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职教理解与区域行动


一、“适合的职业教育”的多维理解



适合的教育:职教理解与区域行动


适合的教育:职教理解与区域行动



适合的教育:职教理解与区域行动


(一)“适合的职业教育”回归了教育的本真

教育作为一项使人之成人的活动,其对象是人,目的是使人成之为人。“教育不仅仅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我们倡导“适合的职业教育”,根本的还是以适合人的发展方式,自内而外激发潜在的素质,以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断的提出,是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十九大的新表述不仅突破了需求方根深蒂固的“物本位”惯性思维,也突破了供给方根深蒂固的“单纯生产论”的惯性思维。破解这一矛盾的根本方略,就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如马克思所言的能“全面发展”或 “自由自觉活动”的人,这样的人不是个人本位论的抽象人,应是更具主动性、更具创造力、更具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适合的职业教育”回应了经济的转型

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直接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虽是一个老话题,但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面对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特征总体上呈现出“融合”趋势,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产业融合,产业的边界开始模糊,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交叉融合;其二是虚实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顺利实现这种融合,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根本途径就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且创新本身也必须实现转型。当前,我们缺两样东西:第一缺创新(即金点子),第二缺能把金点子在一线变成实际产品的人。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主动回应,自觉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二、“适合的职业教育”的区域行动




(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汇聚职教发展新动能

“适合的职业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根本的还在于精准出招深化改革。这些年,江苏职业教育不断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从初开展农科教结合、普职成统筹,试办五年制高职,推动中职布局结构调整,到“十二五”以来,组织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初步建立起具有江苏特色、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十三五”时期,伴随江苏经济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方式发展,职业教育同样迈入深化内涵发展新阶段,如何推动江苏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让职业教育发展重获新动能。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处于15~19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是其职业价值观、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从群体的生理、情感和心理特点看,他们与普通高中学生有共同之处,但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好,甚至有的学生是教师“遗忘的角落”,他们不仅文化基础较差,对传统的学科教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而且存在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自卑倾向比较严重等问题。大量调查表明,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且在自我责任感、人际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等维度均低于普通高中学生。


(三)以专业现代化建设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专业是职业教育的细胞,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适合的职业教育”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建设等,形成一揽子成效。早在1996年,我们就启动了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建设,选取机电一体化、商贸、旅游等规模较大的专业,大力推进骨干、重点专业的创建;进入新世纪,我们启动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作为建设的主线;“十三五”以来,我们主动适应服务业和制造业高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由过去注重单一“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创新提出专业群建设理念,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提交报名同学/家长:允许择校老师帮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例,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