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始建于1932年,当时名为成达中学,随后衍变为南充龙门中学。1956年初,开办四川省南充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班,逐渐从龙门中学分离。于1977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四川省南充县师范学校。1993年,南充市区划调整,撤地建市,学校上划市管,更名为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由省、市两级共管(以市为主),成为南充市教育局直属学校。
1932年,四川壁山(现重庆市管辖)人张安钦、四川德阳人陈甸侯、四川蓬安人吕念修在唐文山等实业家的支持下,创建了私立南充成达中学,由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陈甸侯担任首任校长,校址设在顺庆城(今南充市顺庆区)正南街的五显庙和药王庙内。 [1] 1936年,校址迁至顺庆城区小西街天上宫(今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本部)。1939年8月,日军进犯巴蜀,为避日军飞机轰炸的干扰,又将校址迁往南充县的罗家场(今高坪区江陵镇)。在罗家场办学期间,学校设有小学部、初级中学部和高级中学部,并实行分部管理。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私立成达中学。1950年4月,南充县级机关从老县城(今南充市顺庆城区)黉墙街合作金库迁至龙门场张爷庙(今龙门镇第一小学内),1951年5月再迁至龙门场的龙门寺(今龙门中学内),被南充县人民政府接管后的私立成达中学,也随之从罗家场迁至南充县的县级机关所在地龙门镇,并更名为南充县第四中学。为适应建国后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1956年初,南充县第四中学即开设了一个幼师班。同年,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办速成师范班、解决小学师资”的通知精神及相关要求,南充县即在第四中学开办速成师范班。南充县的师范教育事业就此发端,拥有了专门培训师资的教育机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13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讲师20余人。现有教学'班32个,开设有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班,三年制普师、幼师、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等9个师范专业和文秘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艺美术、旅游与饭店管理等4个非师范专业以及普通高中班。1999年被南充市教育局确定为南充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以来,又同时承担起南充市在职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
学校教学设备精良,拥有卫星接收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多媒体宽带网络教学系统以及先进的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微格教学系统,被南充市教育局授予“现代教育技术示范
学校”称号。音乐、体育、美术教学设备齐全,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向南充市五县三区一市及广安地区中小学输送师资1000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骨干和其它行业的精英。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000余人走上了中小学教育行政领导岗位,300余人走上了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岗位。1999年以来,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先后举办了“南充市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南充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南充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嘉陵区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等11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100余人。此外,还为当地国家大型企业承担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的经常性业务培训。
近年来,学校以“依托高校,资源共享;立足南充,辐射川北;服务社会,壮大自我”为办学思路,以“法德治校,民主兴校,改革促教,科研保教”为办学手段,积极推进学校整体改革,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师范与非师范兼有,农村与城市兼顾,基教与职教
兼容”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45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学校承担的“中师与小学挂钩,建立教育实践新模式”和“中师的改革与发展”两项省级科研课题,同时获得199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最佳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教师先后有24人次荣获省、市级劳动模范、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近几年来,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教育科研论文300余篇,编著出版教育专著11本。
近年来,在师范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中,南充师范学校被市政府、市教育局确定为最后保留、重点发展的教师教育专业学校。经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自2001年起招收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大专班。根据国家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教师[2002]1号文件精神,以及市政府、市教育局近几年来与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学院)多次协商达成的共识,西华师范大学决定以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为主体,组建“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初等教育学院”。新组建的学院维持现行的人财物隶属关系不变,在教学、科研、学籍管理等方面接受四川师范学院领导。初等教育学院目前主要开办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大专班,为南充、广安两
市培养具有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招生计划纳入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计划。初等教育学院在西华师范大学内部体系中属二级学院建制,所招收的大专班学生的毕业证书由西华师范大学统一验审和颁发。
目前学校在建一栋综合大楼,供学生,教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