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制造,而人才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对于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直接的职业教育而言,需要着重关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对人才需求层次、结构与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区域人力资源的直接提供者,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必须以适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迫切要求为出发点,以培养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着力点,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调适与重构。
目标定位重塑。在科技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表现在劳动者的转型升级,这也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契机。未来的高职教育应该以服务“中国制造2025”为目标,从更高的视角和更宽广的眼界,对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教育理念由“终结”教育转向终身教育,服务广度由面向区域转到面向全球,目标定位由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到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标准由对接“世界工厂”转向对接“世界市场”,深化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未来我国人才培养、劳动就业管理和终身学习等多方面治理的需要。
教育特征重析。我国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前沿,是“云物大智”的时代,即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随着“机器换人”步伐不断加快,传统职业教育已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需要对高职教育的特征进行再剖析。在科技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大特征是显性技能的训练将逐步减少,而隐性技能的培养将得到大大加强,因为有些显性技能的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而高职毕业生只要操作这些机器人即可。面向未来的高职教育更应注重从“显性技能”的培养向“隐性技能”“非认知技能”转变,强调“双能力”并重。
培养规格重定。在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科技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并将产生海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跨界人才的需求即将“井喷”,这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由重视单项技能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必须面向未来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创造性和复合性,培养大量有工匠精神、有精湛技艺、有创新本领的跨界型复合职业人才。
专业体系重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大特点是技术突破实现多点开花,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体系受到极大的挑战和冲击。高职专业布局必须由对接产业转向对接产业规划,重点专业必须匹配重点产业,传统专业中的一些元素、技术被弱化,而新的技术特点被放大,从而使得原有的一些专业需要重组。增设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整合、优化传统专业,是高职院校专业体系建设的大势所趋。需要强调的是,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不仅要与现在的产业结构相匹配,还要与未来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课程体系重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对人才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更为严格,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由“实用、必需、够用”转向“实用、必需、超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超前”?淘汰或改造过时、落后的课程,设计和开发新的课程,引进慕课课程,打造特色课程,做优校本课程,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之举。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以工业4.0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发展将主要以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为主要方向,因此,制造类高职院校急需整合机械方面的课程,增加控制和电类课程。
教学模式重造。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映射了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特征,但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进及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促使高职教学必须更有效关注个体,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互联网优质资源共享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着眼激活学生、激活课堂、有效教学,废除注入式的满堂灌,推行研究性、互动式学习,提供在线慕课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课程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师资队伍重构。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是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其中一些师资已呈现“发展性”落后,即由于新技术的变革,原有的知识体系已呈现老化,急需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重构。如何重构?自然是引进和培养并重。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能讲一堂好课、能干一手好活,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科技革命的科研能力。以制造大类专业为例,相关调研显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大类专业近60%教师的学科背景以机械制造类专业为主,而未来这样的教师只需要30%,其他70%的教师需要以强电类和控制类专业为背景,在此情况下,急需对这些教师进行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