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的基本特征是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为基础,强化实践教育,打破藩篱分割,开展合作育人。推进产教融合,既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还事关教育组织形态和国家政策服务供给方式的变革。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产教融合,从学校的视野看,可以有五个着力点。
校企各自的利益诉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础。校企双方走向深度合作的机制是互利互惠,靠的是利益依存,而不是一般的友情相助。在校企合作中,虽然学校的目标追求是教育价值,企业是以获取更大经济利益作为价值追求,但二者的共同利益点在于人才与成本,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直接、深入的联系,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需要,改革专业教学,目的是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当然,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教师培养,对接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节约办学成本。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其内核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等。校企合作将两种文化融合,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技能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浸染,培养学生具有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更快地熟悉职场的情景,为未来做准备。
学校的技术成果主要是科研产出,如论文、著作、新产品、奖项等。与学校所不同的是,企业是通过技术研发获得经济价值,提高企业利润。产教融合就是要让学校的技术成果和企业的技术结合,让师生的技术成果便捷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行业的新研发成果能够及时反映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物质条件是学校办学的存在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实力标志。校企双方合作共建、共管教学和科研机构、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品开发中心及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可以节约投入成本,使学生获得多方位的实践和学习体验,增加实践技能,也可以使企业员工获得学校环境的继续教育。
学校与企业在人力资源层面上可以组成开发共同体。双方创造条件交叉任职,改单项聘任为双向兼职,学校教师到企业参与技术指导或管理,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实行产业教师特设岗位制度。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