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透视】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关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他们全面发展的根基。而多年以来,中国学生的体质情况又每每牵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教学。专注于体育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各级各类学校如何定位体育教育、如何发挥体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无疑正逐步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探索实践的新方向。
体育教育,充分体现并承载着“育人”这一教育的根本属性。因此,学校体育要站在教育学、生命教育、素质教育的高度开展教学,树立大体育观,克服以往偏重技巧技能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享受健康、充实的人生打基础。
■以大体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是教育学的重要内涵,从古至今,众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旗帜鲜明地强调体育在育人中的功能。近代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要“顺应自然”,培养“自然人”,而这种“自然人”的培养也是始于“健康的体魄”;高调倡导“绅士教育”的洛克更是十分重视体育,在他看来,健康的身体既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也是从事事业的保障。
聚焦到我国,近代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就把包括体育锻炼在内的军国民教育放在了首位。抛开强身健体以抵御外来侵犯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可以说体育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一,这是中外教育家充分达成共识的。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中,无论是“德智体”或者是“德智体美劳”,体育始终置于其中,不可或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义务教育”的章节(第四章)中也特别提到了“要增强学生体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教育学意义上的体育与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站在教育学的立场上开展体育活动,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大体育观。这种观念适应21世纪人文关怀的教育潮流,是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学校体育要有这种认识高度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体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特殊作用。
■以体育教育提升学生成长状态
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广为提倡,不但思想品德课,各科教学根据课程内容都一定程度地渗透生命教育,形成很好的态势。但相对而言,体育中的生命教育并未引起足够的注意。然而,当我们回到体育的意涵——“通过身体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时候就会发现,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的联系最为直接。体育教会学生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锻炼意志,体育课的效果直接反映着学生的生命样态。特别是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处于生长中,又天生好动,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是适应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特性的关怀和必需。为此,小学体育要体察学生的天性、心境和爱好,关心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近和热爱体育。这比起其他课程的口头教育更能直接、有效地引导学生关爱生命。
体育中另一重要的版块是体育道德,也就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遵守纪律、公平公正以及勇于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学校体育的重头戏。特别是小学体育,面对茁壮成长的棵棵树苗,体育课程要充满阳光和力量,要将正确、积极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传递给学生。这既是呵护学生生命,又是教书育人。
■以体育教育完善学生身心素质结构
在人的各种素质能力中,身体素质是第一位的,离开身体素质来谈其他的素质是本末倒置。这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针对一直以来我们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到位,置学生的身体健康于不顾而一味地加重学生的负担而言的。众所周知,我国于20世纪末开始在中小学推广素质教育,目的在于改变以往中小学偏重成绩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状况。然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不但没有减负,反而学得更累了。这种现象警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素质的含义,重新理解素质教育的意义。
所谓素质是指人先天的生理和心理品质,素质教育就是要发展人的这种基本品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鲜明地将体育置于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以身体和健康为代价而进行的所谓“素质教育”恰恰是素质教育的悖论。
近来有学校从“身体回归”的角度反思教育,提出通过模仿、仪式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也就是用身体说话、用身体来认知世界,这毫无疑问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极为适合。“身体回归”的教育实践直接指向对填鸭、灌输式教育的反对,它警示我们:身体是学生认知和成长的增长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开展素质教育离不开体育,学校体育要为完善学生的身心素质结构而发挥作用。
■当代学校体育教育的实践方向
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规定“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⑴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运动技能;⑵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⑶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⑷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⑸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以上内容中可以归纳当代学校体育的新的实践途径。
第一,突出“健康第一”。体育课标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中均提到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它直指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追求成绩、忽视学生体质的现象,强调体育应以其特殊的课程形式适应青少年儿童生命成长的特性和需要。
另外,现代意义的健康不是以往不生病、不受伤的水平,它包含生理、心理、保健、环境、营养等多学科的知识。学校体育要指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这是当代健康的意义。
第二,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保证学生良好精神面这一心理、心灵的教育放在体育课程当中,突显了体育的重要性。如前所述,体育活动原本包括意志、情感的教育和锻炼。当今,独生子女大都不能吃苦、经受不住挫折,更有“男生女生化问题”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育所强调的“心理品质”,通过运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习惯以及坚强的性格是非常必要且效果明显的。
第三,树立“终身体育”观念。虽然课标中没有“终身体育”的表述,但其内容基本表达了终身体育的思想。从小养成亲近体育、热爱体育的态度,同时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最终加深对健康的体魄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认识,这不仅对于个人一生的发展,对于社会乃至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四,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课标第五项的内容将体育的意义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换句话说,学生学习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养成乐于运动、享受运动的习惯,最终是要以健康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走向社会,用学到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作贡献,享受人生。
总之,体育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内容,更是教育本身。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成人是学校体育的根本。近年来,我国在学生评价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例如在评比各级三好生时提高了体育的分值;2011年中考将体育分数加到了总分当中,凸现了体育分的价值;北京市教委建议各区县中小学大课间由20分钟延长到25分钟、今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将列入档案……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导向,长此以往,亲近体育、重视体育的风气就会逐渐形成,学校体育也会回到教育本位,最大限度地体现其育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