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信息素养,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
要培养智能时代的合格建设者,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也要从娃娃抓起,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过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使学生对人工智能实现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创新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校构建了一套“人工智能+X”中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打造了人工智能大课堂,开设相关课程超过20门。2018年成立了全国基础教育阶段首个人工智能实验班,并与澳门培正中学、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倡导在每年的10月组织开展“世界人工智能周”活动,初步构建起“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
2.推广智能学伴,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个性化学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师队伍,总人数超过1600万人,同时,中国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拥有超过两亿人次的学习者。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方式已经发生重要变化,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着智能学伴、虚拟教师等新型教师形态的产生。
由清华大学研发的智能学习助手“小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为学习者答疑解惑,还可以与学习者进行主动交互,从而解决了慕课学习缺乏有效师生沟通的难题。当学习者选择一门课程的时候,“小木”会提示是否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并在不同学习阶段做不同的提示,日常学习中加油鼓励,进度落后时善意提醒,甚至当课程结束后,还可以细心地根据学习者的喜好,为其推荐一些课程和论文。目前,“小木”已在学堂在线175门课程上部署,服务学习者近万人次。
3.构建智能化校园,全面提升学校服务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的导入将全面改变现有的校园生活环境,大幅提升效率和体验。
杭州学军小学引入智能化校园管理平台,有效解决了教学管理与家校互动两大难题。通过智慧管理平台,教师调课、事项审批一键完成;在学校食堂用餐,只需要“刷脸吃饭”;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平台查阅学生作业,全面掌握学情动态,及时进行学习干预。家长可以实时预约访问学校,老师也可以将学生的校园成长记录第一时间与家长分享,家校通信一键直达。
4.智能语音识别和读屏软件助力听障、视障学生
受听力损伤的影响,听障学生无法听到或者听清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为弥补这一不足,人们往往采用提供视觉信息替代听觉信息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学习。比如教师采用手语教学或提供手语翻译、增加板书或提供有详细文本的课件资料、依靠学生读唇学习等。
这些方法、手段对听障学生的学习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2016年起,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积极引进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将教师的教学语言转化成文字字幕呈现在大屏幕上。课堂教学上实现“手语+语音口型+口语字幕+文字讲义”多通道、多维度的信息输入,确保学生准确、完整、高效接受相关信息。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还为每位视障学生配备了阅读终端产品“阳光听书郎”,帮助视障学生畅听任何电子书籍。同时,还为每位视障学生都配备一台专用电脑,安装了读屏软件,学生可以听到屏幕上的信息从而进行相关操作。在大量的学习资料和教具上,学院还进行了语音二维码的铺设。比如在中药药斗上贴上二维码标识,学生通过点读笔即可读出该药物的名称、产地、炮制方法、功效及主治,为学生的预习、复习和自学提供了良好支持。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