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在大街上,手里被递发的传单十有八九都来自于某家补习机构。范围遍及小初高,五花八门的科目,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应有尽有。就算你不是学生,更不是某位学生的家长,也不免被带入那紧张的应试氛围中。
近年来,政府一直试图把学校教育从以“应试教育”转变至以“素质教育”为主。尽管出台了一项一项又一项政策,不断强调减轻学生负担,禁止学校补课,效果却还是不尽如人意。
培训机构盈利巨大,不断有人扑向这明眼人都能看到的商机,特别是禁止学校统一补课后,培训机构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不少家长表明,培训机构费用金额巨大,让他们难以承担,但却仍是咬牙坚持,能多报绝不少报,能报全绝不漏报。补课一事可谓春风吹又生!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中国每年学子都数量惊人,市里省里的好学校却用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学校为了升学率和好的生源,对学生要求也严格把握。从小升初开始,就有不少家庭得为孩子未来的升学做好筹谋和打算。
现在都是强调多元化发展,也就是说不只是学习,其他的也得跟上了,什么外语演讲围棋,钢琴舞蹈篮球,这么多总得会点拿得出手的。
但政策出一出台,学校开始给孩子减压,作业数量肉眼可见地减少,准时上课下课,老师也不补补课了,每天看着自家熊孩子在面前瞎晃悠,别家孩子在学习,家长怎能不心慌?
成绩好的担心被赶上,成绩不高不低的担心上不了好学校,成绩差的那还了得了,家长每次考试前苦口婆心,耳提面命地唠叨,恨不得自己上。
奈何工作忙,得挣钱养家,实在没时间管孩子也不知道怎样去管,那干脆就交给人家专业的吧,周末把班给报满了,不管什么类型的总能学点啥东西吧,反正这么辛苦挣钱也是为了给孩子用的,要不让孩子天天呆家里干嘛?
工作日晚上也给报上,放学后直奔培训机构,上完回来就睡那不挺好?培训机构不仅解决了没人管孩子的问题,也顺便把家长对孩子成才的焦虑也给一块儿带走了。
孩子每天作息时间满满当当,每天不是在去往学校的路上,就是在去往某个培训机构的路上,似乎一点儿都没耽误时间,但他真的学进去了吗?
大人的精力尚且有限,更何况这么大点儿的孩子?青少年本就会对新鲜陌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会喜欢新奇不同的体验,每天去往各种培训机构,面临相同且令人疲惫的生活会使他们的耐心降到最低,也会磨灭他们对学习这件事本身的兴趣。
时间确实很紧张,竞争的环境和压力也确实很大,但正因如此,家长才更不应该向他们施加更多的压力。
一方面,他们未成熟的心理可能承受不住同时来自学校和家庭施加的压力,能形成好的抗压能力当然好,但一有差错或是沟通不够及时,就很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另一方面,应该通过现有的竞争环境教会他们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如果家长把未来所有的选择都替他们做好,把所有的压力都替他们承担,那他自己就会产生高枕无忧的错觉,似乎自己的人生不需要自己来操心。
好的童年可以用来治愈往后人生中的一切不幸,不好的童年却是需要一辈子来治愈,多和孩子沟通,去主动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不要将他们越推越远。
所以,培训机构一事,还是要以孩子自己的意愿为主,由他自己来做选择而不是家长单纯只是为了焦虑买单。
想要培养孩子的多元化能力,报个夏令营冬令营什么的,各种类型分门别类地让你挑选,或是出去做做公益活动,又或是和孩子一起看看感兴趣的书或电影都挺好。
兴趣班挑喜欢的可以学一两个,但不要太有功利心非得学出个奖牌出来。其实,平时多陪陪孩子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负责了。
恨不得孩子早早地就学会了十八般武艺,不如希望他早日拥有独立的人格以及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人生是一场长跑,早早跑在前面也不一定是好事,有策略地落后是为了给往后更重要的冲刺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