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说到几线城市的时候,天津总是有点尴尬。一座直辖市,又是超大城市,但从来没有被列入一线城市,这让天津人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凭什么天津就不算一线?一线二线到底谁说了算?
终于,这两天有个机会让天津人扬眉吐气了。有一条所谓“一二三线城市最新划分出炉,你的家乡算几线”的新闻传遍社交媒体。点开一看,一线城市5个,二线城市划分成三类,每个城市还都有标注,挺像那么回事。其中,天津与北上广深并列为五大一线城市。这一下子,不少天津人的自豪感瞬间爆棚,网上一大堆自媒体争先恐后报道。
广播君首先在网上搜索了相关新闻,发现所有的搜索结果,开头基本都是“日前发布的最新城市等级划分显示……”有几条标注了一下新闻来源,“近日,新华网发布了最新城市等级划分……而新华网上,并没有找到这条新闻。
还有的写着“《第一财经周刊》评出最新一二线城市”,广播君的确查到了此前年份该杂志发布的城市排名,但这又引发了一个新问题!《第一财经周刊》版本的一二三线城市排名与现在热传的版本并不一致,比如一线城市排名中,《第一财经周刊》评出了4个一线城市、和15个新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中并没有天津!
再仔细看看,网上年年都会出现“一二三线城市排名,这下终于明白了”这类的文章。在有的年份里,报道这个排名的新闻,会在标题中加上一句“今年又有哪些变化?”但拿来和最新城市排名对比一下就能发现:根本没有任何变化!
也就是说,这份不知何人排出的“最新版中国一二三线城市排名”已经出现多年,每年都火,甚至有时一年火上两次,却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
什么是一线城市?
所谓“一线城市”是民间概念,并没有明确、稳定的评价标准。一般是媒体在报道中对城市经济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的时候使用的粗略概念。专家表示,一线城市最早是上世纪90年代从深圳开始流传的,“是房地产商和中介‘炒’起来的,主要是根据城市房地产投资潜力和市场需求而判定,并不严谨,科学性也不强。”
目前,国内没有对一二三线城市进行界定的明确标准,也没有人去进行权威排名,所以,现在网上流行的各类城市排名榜,多是某个领域的内部行为,基本是以城市商品房价格为重要指标。
有趣的是,一线城市的标准目前都没有共识,一线城市为北上广深却约定成俗。由此可见,一线城市的门槛是人们从感性认识来形成的。
根据官方公布过的说法,目前国内城市分类,一是以行政级别划分,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二是根据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大城市等。根据这个算法,天津被归类于超大城市。
此外,曾有不少媒体报道说,中国曾列出五大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但广播君搜索后发现,这五大中心城市说法并没有权威根据。所谓国家中心城市概念,发端于2005年,是建设部根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提出。
在很多机构评出的城市分级中,天津都未曾被列入第一阵营。
仲量联行曾基于GDP、人口、富裕程度、投资、零售额、居民储蓄、教育基础设施、土地出让量和零售商数量等多个变量建立模型,从287个城市中最终筛选出中国城市60强。60强并不包括中国最发达的“北上广深”。这个体系中,上海和北京作为“超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作为“一线城市”,他们是评出60强的“基准”。在这个榜单中,天津被列为1.5线城市,与成都、重庆、杭州、南京、沈阳、苏州、武汉、西安并列。
《第一财经周刊》也曾搞过一个排名,影响力还不小。当时《第一财经周刊》于2013年底对中国除传统一线城市之外的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00个百强县共400个城市进行调查,根据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学术资源等10项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名单。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15个城市被列为所谓的新一线城市。
#p#分页标题#e#国家统计局进行住宅销售价格调查的城市有70个,为了更好的研究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将70个城市划分为三类:一线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二线城市为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城市和其他副省级城市共计31个城市;三线城市为除一、二线城市之外的其他35个城市。
一些快消类企业也会根据市场情况不同给城市划分级别,其中北上广深被称为MAGA city,处在第一阵营,天津、成都、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杭州等直辖市或副省级城市以及长沙、郑州、苏州等人口多经济消费强的城市,被称为MEDUM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