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准备加入互联网或者加入不久的朋友们,对于互联网团队如何协作办公,每个人的职责是什么?如何高效的在部门内合作、甚至跨部门合作,整体还是比较懵的。事实上,在互联网团队有四个最重要的角色,那便是产品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营人员,这四个角色承担着产品从0到1、再从1到100的工作任务。
这四个角色根据团队大小不同、产品阶段不同、所在行业不同而会有所差异,但整体所做的事情是一致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就来看看互联网团队的四架马车,如何齐头并驱吧~
第一阶段之需求
产品经理会面临来自组织、老板、用户、市场环境变化等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和机遇,根据个人的经验和对市场的洞察,判断这是一个机会点之后,根据用户问题设计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交付开发团队。
在需求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市场分析、竞品调研、用户方案,然后再输出PRD(ProductRequirement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高保真原型图,把产品的雏形展示给到开发人员。承担产品经理角色的人可以是公司老板、项目负责人、干活的产品经理。注意,产品经理对整个产品负责,但并不是什么经理,没有实际权力(老板就另当别论啦)。
我们以一个实际case来看,面对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政府和各级部门都倡导居家隔离、少走动、不走动,避免交叉感染。居家隔离没问题啊,但是吃喝拉撒怎么办呢?家里的余粮总会耗尽,必须要采购啊,但是又不太想出去。
敏锐的产品经理嗅到了这是一个机会点了,用户买菜的事情没有办法解决,那么就可以设计一个产品,让用户直接在家就可以买菜呀。
确认了这个事情要做之后,就开始设计产品原型、编写PRD,原型稿中包含用户端、商家端、物流端,以用户端为例,用户能看到商品的价格、数量,能选择购买下单即可。
第二阶段之开发
产品经理组织需求评审会进行需求的评审,在评审会除了需求讲解之外,开发leader、测试leader、运营leader都要参加评审会,并且讨论对应的开发方案、测试方案、运营方案,以及对应的计划安排。
需求评审会之后,产品经理整理会上需要调整的内容,形成最终版,并且将需求拆分成一个个的任务给到开发同学,此时测试同学也根据需求文档开始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了。
开发同学根据需求设计技术架构、进行技术选型、接口方案,在技术架构设计中可以参考SOA架构、微服务架构、领域驱动设计等架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在技术选型中,考虑当下的业务需求、未来三五年的用户流量和需求进行数据库、消息队列、开发语言、开发框架选型;在接口方案设计中,主要是和前端确认传递的参数、方式,保障双方交流顺畅。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开始开发了,开发完了就进行提测。
第三阶段之测试
开发人员开发完成之后,提交了代码,提测后就可以让测试人员介入进行测试了。在测试开始之前,测试人员可以通过CI持续集成工具让提测的代码先运行流水线工具,保证代码是可编译的、经过研发自测的。
进入测试阶段后,测试人员使用机器进行测试环境搭建,部署前后端代码,根据写好的测试用例执行功能测试,如果有bug则根据影响程度记录优先级,反馈给到研发人员修复,在修复完成之后继续测试,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所有的功能都没有问题。
除了功能测试之外,还要进行对应的性能测试,保证产品在高流量、多用户请求并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正常提供功能。这时候可以借助一下测试工具,如jmeter进行用户请求的模拟,不断的增加用户请求数,找到系统瓶颈,给到开发人员解决。
开发人员不只是修复功能问题,性能问题也是要修复的。毕竟功能只能带来短期的用户,长期来看,还是需要性能好、系统稳定,才能源远流长。
测试完成之后,测试人员输出测试报告,包含所测出的bug情况、修复情况、存留问题情况等,邀请产品经理进行验收测试,测试没问题之后,进行产品在生产环境的部署,完成上线。
第四阶段之运营
在产品上线之后,运营人员就登场了。运营人员根据目标用户情况,制定运营计划,比如举办活动、发送优惠券、写文章等,把用户拉来平台,让他们完成注册、使用、付费、再付费。对于用户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收集给到产品经理或测试人员,由他们复现后再给到研发人员开发实现,测试人员测试,上线。如此循环往复,产品持续迭代、生生不息。
从需求、开发、测试、运营的互联网产品工作流程,现在你清晰了吗?
无论是准备加入还是刚加入不久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了解了互联网团队的核心角色、核心工作流程中,无论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和相关人员沟通、跨职能部门沟通时,都能游刃有余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