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渡口区教育大数据工程启动仪式暨演示会在重庆37中举行。
大渡口区教委副主任沈维安,解读并部署了大渡口区教育大数据工程。相关信息技术专家,向现场嘉宾演示大渡口教育大数据建设工程整体规划及部分成果,向全区教育系统展示大数据平台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目前,大渡口区已初步构建起区域教育数字化、智慧化格局。建设的区教育协同平台已具备与市、区政府的数据对接能力,定制研发教育管理、教学活动、家校互动三大类10多个专属小工具,用于教育质量提升的数据支撑。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区3800多名教师使用“二维码签到”平台;5所大数据试点学校启动“我的足迹”、“我的听课本”平台;“教育质量测试跟踪系统”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平台已试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测试。 同时,大渡口区还在37中承办了全国性教育大数据论坛活动,大渡口区教育“数智化”已走在全市前沿,初步打造形成大渡口区“教育生态圈”:会议签到扫“二维码”,入学信息采集“网上录”,学生学习轨迹“及时现”,家庭作业“随时做”。
“大数据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而教育大数据相较于其他行业更加复杂。”西南大学教授周竹荣在活动中表示,“教育数据首先是采集的真实性,其次是海量数据的生成、储存、分析,再次是平台之上的共享、整合和运用,需要举全区域之力进行统筹谋划。” 此外,周教授提出,在大数据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标准化、系统同构化、数据采集真实性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