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区的知名小学,排名不分先后。
创新街小学:管城区最具知名度的学校,教学质量和成绩最能拿出手,每年外总推荐生最多,在管城区目前看来还是独一档。正因为这样,挂创新街小学名头的也有好几个:创新街紫荆小学、创新街小学澜湾校区。前者是管城区教育局用创新街的名头建的新学校,建的时候是标准源于创新街,高于创新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接收永恒理想世界的孩子。后者是创新街小学的正经分校,师资有交流。
创新街小学有个情况,就是搬迁问题,要搬到紫荆山路东西大街43中老校址。2018的时候就说准备搬迁,但是没有搬,今年不知道会不会搬迁。(划片会不会也根据校址调整不太清楚,有了解情况的家长希望回复一下)
创新街澜湾校区
管城区外国语小学:管城区第二好的小学(个人看法,觉得比创新街好我也不反对)。以前是城东路一小,和其他区外国语小学一样,主打英语特色,管城区重点打造的小学,外总推荐生也不少(外总托管这个问题不好讨论)。除此之外,还有管城区外国语牧歌小学(外国语小学东校区),学校招生划片问题曾经闹得比较大,师资力量和本校还有差距,鉴于是新学校还没有毕业生,需要观察几年再看。
2019年,货栈街小学和二里岗小学都将划归管城区外国语小学。作为外国语小学的两个校区,管理统一、课程统一,外国语小学派教学校长指导教学工作,选派骨干教师从初始年级任教。(个人感觉有点仓促,外国语小学这几年发展势头不错,但也还仅限于管城区,着急去实施“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也许不仅拉动不了其他学校,还得拖累自己)
东关小学:现在叫管城区艺术小学,管城区的老牌学校。距离回六比较近,这边的好学生以前都以回六为主要去向。主打的艺术特色,管弦乐、美术、舞蹈都比较出色,特长生去好公办初中的也不少。
回民一小:管城区老城区好几个老学校合并出来的学校。主打少数民族特色,除了回族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所以日常经常进行国学教育。周边环境不太好,营门街、法院西街、顺城街附近都是菜场比较乱。
管城区实验小学:以前的城东路二小,和外国语小学(城东路一小)以及39中很近,也是管城区重点打造的学校之一。主打足球特色,教学成绩不如旁边的外国语小学。
贝斯特外语小学:民办小学,最知名的是幼儿园,郑州市老牌的私立幼儿园。其实管城区还有其他民办小学,但是知名度和水平都不如贝斯特。和其他私立小学一样,主打英语特色和国际教育,以前这种双语教学模式很吃香,现在比较普遍,公办也有了。收费比较贵,特别是在管城区更明显。
结语
管城区在郑州人眼里,大部分都是脏乱差、破旧等等这种不好的印象,教育方面也一直是郑州教育的洼地,能拿出手说的学校寥寥。郑州择校宝深知管城区学生和家长的痛。说句刺耳的话,绝大部分学校都不如其他区域的二类学校。老城区西边和北边是学校集中的区域,东边和南边的新开发区域尤其显得薄弱。正因为如此,出现了许多问题。
第一,很多学校建设的步伐比较快,但是出现了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情况。因为大部分新建校其实都是开发商自建或者扩建,为了自己楼盘配套,师资跟不上趟,家长们并不买单。(比较早的港湾,后来的银莺、腾飞,基本上都是)
第二,学校频繁改名,合并。以前的新民村,城东路一小、二小、维新街等等小学,要不就是改名要不就是合并,可能是拆迁改造的考虑,但对于保持教学水平、稳定师资都很不利。
第三,没有好的初高中,很多好的小学生源,家长为了以后考虑,都逃离了管城区,导致生源不如其他区,恶性循环。
第四,和很多周边郊区划归主城区管理的情况一样,十八里河和南曹现在也划归管城区,那边得村镇小学也得顾及。但是在教育经费的支持和教育政策的高度上,管城区被其他区完全被拉下来了,吸引不来好的师范生,有的来了又留不住。每年招教很多老师都被分配到了偏远中小学,导致部属师范毕业的很多不愿意来。
郑州择校宝真心希望管城区的教育能快点站起来,转变现在这种教育状况。至于没有介绍到的管城区的小学,现在还在管城区住的家长朋友,很多都是在管城区长大的,对老学校应该都比较了解。新建校的话,参考我上面说的管城区新建校的问题,就知道大概情况了。
更多入学转学问题,关注微公号:郑州择校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