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结构更优化
50所中高职校 在校生20万人
针对苏州开发区经济的特点以及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按照“学校对接开发区,专业对接产业”的基本思路,苏州在全省率先开展职业院校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的优化。全市中职学校调整为目前的33所(含技工院校7所),高职院校达17所,在校生规模扩大到20万人。
通过布局调整,实现了职业院校向开发区集聚、向品牌企业靠拢,服务经济的距离更近,服务效果更好。通过布局调整,实现了职业院校的规模化和品牌化。校均规模达到了4000人,创建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2所,省级示范高职院6所,国家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6所,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15所,省三星级职业学校8所,星级示范学校达到75%。
内涵发展更深入
建设80个市级职教名师工作室
苏州在省内率先开展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立项建设80个市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获批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7个,占全省的14%,居全省第一。目前,苏州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本科达标率达到96.35%,硕士研究生比例超过20%,拥有省职教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2名,“双师型”教师队伍超过专业专任教师的70%,兼职教师占比达25%。
全市技能大赛制度日益完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作用日益明显。2013、2021年全国技能大赛,苏州成绩均居全省第一,2013年苏州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厅授予集体二等功。
教科研成果丰硕喜人:2013年首次开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苏州荣获省职教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全省共10项),获批国家职教教学成果二等奖11项,获奖等次和个数均居全省首位。
校企合作更紧密
成立14个市级专业性职教集团
2021年9月1日,《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颁布实施,这是省内首个校企合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苏州成立了14个市级专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包括现代物流、生物医药、服务外包、光伏技术、现代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为密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区域合作提供了舞台,为开展多校多企集群式合作创造了条件。
学校与创元、亨通、同程、三星等知名企业合作设立企业学院,共同培养人才、研发新品,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和产品技术专利,“把教室搬进车间,把车间搬进教室”。
国际合作结出硕果。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和英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德资企业比较集中的太仓、张家港、高新区等进行了长期的教学实践及本土化研究。2021年,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及英国驻沪总领馆合作开展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开创了省内“现代学徒制”先河。
服务能力更突出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98.5%以上
基于产业链分布规划专业链设置,依据苏州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服务业的产业新规划,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了一批省、市精品专业、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获批中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67个,占全省的11.2%。在省内率先建设高职优秀新专业13个、优秀新课程16门,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显著增强。
苏州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不仅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更具备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一批批技术能手、技能大师,成为了企业的生产骨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5%以上,基本满足苏州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基础保障更有力
去年全市职教经费总投入20.41亿
2021年12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苏州市深化社会事业重点领域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1~2016年)》,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等内容。2015年2月,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相关待遇。
据悉,2015年全市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20.41亿元,地方公办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达到每生每年10000元左右。从2015年起,公办中职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提高到6000元,其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基本标准不低于1000元。中职免学费政策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