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招生简章现已发布。学校简介、专业介绍、收费标准等信息可来电咨询。
学校简介
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7年9月。在省、州领导和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发展较快,2004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学生5171人。办有:网络本科、专科、电视大专班、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班及多种短期培训班,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功能较为齐全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格局。全校在职教职工13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教高级25人,中教一级53人。学校占地165亩,校舍建筑面积25320平方米,有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有藏书45000册,电子读物2万册,建有各种专业实验室、微机操作室、多媒体电教室共21个(有计算机245台),专业实验实训设备价值500万元。能满足学校长线和骨干专业的实习实训需要。学校校园规划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建校以来,先后开设过农作、经作、牧医、会计、农机农电、家电修理、音乐、体育、美术、普通师范、汽车驾驶修理、企业管理、缝纫、计算机应用等二十五种专业,已毕业二十届158个教学班,10000多人,为高等院校输送了1800多名合格新生,有近3000多人被有关单位录用,近4700名到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及深圳、昆明、等地工作,部分学生回到家乡,成为当地科技推广,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其中部分学生还被选进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各单位、各部门的骨干力量。
学校简介
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7年9月。在省、州领导和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发展较快,2004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学生5171人。办有:网络本科、专科、电视大专班、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班及多种短期培训班,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功能较为齐全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格局。全校在职教职工13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教高级25人,中教一级53人。学校占地165亩,校舍建筑面积25320平方米,有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有藏书45000册,电子读物2万册,建有各种专业实验室、微机操作室、多媒体电教室共21个(有计算机245台),专业实验实训设备价值500万元。能满足学校长线和骨干专业的实习实训需要。学校校园规划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建校以来,先后开设过农作、经作、牧医、会计、农机农电、家电修理、音乐、体育、美术、普通师范、汽车驾驶修理、企业管理、缝纫、计算机应用等二十五种专业,已毕业二十届158个教学班,10000多人,为高等院校输送了1800多名合格新生,有近3000多人被有关单位录用,近4700名到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及深圳、昆明、等地工作,部分学生回到家乡,成为当地科技推广,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其中部分学生还被选进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各单位、各部门的骨干力量。
招生对象: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主管部门:广南县教育体育局
学习形式:全日制
招生专业: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音乐、美术绘画、运动训练
学费收费标准:学费按国家政策免除,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

学校1990年经验收认定为合格学校,1993年11月验收认定为省示范性职业高级中学,2001年1月经省组织专家组验收认定为省部级重点职业高中,2004年3月经教育部专家组验收,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物质文明大步前进的同时,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连上新台阶,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省级绿色学校。折叠编辑本段教改举措"发展是硬道理"。"适者生存,强者发展。"从这意义上来说,专业建设的优劣决定了转型期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职业学校如何应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严峻挑战,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改革和发展,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拓宽渠道,走多种形式办学之路学校靠传统的办学模式是不行的,只有坚持多渠道办学,学校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学校根据当地人才需求和自身办学能力,采取春季招生与秋季招生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如:设立贫困生困难补助、优秀生奖学金等,对下岗职工和特困户子女减收学费、使职业学校逐步摆脱"招生难"的势头。学校不断拓展办学的新思路、新时空,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实现多层次、多规格办学,面向社会服务。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开办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积极开展校企办学,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

学校1990年经验收认定为合格学校,1993年11月验收认定为省示范性职业高级中学,2001年1月经省组织专家组验收认定为省部级重点职业高中,2004年3月经教育部专家组验收,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物质文明大步前进的同时,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连上新台阶,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省级绿色学校。折叠编辑本段教改举措"发展是硬道理"。"适者生存,强者发展。"从这意义上来说,专业建设的优劣决定了转型期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职业学校如何应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严峻挑战,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改革和发展,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拓宽渠道,走多种形式办学之路学校靠传统的办学模式是不行的,只有坚持多渠道办学,学校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学校根据当地人才需求和自身办学能力,采取春季招生与秋季招生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如:设立贫困生困难补助、优秀生奖学金等,对下岗职工和特困户子女减收学费、使职业学校逐步摆脱"招生难"的势头。学校不断拓展办学的新思路、新时空,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实现多层次、多规格办学,面向社会服务。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开办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积极开展校企办学,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