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资源可能不如意,但学生还是会坚持学习,因为社会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是需要有能力的人来胜任相关的工作,你现在抱怨浪费了时间,以后也就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一些失败也是能够让你成长的,你要学会从失败中找到自我这样你的学习才更有效用。
面对考生的成绩波动,家长和老师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尤其是即将高考的同学成绩浮动大,会影响备考的状态和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这个大部分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来看看王金战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在他的案例中或许你会更受启发。
现实案例一
复读班尖子生2分之差无缘清华,稳定的成绩掩盖了不少问题。
我的复读班曾经招收了一个同学,她离清华大学的就读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只差2分。这个同学高三时三次重要的模拟考试都考了全班第四名,报志愿的时候就只报了清华大学这一个志愿。
最后的结果是,她所在的班上有十多个考上北大、清华的,而她却以2分之差落榜了。
后来她听说我所在的学校要招复读生,就跑到我的办公室来询问我失败的原因。我告诉她:“原因很简单,就是你三次模拟考试都太稳定,才注定了你要落榜。
哪怕有一次的成绩是波动的,清华大学你百分之百就能够考上。我当老师这么多年,知道成绩这么稳定是非常不正常的,因为所有的同学的成绩都应该有波动。
你每次都考第四名,你以为你的水平就是如此,其实好多问题已经被掩盖了,只是你没有发现。到了高考的时候,问题才暴露出来,所以就有了今天的结果。”
现实案例二
我的女儿上高三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了108分,她拿着卷子回家,悲悲切切地跟我说:“老爸,你得做好思想准备。”
我看见她的样子,已经预感到了,为了不给她带来压力,我故作轻松地问:“怎么了?”
她回答:“我这次数学没考好……”
“考了多少分?”
她看着我,问:“你真想知道?”
我点点头,并说:“我向你保证:我今天肯定不跳楼。”
她就把卷子递给了我,“108”这个数字鲜红而刺眼。我的孩子要考北大,结果数学只考了108分,这意味着她是不可能考上北大的。所以基本上就等于“判了死刑”。
我看了她一眼,她的表情看起来已经近乎绝望,学校,我知道,我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能让她丧失信心。
于是我笑着说:“太好了,祝贺你,这次竟然考得这么好。”
女儿一愣,问我:“老爸,你是不是生病了?我只考了108分,这分数上北大是不可能的,你怎么还高兴成这个样子,还‘太好了’。”
我耐心地跟她解释:“我问你,假如你这次考140分的话,你是不是挺高兴的?140分近乎完美,却把你的问题掩盖了。你以为数学学得很好了,现在寒假到了,你整个寒假就不会再想着学数学了,开学之后的第一次数学考试,你肯定要败下阵来。既然这一次的成功注定下一次的失败,你说这次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次只考了108分,你肯定想着,数学都考成这样了,再不学数学,还有什么出路?于是你的积极性就来了。
另外,你考了108分,足足扣了42分,这42分是怎么丢的,它明明白白地写在了你的试卷上。你把你的试卷好好分析分析,看看这些分到底是因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还是基本技能出了问题,然后你整个寒假就针对失分暴露出的问题,彻底地投报道入学开始上课习,开学之后第一次考试,你肯定能考好。这一次的失败注定下一次的成功,难道这次失败不好吗?”
我的女儿一听,觉得有道理呀,忍不住感慨道:“老爸,你太牛了,这都能让你把我说通,你太厉害了,我今年寒假一定要把数学学好。”开学以后的第一次数学测试,她果然考进了班级的前十名。
考试中的失分就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只有听取这些警告,才能及时调整,才能在重大考试中发挥平稳、所向披靡。
现在的同学对于平时的、特别是高考之前的成绩波动都非常恐惧,总是把成绩的波动等同于退步。
殊不知成绩的波动,特别是高考之前成绩的波动,对于同学而言,正是一个“天赐良机”,如果把握好这个机会,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最大的胜利。
希望家长和考生都能放平心态,高考前发现的问题越多,高考的胜算才越大。
同学们先不要忙着去了解春季招生的学校有哪些,先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出符合自己条件的学校,然后再在这些学校中筛选出春季开学的学校,想要找到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有耐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