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5岁了,2003年和老伴投的新农保,现在每月两个人能领到340块钱的养老金,感觉像多了两个孝顺儿,再也不用为养老发愁了。”城阳区惜福镇街道科埠村的贾栋士老人高兴地说道。贾栋士所在地科埠社区是一个并不是很富裕的社区,全社区共有856人,适龄应参保人员549人,目前已全部参加了新农保,参保率达到了。
在青岛,像贾栋士这样的老人还有许多。随着我市探索建立的个人、村(居)集体、街道(镇)和区(市)财政四方筹集资金、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功效的显现,我市农民养老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截至日前,全市新老农保参保农民达到107万人,其中新型农保参保66.7万人。
据悉,从2003年起,我市在五市三区逐步建立起新型农保制度。凡具有本市非城镇户籍、年满18周岁的人员,除已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在校学生外,均可参加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并达到规定缴费年限的,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按照养老待遇水平不低于农村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原则,目前,我市的新型农保的月人均养老金平均在223元,高的地区达到570元。崂山、城阳、黄岛三区实现了新农保全覆盖,已有15.8万老年人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公共财政将更多地惠及农村。我市的新型农保在制度设计上强化了政府补贴功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规定,农民参保缴费可以享受到由街道(镇)和区(市)财政提供的补贴,全市两级财政补贴金额平均达到参保人员个人缴费额的70%。其中,补贴比例高的胶南市,两级财政补贴金额达到个人缴费额的1.7倍。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各级政府投入新型农保的财政补贴资金累计已超过8亿元。
据悉,我市的新型农保在保障对象上以被征地农民、老年人和特殊人群为重点,首先解决需要保障人员的养老问题。在覆盖范围上,我市将被征地农民首先纳入,并在3年时间内实现了被征地农民保险全覆盖。同时,实施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政策,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作为征地审批的前置手续,在办理征地手续时,为符合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制定保障方案,落实保障资金。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方案及保障资金不落实的,一律不予供地。在制度设计上,允许已达到或超过领取养老年龄的男60、女5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参保,一次性补缴相应月数的养老金后,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此外,我市还创新筹集方式,解决困难人员缴费难题。考虑有些老年人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难度较大,我市积极探索多途径解决这部分人一次性缴费困难问题。村(居)集体经济势力强的,鼓励村(居)集体经济组织为其代缴;大力宣传动员子女为老人缴费,使农村老年人能早一天享受养老待遇;对确无能力缴费的老年人,通过与银行协调,实行无担保抵押方式贷款缴费,先期用养老金还贷,一般二至四年就可还清贷款。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我市还将积极调整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推动保障范围向普通农民延伸,终实现对全市农民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