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数据:真能“算”准你的未来? - 大数据 - 高考大数据


教育大数据最近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尤其是高考填报志愿阶段和毕业季更是如此。目前从事教育大数据服务的相关机构众多,如何科学看待教育大数据在个性化学习、选择专业、理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中国教育报组织了部分专家和高校管理者进行讨论。
 教育大数据:真能“算”准你的未来? - 大数据 - 高考大数据

  教育大数据最近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尤其是高考填报志愿阶段和毕业季更是如此。目前从事教育大数据服务的相关机构众多,如何科学看待教育大数据在个性化学习、选择专业、理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今天中国教育报组织了部分专家和高校管理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编者

 教育大数据:真能“算”准你的未来? - 大数据 - 高考大数据

  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结合现今最先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校园交通代步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经济、绿色低碳单车出行服务。

 教育大数据:真能“算”准你的未来? - 大数据 - 高考大数据

  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季,也是今年刚参加高考的学生选择专业的关键时间节点,教育大数据能够给这些毕业生和准大学生们“算”出点什么人生的门道来吗?

  教育大数据能有啥用

  每个人的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那么什么是大数据,教育大数据有啥用,能够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提供选择的科学依据吗?

  实际上,大数据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小数据而言的,大数据并非等同于大量的数据,突出强调跨领域数据的交叉融合和数据的流动生长。在数据来源方面,不同于传统的随机抽样,大数据采集的是全样本的、即时的数据,能够跟踪记录个体成长的所有过程数据,提供微观层面分析的准确性。大数据的核心应用价值是分析和预测,谷歌工程师就曾经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了当年甲型流感的爆发。

  与其他领域的大数据相比,教育大数据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采集过程更加复杂、应用模式更具挑战性、更加注重因果关系。

  教育大数据到底能够解决啥样的教育难题?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杨现民认为,从大的方面来说,教育大数据有助于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破解教育方式单调化的问题,解决教育决策粗放化的问题;从个体方面来说,可以破解教育择校、选专业的难题,推进选择的理性化,还可以破解教育就业盲目化的难题,帮助择业更加合理化。

  杨现民举例道,比如说你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可以通过大数据按照专业情况查找一下自己可能从事的行业,然后比较一下平均的薪资水平。接下来再对意向中要去的城市生活成本进行比较,收入和成本相比压力大不大,甚至还要考虑到以后在这个城市失业以后,失业保险能否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包括将来如果继续深造所在的区域是否有合适的学校和专业,甚至在该地区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女友,这些功能教育大数据都能够帮你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教育大数据的科学性如何体现

  教育大数据能有科学性吗?如果科学性不能保证,那不跟街头的算命先生一样吗,连自己的命都算不好,怎么给别人算呢?

  对于记者的这个疑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表示,教育大数据之“大”并非数量之大,而是强调“价值”之大。即能够从冗杂的数据中发现相关联系、诊断现存问题、预测发展趋势,发挥教育大数据在提升质量、促进公平、实现个性化学习、优化资源配置和辅助教育决策等方面的作用,因而必须是科学的才有价值。

  教育大数据有几大来源,包括:一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数据,如课堂教学、考试、测评等;二是在教育管理活动中采集的到的数据,如家庭信息、学校教职员工的信息;第三是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数据,包括论文发表、设备采购、耗材使用等等;第四是在校园活动中产生的数据,如图书借阅、健康运动、上机上网等等。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认为,教育是有目的性的,教育大数据并非包括所有数据,因为教育活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无意义的“噪音”数据,需要根据教育的应用目的进行数据过滤和清洗,他特别强调了“清洗”这个词,是要为后期深度挖掘和分析做准备。

  “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转变是从因果关系转向相关关系”,国际大数据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博士认为,要从看似无关的数据中发现某种相关关系。对于商业领域而言,注重相关关系的挖掘可以更迅速、更直接地达成预期目标。这也是目前教育大数据的相关机构众多,从事相关教育大数据的企业却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原因之所在。

  高考志愿大数据:“准确有用”才是王道

  目前,高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高三考生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会更加便利、准确、有效。网上随手搜索“高考志愿”,蹦出来各种版本的高考志愿填报卡,林林总总成千上万,连以快捷方便收付款见长的“某宝”也开通了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考生只要输入自己的预估分数、位次、专业意向等信息,就能收到一份高考志愿的分析报告。无疑,这确实大大提高了高考志愿填报的准确性,也带给了考生相当的便利,但作为长期研究高考志愿的专业人员,成都精诚信教育的负责人刘馨建议各位考生和家长要辩证地看待和利用高考大数据。

  她认为,数据只是冷冰冰的数字而已,可是考生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个省份,同样的性别,同样的科类(文科还是理科),同样分数的两位考生,也会因为考生的性格、特长、未来规划的差异等不同特质而导致填报的高考志愿千差万别。例如,2016年两位四川考生,都是理科男,高考分数都是671,因为志向不同,一个去了上海财经大学学习经济类相关专业,一个去了同济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考生未来职业规划不同直接导致选择大学的方式差异化。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参考大数据时,一定要把数据与人的差异化结合,要知道数据只是工具,只有最科学、有效地利用好数据为自己的高考志愿服务才是王道。

  另外,在“大数据”时代,更要注重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当今市面上的各种志愿填报系统在宣传包装上都标榜自己“权威、可信”,究竟哪些版本的“大数据”才是真正权威的呢?刘馨认为,如果要真正科学、有效地填报高考志愿,数据参考来源只能是高校的官方网站或各省级招办发布的以往高校在本省(区、市)录取的相关数据。否则,数据会出现相当大的偏差,社会上很多机构发布的“大数据”中途都不知被转手修改了好多次,其准确性和权威性有待商榷。因此,出于对考生的未来前途负责,建议考生和家长最好使用当地考试院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免在人生的关键几步上“算”错了自己的方向。

  (本文略有删节)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