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作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的说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观察到,在这86处修改中,有两处涉及学前教育,其中包括补充“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以及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督”改为“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儿童托育中育儿过程加强监管”。
在3月1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我国现在办着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学前教育,2020年学前3年在园幼儿4600万人,2020年幼教事业发展投入2800多亿元,其中财政性投入1300多亿元。这几年投入总量年均增长16.9%,财政性资金5年增长了77%。
然而,陈宝生坦言,学前教育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最快的一部分,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短板之一。“现在各方面对学前教育高度关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这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烦心事’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关于教育前后就有10处修改,这两处是直接与学前教育发展有关的。”
“第一处讲到,要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近几年,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几个突出问题,比如说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培养的数量不够,整体素质不高,很多人不具备幼师的基本素质和条件,就去当了幼师。”
周洪宇表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重视幼师、培养幼师。
幼师的待遇和培养问题得到陈宝生的关注。陈宝生表示,要努力提高幼师、保教人员的待遇,尊重他们的劳动。“现在很多幼儿园、主要是民办幼儿园,低工资、低待遇,一个幼儿教师2000元、3000元工资,他们不能安心从教、从保,幼师毕业的学生不愿到幼儿园去工作,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对于这两处修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能够依据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作如此修改,是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增加了‘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幼儿教师的尊重、关心和关爱,以及对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决心;这也是办好每所幼儿园,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有质量教育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