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就拿高年薪,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前景一定很好吗?
近年以来,如果说哪个行业最火,大多数都会认为是工人智能,目前不少高校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那么这个专业到底学哪些课程,发展前景怎么样呢?今天来进行详细介绍。
一、人工智能介绍
说到人工智能,我们其实并不陌生,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庞大数据,为以算法为根本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了谷歌的AlphaGo接连战胜人类围棋冠军,百度等科技企业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上路,这些似乎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但事实上,人工智能究竟能够做什么?“它到底能够用在什么地方?”“它能够给人类解决哪些问题?”不得不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中国的科技企业似乎表现地更加实用主义一些。
比如百度几乎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了旗下所有产品和服务中,阿里巴巴通过展开NASA计划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推向“普惠”,华为也已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将其应用在旗下智能手机产品中。
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是一个比较接近应用层面的领域,智能制造、机器视觉、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机器翻译、文本分析与文本理解、无人驾驶、无人超市、刷脸支付、聊天机器人等等。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介绍,人工智能的研究有两个方向:第一种称之为强人工智能,在科幻作品里出现较多,目标是做出和人一样聪明、甚至比人更聪明的机器人;另一种叫做弱人工智能,是借鉴人类的一些能力,让机器做事聪明起来,成为减轻人类智力劳动的工具。学术界目前主要探索的是后者。
二、涉及知识分析
从人工智能自身的专业知识说起,南大教授表示:
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在“内核基础层”主要包括机器学习(学习期的核心)、知识表示与处理(推理期与知识期核心的融合)。
在此之上,“支撑技术层”包括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自动规划、多智能体系统、启发式搜索、计算智能、语音信息处理等。
再往上的“平台系统层”则包括机器学习系统平台(如Tensorflow等)、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如LISP、Python等)、智能系统、机器人等。
更往上还有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层”,上述各层的每一项内容都会对应一门或数门课程,用一张图表来看会更清晰:
三、可选专业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人工智能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不是具体某一个学科,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图像识别、语言识别、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人科学等。它涉及了数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不定性论以及控制论。
研究范畴则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智能搜索等。应用领域包括机器翻译、语言和图像理解、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等。
高校开设的人工智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算法方向
包括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计算等,可以简单理解为机器人的大脑系统,需要大量的运用到编程、算法。
所以,准备走这个方向的学生,首先要对编程很有兴趣,大学可以选择数学类、统计学类、计算机类等专业。
1、首选可以是计算机方向,例如“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目前情况来看,最对口从事AI方向的是“计算机科学”(以下简称“CS”)。比如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自然语言处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AI应用领域,在CS的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都有对应的课程和研究方向。
2、对理论和学术研究有兴趣,专业推荐选择“应用数学”。机器学习本质上是微分方程、概率论、矩阵分析等等数学领域的应用。
因此,人工智能方向的从业人员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信息论等,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础。
3、“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上是介于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和电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专业之间的。
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比较基础,真正的有关智能的研究是在研究生阶段。但是本科如果能有比较好的基础,比如在数学、英语、编程能力、简单的智能算法的仿真与应用等,这对以后的学习与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机械传动方向
以自动化为主,大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专业,这些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往人工智能方向靠拢。
通过这个专业可以看出,未来越来越需要综合性的人才,理科的同学,有时间可以看看文科的东西。文科的同学,以后若想从事相关工作,首先把数学学好,其次把本专业学到极致,说到底人工智能只是工具,学好本专业,然后看能否把人工智能当做手段、工具应到本专业才是根本。
四、开设高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7月,我国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院校共有89所。从学科特色上来说,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高校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是理工科强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第二类是综合性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
第三类是专业性大学,如同属中国四大邮电大学的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同属国内一流师范院校的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第四类是军事类院校、国防高校,如被誉为“国防七子”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被称为“西军电”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从地域分布来看,进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各大省会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人工智能院校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北京、江苏、上海、湖北、湖南、陕西等地。
整体来说,不管是从综合实力、专业特色、师资力量还是学术科研能力、平台资源上看,这些高校都相对国内多数高校具有明显优势。
五、行业分析
或许,人工智能终将改变世界,而由其导致的大规模失业和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显然属于人工智能“无情”的一面。
但不得不说,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越来越广,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而现在的人工智能,尚无法达到人们的“心理阈值”。当大众期望走在科技进步后面时,研究者们就像是大冒险家,每到一处都是新的成就,掌声与鲜花闻风而来。
当大众期望走在科技进步前面时,人们更像是站在终点看起点,任凭研究者们在跑道上汗流浃背,等待他们的,却只是一个早已预设好的终点。
这也就有了人工智能被嘲讽成“人工智障”的说法。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造诣的确有待提高,而各大高校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是否能够挽救“人工智障”呢?未来报考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学生会像昔日的微商等专业一样石沉大海吗?
当然,并非所有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都只是一个噱头,真正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院校也有不少,但真正把人工智能学得比较透的,一般是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抑或是在国外留过学的专业人士,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也确实造成了很大的人才荒。
即便如此,研究生在毕业之后,也并非都有很高的年薪。高薪主要是给在人工智能领域少数的优秀人才,比如能在ccf-b上发论文,或者有acm金牌的人准备的。
从就业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专业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无法为普通的人留出足够多的位置。这个跟传统的专业不太一样,大多数传统的专业从低端到高端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无非是优秀的人,能够拿到优秀的报酬,中庸的选手得到中庸的薪资。
而人工智能领域不太一样,社会上可供就业的岗位没有那么多,有兴趣的人却有不少,而且对学历的要求非常高。《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在AI企业的招聘职位中,有52.8%的职位要求求职者最低学历为硕士,而从学历上看AI领域的求职者,有55.4%的人学历在硕士及以上,远高于其他行业。博士学历人员占比到7.6%,是互联网行业均值的3倍。
这也意味着,本科毕业生在人工智能行业会比较难就业,想学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话,就要做好考研甚至考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