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变内部审计观念,加强内部审计的组织领导,提高职工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鲁中职业学院内部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内部审计职能也必然从传统的“查账防弊”转向内部管理服务,从内部检查和监督转向分析和评价。内部审计也不可能局限于财务领域,它必然扩展到鲁中职业学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内部管理审计更能帮助管理层履行其职能,监督院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履行职责的情况。同时,提高全体职工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又是搞好院校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行政发文、政府审计、财政监督等手段来提高鲁中职业学院领导、财务人员、内部审计工作者以及全体员工对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保驾护航,服务本部门、本单位中心任务的作用。
2.正确定位内部审计的职能,建立健全独立的内审机构。内部审计在鲁中职业学院管理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是基于科学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院校内部多层次管理的产物。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监督,虽然它与纪检监察、财务同属于监督这个范畴,三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又有区别,除具有纪检监察的监督职能外,内部审计还有鉴证职能和经济评价职能。与财务工作不同,财务活动本身就是审计监督的对象。鲁中职业学院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正确定位其职能,赋于它应有的权力,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基本保证。它必须与财务、纪检、监察部门分设,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3.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品德好、作风硬、业务精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必须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继续教育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等途径,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二是严把内部审计人员入口质量关,把那些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高、责任感和事业心强、为人正直的人员调整到内部审计岗位上来;三是抓好鲁中职业学院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工作,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不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内容,增强业务技能,以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四是要明确审计人员职责,严肃审计纪律。
4.拓展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识别、评估院校潜在的风险,进而揭露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管理的目的。随着鲁中职业学院的发展壮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将更加频繁,客观上也要求内审工作适应这一形势,其工作范围也应拓展,方法和手段也要不断改进:一是要注重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作为现代审计模式,将单位风险管理框架和风险管理部门作为审计监控的对象,将审计的重点向事前预测、事中监督转移,即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从而把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二是要结合院校宏观管理,安排年度内部审计项目,同时在审计若干具体项目后,加以综合分析,找出共同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导向,为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提供依据。三是要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恰当进行处理,又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从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等方面,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四是要架好桥梁,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从院校的角度考虑,内部审计部门所处的位置和地位是很复杂的,是各种利害关系的聚焦之处,处在种种矛盾的中心位置;从职能部门的角度讲,任何部门在工作过程中都会遇到矛盾与困难,而大化地转移矛盾、化解困难、理顺各种利害关系,不仅达到了审计的目的,也十分有利于树立内审部门的威信。
5.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执行。规范化的制度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院校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本院的内部审计制度,进一步明确审计机构的地位、作用及权限,以便审计机构能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应制定相应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规则及实施办法》,对实施审计的对象、范围、内容、审计方式、操作细则及具体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从工作程序和方法上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要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教学科研经费审计办法、大型建设维修工程审计办法、图书采购审计办法、物资设备采购审计办法,制定内部控制评审、资金投入效益审计以及后续审计等现代审计制度,明确操作程序和审计要求,使各项内部审计制度覆盖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使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