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人生中,总有一段路让我们觉得很累,或处于人生的转折点,或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或处于人生的低谷。我们站在十字路口徘徊,像一个迷路的孩子,彷徨而又无助,只想得到一个温暖的怀抱可以依靠,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可是,不累何来的实现梦想呢?当你得知被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录取的那一刻,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本文高考升学网为你介绍关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录取结果查询入口和网址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办学条件和简介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于2008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济大学、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举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
学校依托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设置专业。学校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医学影像技术、汽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行政管理、英语、德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管理等32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500余名。
二、2019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录取结果查询入口网址
https://www.tjzj.edu.cn/
三、关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你必须要知道的相关文章推荐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是几本 学生评价怎么样好不好(10条)
2019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统计表(投档线)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2019年各省录取分数线预测 历年文理科分数线
-2019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投档线及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2019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学费标准,各专业学费每年多少钱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2019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专业人数及考试录取时间安排
2019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 理科)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排名2019 浙江排名第2全国排名第11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宿舍条件,宿舍环境图片(10篇)
四、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开设专业及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1、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专业设置
以下是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招生信息网公布的各学院最新29个专业名单:
序号 | 专业名称 |
1 | 医学影像技术 |
2 | 英语 |
3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 | 建筑学 |
5 | 车辆工程 |
6 | 自动化 |
7 | 工商管理 |
8 | 土木工程 |
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0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11 | 金融工程 |
12 | 交通运输 |
13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1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 | 通信工程 |
17 | 财务管理 |
18 | 审计学 |
19 | 汽车服务工程 |
20 | 德语 |
21 | 行政管理 |
22 | 环境工程 |
2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5 | 电子信息工程 |
26 | 会计学 |
27 | 交通工程 |
28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29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2、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比较好的专业推荐
以下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专业名单由本校学长学姐实名推荐:
1、土木工程 推荐指数: 4.8(227人推荐)
2、建筑学 推荐指数: 4.8(153人推荐)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推荐指数: 4.6(98人推荐)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推荐指数: 4.7(82人推荐)
5、给水排水工程 推荐指数: 4.7(78人推荐)
6、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推荐指数: 4.8(77人推荐)
7、国际经济与贸易 推荐指数: 4.2(70人推荐)
五、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办学成就介绍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职称与学历并重、教学经验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学校依托同济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已拥有一支由520余名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20%、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占5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超过60%。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应用型、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建立并实施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等三大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学校将继承和发扬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坚持以同济大学“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师资力量共享、实践平台共享、图书资料共享、管理资源共享和校园文化共享,精心打造新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优秀工程师、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