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为什么鼓励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师承班


  日前,教育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关于中医院校举办以师承教育为主的“高徒班”的提案》中介绍,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师承班,支持中医药院校推进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教育部为什么鼓励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师承班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开设中医诊疗机构,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医院甚至中医院的中医特色并不是非常明显,究其原因,主要问题还在于缺少好中医。优秀中医人才培养难,难就难在中医原创思维不易形成、历代经典难以活化、基本技能不易掌握、方药性效难以体悟……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薪火相传的路上,这些问题需引起关注。

教育部为什么鼓励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师承班

  看化验单配中药方算中医吗

  记者: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更加强调整体观,需要博学且专精。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切实有效传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精华和医德医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特别是基层人才?

教育部为什么鼓励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师承班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博学、专精都是人才的标志,更是优秀人才的基本标志。相对而言,中医药学作为凝结着深厚哲学智慧的系统科学,确实要求研习者更好地兼具博学与专精。孙思邈认为,一个好的医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方可为“苍生大医”。博才能通达、通透,才能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生命、认识疾病。精在于对中医思维能力、诊疗理论、实践技能的精研,在学术研究或临床能力上有专长。博与精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首届岐黄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目前,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仍然不平衡,有些县乡镇中医水平相对较低。看个化验单,配个中药方,不是真正的中医。从整个大健康产业来看,中医药人才总量也远远不够。从机构保障的角度,需要政府主导把中医的机构和平台建设好;从基层人才充实的角度,可以通过定向委托培养或者三甲医院医疗技术对基层的辐射、下沉、联动等长效机制来实现;从人才教育方面,高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中西医融合教学课程体系、专业设置等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在与临床需求结合方面需要积极探索。

  熬到两鬓斑白才算业有所成吗

  记者:中国人对“老中医”有特别的敬意,国家评选“国医大师”也将从医年龄55年作为基本条件之一。正如人们常说的,“中医越老越吃香”。对于年轻中医来说,熬到两鬓斑白才算业有所成吗?年轻中医学子如何在临床实践中提升医技?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中医越老越吃香”这一说法,一定程度强调了临床经验、生命体验、人生体悟、把握气化病机、熟习方药之性的重要性。所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说的也是一样的道理。其实,临床上遣方用药的精准效验,说到底是对疾病的认知无限接近于疾病的本质,这固然需要经验,但更需要基于深厚中医文化的悟性和修为,年轻中医在此基础上多读经典、反复临床,多学科交叉借鉴、研习现代医药学和生命科学、技术,就一定能提高中医临床技能。

  谷晓红:随着年龄和从业时间的增长,医者对生命的参悟和中医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经验不断积累,诊疗能力不断提升。只有道与术融合,中医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道是医者的精神、文化、品格、思维,术就是诊治能力。有了宽厚的医德素养,就有了探究生命奥秘的底蕴,就有了深入研学中医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夯实理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反复锤炼。“熟读经典,勤做临床”,通过熟读经典深悟医理,通过临床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罗颂平:医学需要经验的积累。我国的西医和中医在毕业后都需要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各专科轮转并通过考核,才可以进入一个专科从事医疗工作。然而,由于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疾病观和治疗观不一样,中医更加注重整体和个体,西医更加注重病原体,强调规范。中医的整体观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又强调五脏相关,全身是一个整体。因此,治疗更强调全身的调理。中医所说的“调理”,是平衡阴阳,调节脏腑气血,是治病,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保健养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院长师彬:中医讲究整体,更讲究长时间、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仅以中医诊脉来说,近百种脉象的分辨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掌握。名老中医的医术传承无固定的、相对完善的场所和相对稳定的继承、研究团队,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处于个人整理、个人继承的工作层面,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就整个行业而言,中医传承始终缺乏一个良好的平台。且跟师医生受学历影响,在职称评定、上升空间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很多年轻中医,虽然寂寂无名,并未两鬓斑白,却对中医有一颗赤子之心,医术也很高超。他们可能头衔不高、病人暂时不多,但和老大夫一样尽心尽力救治患者。希望能多给年轻中医机会,只有他们成长起来,中医才会越来越有希望。

  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教授黄煌: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出现,现代人获取知识经验的手段更丰富更快捷更有效,这为年轻中医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可能,我觉得,不远的将来,年轻中医也“吃香”。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医学子的临床技能?这是一个大问题,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但最重要的一条,还是要多临床、早临床,而且要跟对老师,学校也要教学得法。思路方法不对,临床再多也白搭,所以首先还是要读好经典。

  中医药学生上西医课就是“西化”吗

  记者:中西医并重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我们提倡中西医结合,目前我国中医药专业培养课程中也会教授一些西医课程,人们就此提出疑问,这会不会导致中医药专业学生的西医化倾向?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术带头人余曙光:对于中医学习者来说,并不是只能运用中医传统的“四诊合参”等手段才能诊疗疾病,也需要在打牢中医药专业根基和中医思维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运用好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不断强化中医药专业的综合能力,而这并不能被称之为“西化”。现代中医教育,既要有传统型中医人才培养,也要有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全国老中医学术传承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杨进: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分层培养、因材施教。中医专业学生要树立以中医为主的培养理念,课程以中医为主,再辅之以现代医学课程,避免全盘西化。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做到中西医学并重,即使本科阶段不能全盘掌握相关知识,也能为后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还有学校开设“纯中医”试点班级,绝大部分课程都是中医,加强中医经典学习,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中科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陈凯先:中西医学科的汇聚需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和壁垒,要有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高水平的中医药大学与顶尖的西医院校(以及一流水平的综合性院校)的紧密型战略合作,真正诞生一些从0到1的原始创新。

  可以考虑创建一些高等教育“特区”,秉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中医和西医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原则,汇通西方现代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在医疗、科研、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使科学研究有梯队、结合诊疗有规范、产业创新有方向、创新人才有归属,推动中医创新和中西医汇通新型学科发展。核心是要坚持面向重大临床需求,坚持中医药原创哲学思维的指导和特色,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技术,同时通过基础研究的探索,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基础理论原创性成果。

  除了强化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之外,还要探索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要打破校际、院际和学科之间互相隔绝的“围墙”,以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以凝练学科方向为主线,建立学术管理相对独立、人员归属相对淡化、专家组合相对自由的组织机制,会聚起一批功底扎实、胸怀宽广、眼光远大的优秀人才。

网上报名
  • 姓名:
  • 电话:
  • 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