回到了家。这次,他专程参观了平塘天眼、观山湖区、贵安新区,还体验了高速路、乘坐地铁,感叹道:黔中大地已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他还专门去了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学义书院”。“学义书院”是李老的儿子李建忠捐赠给贵州的。李建忠是新加坡长乐集团董事长,创建的“黔香阁”餐饮品牌蜚声上海、北京。他还是一位古建筑收藏家,收藏了近200多栋中国古建筑。2014年,三栋清代名人故居被整体迁移回贵阳,在多彩贵州城创建了“贵州非物质文化体验中心”。
“九译堂”是“中国海军之父”沈葆桢故居,始建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是典型的徽派浙式风格,面积400余平方米,其结构严谨、雕工精美、保存完好。这栋双层花梁雕花老楼,选材讲究,木构件多半选用香樟、柏、梓等百年陈材,至今仍芳香沁鼻。2010年曾被选为上海世博会“运河城曲”展馆主题展品。为发展贵州的旅游事业,李建忠将自己珍藏的雕花楼“九译堂”捐赠给了贵州。“九译堂”采用了拆散、编号、运输、组装的方式,“搬家”至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并在古建筑专家的指导下,扩建为1300平方米的“学义书院”。
对于儿子李建忠的捐赠行为,李老低调表示:“这是他支持贵州旅游事业应尽的义务,是对第二故乡贵阳的文化反哺。
据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陆勇昌介绍,学院和李建忠先生的合作已有20年。早在2001年,就有不少学生前往上海“黔香阁”学习餐饮;期间,李建忠更是多次到校支持教学工作,并捐赠了“学义书院”。接下来,根据李建忠的建议,学院还将创办“黔菜艺术学院”,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将黔菜文化发扬光大。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辉)
编辑:田娟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