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否成为人类的好帮手”“它是否也会生发情感”“未来人工智能将会为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它最终是否会毁灭人类”……最近,“人工智能”正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回避的热点话题。6月12日,一场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推广应用”的研讨会在雄安新区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河南、陕西等省份的300余名中小学校长及科技信息教师代表,就新一代人工智能在中小学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深度沟通与研讨。
“人工智能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正逐步进入我国中小学课堂,深入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将影响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教育部信息中心信息处副处长刘义在讲话中指出,目前全国多省份已开始探索人工智能课程解决方案,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常规教学,一批“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示范校”也在筹备建设中,人工智能必将为中小学生打开创新之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正是这批示范校之一。会议期间,在该校“AI+梦想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内,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设备等多种高科技、人工智能产品一起亮相。在教室中央的一张展示台上,列队机器人随着相关人员启动手机蓝牙控制程序,开始扭腰摆臂、俯仰踢踏,音乐缓慢时它们的动作放松舒展,音乐激荡时它们又闪转腾挪,各种舞蹈动作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机器人都支持编程,可输入代码控制,你想要什么姿势?来试试!”一名教师引导着孩子发挥想象力,自己编写程序,从而迈入创造之门。
据悉,该实验室是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手上海樊果教育推出的首个“AI+梦想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渗透到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中,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我们正致力于在传统的教育形态中不断改进教育课程、环境、管理、文化等,并构建起‘数码空间’,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引导学生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探索未来和未知世界,从而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学校的推广与应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在会上介绍,中关村三小本部将加大与雄安校区融合,不断注入师资及先进的教育资源,特别是筹建起“AI+梦想空间”后,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将给予雄安校区更多扶持。
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贾积有,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方海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曹培杰,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主任、特级教师张义宝等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推广应用”的有关话题进行了探讨和分享。
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傅首清强调,雄安新区要建成一座绿色、生态、智慧、宜居之城,而其中科技将成为最有力的力量。“雄安新区要为新一代人工智能进入中小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能深入参与到学习中,并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傅首清提出,经过长期的培育和涵养,“AI+梦想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要成为“雄安品牌”。
研讨会上,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还就 “十三五”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应用与实践研究》进行了情况说明,并就人工智能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30多个研究方向进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